采薇圖
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采薇圖》,是被譽為“南宋四大家”之首的李唐傳世經(jīng)典作品之一。李唐的山水變荊浩、范寬之法,而人物有李公麟之影。從這幅畫中,其技藝之高可見一斑。
畫面題材取自“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故事。伯夷、叔齊是商末孤竹君的兩子,周武王滅商后,他們恥食周粟,隱居于首陽山,采薇而食,最終餓死。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伯夷叔齊始終被當作抱節(jié)守志的
典范。
畫中,其中一位抱膝安坐,神態(tài)老成持重,而另一位正在談論,他們表情都顯得肅穆而凝重,或許故國往事正浮上心頭。李唐在畫面中輔以一松、一楓對立,更為襯托了人物性格和品性。
李唐是南宋宮廷畫家,南宋其時正與金國對峙。這幅畫有著“借古喻今”的良苦用心,也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所推崇的氣節(jié)。
(何禹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