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梅 紀君波 王福香 齊 波 任慧英 李文立
(1.青島農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山東青島 266109;2.山東省沾化縣畜牧局,山東濱州 256800)
在水貂的飼養(yǎng)過程中,飼糧質量是保證水貂健康生長的關鍵[1]。鮮配合飼料是水貂養(yǎng)殖業(yè)的傳統(tǒng)飼料。隨著飼料主要原料鮮海雜魚等水產資源不斷減少,且鮮飼料不便于貯存和運輸,同時受到季節(jié)和地域的限制,導致飼料貯藏成本增加,魚類難以成為大部分養(yǎng)殖戶的常年性飼料[2]。以魚粉、肉骨粉、谷物性飼料等為主要原料的顆粒全價飼料、配合飼料逐漸受到廣大養(yǎng)殖戶重視。顆粒飼料具有營養(yǎng)全面、易消化吸收、穩(wěn)定性好、便于貯存和運輸、飼料原料供應充足以及不宜變質等特點[3]。Skoch等[4]研究發(fā)現,對傳統(tǒng)的水貂飼料加工技術進行改進,進而生產出顆粒完整、粒徑均勻且不易粉碎變形、便于存儲的水貂膨化干料,有助于改善水貂生產性能。鄒興淮[5]研究表明,水貂對顆粒飼糧營養(yǎng)物質、能量的消化率、氮沉積率等多項指標均優(yōu)于常規(guī)鮮飼糧,且飼糧成本也相對降低,因此利用配合顆粒飼糧喂成年水貂是可行的。20多年前我國對水貂顆粒飼料的研究剛剛起步,在配方設計、加工工藝、質量控制、飼喂方式以及適口性等方面技術尚不夠成熟,因此顆粒飼料在水貂生產中一直未能推廣應用。隨著我國飼料工業(yè)的發(fā)展,飼料加工工藝隨之不斷完善,水貂顆粒飼料的加工質量不斷提升,為顆粒飼料在水貂生產中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基礎。目前,國內已有多家配合飼料廠生產和銷售水貂顆粒飼料,并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本試驗從母貂受配率、養(yǎng)分表觀消化率、氮代謝以及氨基酸消化率等角度展開研究,分析鮮配合飼料、顆粒飼料對配種期母貂的影響,為配種期的母貂飼養(yǎng)提供理論依據。
試驗用顆粒飼料購自國內某飼料公司,主要原料包括進口魚粉、肉骨粉、血球蛋白粉、膨化大豆、膨化玉米以及多種營養(yǎng)性和非營養(yǎng)性添加劑組成,其營養(yǎng)水平(風干基礎)為:干物質(DM)90.93%,代謝能(ME)17.40 MJ/kg,粗蛋白質(CP)34.50%,粗脂肪(EE)22.70%,粗灰分(CA)7.62%,鈣(Ca)0.81%,磷(P)0.50%,賴氨酸(Lys)1.87%,蛋氨酸(Met)0.79%,胱氨酸(Cys)0.49%;鮮配合飼料為自配料,配方依據美國NRC(1982)和國內養(yǎng)殖生產實際,基礎飼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選取品種一致,健康且體重和年齡相近的1歲改良黑貂240只,隨機分為3組,每組80個重復,每個重復1只,單籠飼養(yǎng)。處理Ⅰ為對照組,飼喂鮮配合飼料。處理Ⅱ和Ⅲ分別飼喂顆粒料和混合料(根據采食量,顆粒飼料的干物質采食量與鮮配合飼料的干物質采食量各占一半)。飼養(yǎng)試驗于2015年1月1日開始預試,1月10日進入正試期,至3月15日結束,試驗周期共65 d。
表1 鮮配合飼料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
由固定人員進行專門飼養(yǎng),每只水貂單籠飼養(yǎng)(75 cm×30 cm×45 cm),每天15:00喂食1次,不同處理水貂的干物質飼喂量相同。顆粒飼料采用專用食盒飼喂,鮮配合飼料放置在貂籠頂部。自動飲水,保證飲水充足,同時觀察每只水貂的生長及健康狀況。
配種期間,各組均采用周期復配方式,即在1個發(fā)情周期里連續(xù)1 d或間隔2 d交配2次。
1.5.1 配種性能
準備配種期定期檢查公貂和母貂性器官發(fā)育情況,記錄母貂配種情況,計算受配率。
母貂受配率(%)=(完成配種數/參加配種數)×100。
1.5.2 養(yǎng)分表觀消化率
配種結束后,每組選取采食與排便正常的母貂6只,于2015年3月12日開始進行代謝試驗。采用全收糞尿法分個體連續(xù)收集3 d的糞、尿,用鑷子取出糞中混有的雜物,并用10%的硫酸固氮,混勻,在105℃烘箱中烘干,自然狀態(tài)下回潮24 h,粉碎、制樣待測。
采用GB/T6435-1986方法測定水分含量;GB/T6438-1992方法測定粗灰分含量;凱氏定氮法測定粗蛋白質含量及尿氮含量(GB/T 6432-1994);乙醚抽提法測定粗脂肪含量(GB/T 6433-2006);高錳酸鉀滴定法測定鈣含量(GB/T 6436-2002);鉬黃比色法測定總磷含量(GB/T 6437-2002);GB/T 14965-94方法測定氨基酸含量。按下列公式計算各組飼糧養(yǎng)分表觀消化率及氮代謝指標:
養(yǎng)分表觀消化率(%)=(食入飼糧中某養(yǎng)分的含量-糞中某養(yǎng)分的含量)/食入飼糧中某養(yǎng)分的含量×100;
食入氮(g/d)=干物質采食量×飼糧氮含量;
糞氮(g/d)=糞干物質×糞氮含量;
尿氮(g/d)=尿體積×尿氮含量;
氮沉積(g/d)=食入氮-糞氮-尿氮;
蛋白質生物學價值(%)=氮沉積/(食入氮-糞氮)×100;
凈蛋白利用率(%)=(氮沉積/食入氮)×100。
利用Excel 2003對試驗數據進行初步整理,采用SPSS 19.0軟件中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LSD法進行多重比較。試驗數據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并進行Duncan's法多重比較,P<0.05表示差異顯著,P<0.01表示差異極顯著。
表2 不同飼糧對水貂配種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知,Ⅱ組母貂全部完成配種,受配率是100%,高于Ⅰ組的94.40%和Ⅲ組的95%。
表3 不同飼糧對母貂養(yǎng)分表觀消化率的影響(%)
由表3可知,Ⅱ、Ⅲ組的粗蛋白、能量、粗脂肪、粗灰分、鈣和磷的表觀消化率與Ⅰ組均無顯著差異(P>0.05)。
表4 不同飼糧對母貂氮代謝的影響
由表4可知,在氮代謝中Ⅱ、Ⅲ組的食入氮、糞氮、尿氮、氮沉積、蛋白質生物學價值、凈蛋白利用率與Ⅰ組均無顯著差異(P>0.05)。
表5 不同飼糧對母貂氨基酸消化率的影響(%)
由表5可知,Ⅱ、Ⅲ組的GLU、GLY、ALA、CYS、MET、TYR、LYS、HIS、ARG、PRO和總氨基酸消化率與Ⅰ組均無顯著差異(P>0.05),Ⅱ組ASP消化率極顯著低于Ⅰ組,Ⅱ組THR、SER、VAL、ILE、LEU和PHE消化率顯著低于Ⅰ組(P<0.05),Ⅲ組與Ⅰ組均無顯著差異(P>0.05)。
在準備配種期,母貂體況需控制在中等水平,過肥或過瘦均不利于水貂的正常繁殖[6]。Laura Boudreau[7]等研究表明,配種期母貂處于理想體況時,可提高水平產仔數并減少初產母貂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78432014000062-aff0005DNA損傷。劉景志[8]研究表明,母貂體況處于中等水平時,性欲旺盛,配種能力及受配率高,配種則會相對順利。在本試驗中,經過一段時間的飼養(yǎng),3組試驗貂在進入配種期時,體重均控制在中等水平,為配種工作的進行打下良好基礎。陳忠魁等[9]研究證明,水貂采食顆粒料可滿足中緯度地區(qū)水貂的生長發(fā)育需要,對水貂的繁殖率、產仔率和成活率均無不利影響。
本試驗結果顯示,顆粒料組母貂發(fā)情較好,保證了母貂的受配率,發(fā)情時間在正常時間范圍內,與上述研究一致。同時顆粒料飼養(yǎng)方式簡便,定時定量投喂到食盒中即可。經過一段時間的飼喂后,顆粒料組母貂均處于中等體況。而鮮配合飼料組的母貂體況調整比較繁瑣,根據傳統(tǒng)鮮配合飼料飼喂方式,需在全部喂食后,再根據每只母貂的現有體況對采食量進行逐個調整,耗費大量人力物力。
相對而言,配種期間的母貂沒有太大的體質消耗和營養(yǎng)流失,對飼糧的養(yǎng)分沒有特殊的要求,只要滿足其生理健康即可[10]。王春生[11]試驗證明,在繁殖期顆粒料可代替鮮飼料飼喂貉,食欲、糞便正常,且便于貯存,使用方便,可降低飼養(yǎng)成本。Glem-Hansen[12]研究表明,蛋白質的營養(yǎng)作用直接影響種貂維持期、母貂繁殖期哺乳功能以及仔貂、幼貂的生長速度和及貂皮質量。在本試驗中,各組母貂養(yǎng)分表觀消化率均無顯著差異,飼養(yǎng)過程中顆粒料組母貂沒有異常現象,采食、排泄均正常。由此說明三種不同飼糧均能滿足配種期母貂的生理需要,對試驗母貂無不良影響,與上述研究一致。
為滿足水貂身體所需養(yǎng)分,需要通過采食量來調節(jié)蛋白質的攝入量[13]。在本試驗中,各組母貂日食入氮量及氮沉積量無顯著差異。由此可知,在本試驗條件下采食三組不同飼糧均滿足配種期母貂蛋白質需要量。Pfeiffer等[14]研究表明,攝入的蛋白質與尿氮排出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蛋白質供應過量及氨基酸不平衡會致大量尿氮排出和氮利用率降低。Tsutsumi[15]等研究表明,動物采食飼糧中不能消化利用的蛋白質以糞氮的形式排出體外,糞氮的排出量與飼料的品質和蛋白質含量相關。在本試驗中,相較于鮮配合飼料組,顆粒料組及混合料組試驗母貂氮代謝指標均無顯著差異,氮沉積、凈蛋白質利用率和蛋白質生物學價值較為理想,尿氮、糞氮排出量均處于正常水平。說明各組蛋白質攝入量適中,顆粒料可滿足試驗母貂的營養(yǎng)需要。
飼糧中蛋白質及氨基酸水平過低或質量較差,會降低水貂繁殖能力、仔貂存活率等生產性能[16]。Dilger等[17]研究表明,某一氨基酸添加量的差別會影響其他氨基酸的消化率。呂明斌[18]研究表明,飼糧中(Met+Cys)/Lys比例為0.76時,肉仔雞血漿游離氨基酸平衡較好,可獲得較高的生長性能,經濟效益最好。在總氨基酸消化率無顯著差異的情況下,顆粒料組某些氨基酸消化率低于鮮配合飼料組。通過飼養(yǎng)試驗觀察到,水貂無不良情況出現,各組試驗母貂的總氨基酸消化率無顯著差異。說明雖然在氨基酸消化率中,雖有個別氨基酸消化率有顯著差異,但三種飼糧均滿足試驗母貂配種期氨基酸營養(yǎng)需要。
①根據母貂的受配率,在準備配種期和配種期飼喂顆粒飼料的受配率高于飼喂鮮配合飼料。
②根據營養(yǎng)物質表觀消化率、氮代謝及總氨基酸消化率等指標,水貂準備配種期和配種期飼喂顆粒飼料和鮮配合飼料無顯著差異。
綜上所述,在本試驗條件下,水貂準備配種期和配種期飼喂顆粒飼料組母貂受配率高于飼喂鮮配合飼料組,水貂配種期可以飼喂顆粒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