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敏+張艷
摘要:該文針對目前網頁制作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課程改革背景、課程內容改革思路和課程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改革與探索的闡述,指出了網頁制作課程改革的方向。
關鍵詞:課程改革;內容改革;考核方式改革;項目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5)30-0085-02
A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Reform Exploration of the Course of "Web Design and Prod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N Min, ZHANG Ya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enan PolyTechnic, Zhengzhou 450046,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 the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web production, from the background of curriculum reform,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content and the way of examination and so on,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of the reform of the course of the web production.
Key words: curriculum reform; reform of content; reform of examination mode; project teaching
在全國職業(yè)教育工作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強調:“要走校企結合、產教融合、突出實戰(zhàn)和應用的辦學路子”,李克強還要求,要用改革的辦法把職業(yè)教育辦好做大。其中課程教學改革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到高職教育教學質量,好的教學改革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以適應新時代企業(yè)對高職人才的要求。
1 課程內容改革背景
《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是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yè)的一門核心課程。本課程的設計“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yè)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網頁設計的基本概念,學會使用常用的網頁設計工具Dreamweaver設計制作常見的靜態(tài)網頁,具備網站的建立和維護能力,為后續(xù)動態(tài)網站建設課程奠定基礎。同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職業(yè)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良好的職業(yè)道德。
目前的《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在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上存在以下問題:
1)新技術不能及時滲透到教學中。
2)以項目為導向進行課程教學力度不足。
3)課程考核方式要進一步體現(xiàn)以能力為導向。
2 課程改革思路
2.1重視DIV+CSS教學
在傳統(tǒng)的《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的教材及教學中,重點強調使用表格來完成頁面布局,但現(xiàn)在全國大大小小的網站都在搞一場技術“革命”,就是所謂“網站重構”說簡單點就是DIV+CSS進行網站制作。用DIV+CSS代替?zhèn)鹘y(tǒng)的Table制作框架和美化頁面。原因是DIV+CSS具有以下優(yōu)勢:第一、內容和形式分離:網頁前臺只需要顯示內容就行,形式上的美工交給CSS來處理。生成的HTML文件代碼精簡,更小打開更快。第二、改版網站更簡單容易了,不用重新設計排版網頁,甚至于不用動原網站的任何HTML和程序頁面,只需要改動CSS文件就完成了所有改版。第三、搜索引擎更友好,排名更容易靠前。綜上所述,筆者建議教師在講解文章的布局方式時要重點強調DIV+CSS,弱化表格知識。
2.2 以項目為導向進行課程教學
“項目教學法”是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其目的是在課堂中把理論和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項目教學法實施的好壞直接影響課程的教學效果。
在早期的網頁設計課程中,也是采用項目為導向的教學方法,但教材的編寫和授課方式是以章節(jié)順序進行的,每章的知識點和案例是獨立的,各個章節(jié)的案例之間關聯(lián)不大。這樣直接導致學生每章內容都掌握了,每章的案例都能很好地完成,但學到的知識都較為零散,一旦涉及如校園網站建設、企業(yè)網站建設等綜合案例的制作時將無從下手,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差,參加就業(yè)招聘時不能滿足企業(yè)崗位對人才的需求,學校的教學與社會生產實踐出現(xiàn)嚴重脫節(jié)的現(xiàn)象,學生在畢業(yè)后就業(yè)前還要到培訓機構對大學期間學習的知識進行二次加工。本著高職學生的課程教學以“理論夠用、實踐為主”的原則,結合多年網頁設計課程的教學經驗,筆者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yè)的《《網頁設計與制作》》教學中,選擇“校園網站前臺界面設計”作為貫穿整個課程的項目。做項目之前給學生演示校園網站,介紹網站的前臺界面設計布局、后臺模塊,并說明實現(xiàn)每部分設計所需要的技術,這些技術將在哪個學期會學習到,讓學生對該課程的前導及后繼課程有所了解。并重點強調網頁設計課程完成的是網站的前臺部分。在實施過程中將校園網站項目企業(yè)開發(fā)項目流程劃分為若干個子項目,將每個子項目分配到相應的教學章節(jié)中。學院網站項目有筆者和教授動態(tài)網站開發(fā)的教師共同開發(fā)完成,網站的前臺設計與制作由筆者完成,網站的后臺開發(fā)由同時完成,這樣一來,學生完成前臺界面設計后可以在后續(xù)課程實現(xiàn)后臺模塊的建設,保障了兩門課程的內容連貫性。
2.3 改革課程考核方式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令天,課程所進行的教學改革的成功與否的主要檢驗方式是課程的考核方式。構建一套能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能力水平、知識水平和素質水平的考核體系,可以達到“以考促學、以考促教” 的目的, 從而提高學生專業(yè)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技術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質量。
在《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中,平時成績只占很小的比例,這會直接造成學生平時不努力, 臨時抱佛腳現(xiàn)象的產生。這種考核方式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學生的成績、技能水平,更無法培養(yǎng)出創(chuàng)新性、實用型的人才。這就需要對現(xiàn)有的考核方式進行改革。
從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教育思想出發(fā),可以采用加大平時成績的比例并采用多樣化考核方式?!毒W頁設計與制作》考核采用:課程成績=平時成績(40%)+期末成績(60%)。平時成績包括課堂表現(xiàn)、上機表現(xiàn)和實驗報告,期末成績包括項目成績和現(xiàn)場技能成績。通過這種多樣化的考試方式,可以很好地解決傳統(tǒng)考試所具有的弊端,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技能水平。平時成績主要考察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上課與教師互動的積極性、課堂知識理解能力、課程知識動手操作能力。課程結束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給出課堂表現(xiàn)成績、實訓任務成績和實驗報告成績。期末成績包括綜合項目成績和現(xiàn)場考試成績。綜合項目是給學生提供各主題如“班級網頁制作”,將學生進行分組,以3-5人為一個團隊,目的是測試學生的分析能力、搜集素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對所學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最終考核是每組成員對自己的作品進行答辯?,F(xiàn)場考試是在學期結束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由教師提供主題、素材、和效果圖,來考核學生對網頁制作工具掌握的熟練程度。通過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能力、拓展創(chuàng)新能力, 有力地促進了教學, 活躍了課堂氛圍, 提高了教學效果。
3 結束語
作為一名教師,不能只是課堂技術的機械執(zhí)行者,而必須是課堂實踐的自覺反思者。通過總結多年《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的實踐經驗,總結出我們的課程教學改革要時刻圍繞“ 以就業(yè)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 的教育思想, 只有在實際教學中突破以往的教學模式,才能培養(yǎng)學生自我探索、獨立研究能力與自主創(chuàng)新精神。
參考文獻:
[1] 周明明.網頁制作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職業(yè),2014(15).
[2] 王天紅.中職實踐課程考核方式的探索與實踐[J].無線互聯(lián)科技, 2014(7).
[3] 黃穎宜. 高校網頁設計課程的改革探析[J].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4(3).
[4] 黃剛. 《網頁設計與制作》教學的改革探索[J]. 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