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赟
內容摘要:隨著漢英兩種語言接觸,漢語吸收了大量的英語借詞。本文從英語借詞的角度,探討了現(xiàn)代漢語語法方面受到的一些影響,包括語素與語素新的結合、產生新的詞綴、改變英語借詞原本的意義、詞具有拉丁字母化以及一些新的表達方式等。
關鍵詞:英語借詞 現(xiàn)代漢語 語法
伴隨著中國與世界各族人民的經濟文化交流,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交往更加密切,而語言接觸亦越加頻繁。大量外來詞匯進入漢語,幾乎充斥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英語借詞進入漢語,漢語中新詞的產生、尤其是英語外來詞匯的出現(xiàn)是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在語法方面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一、英語借詞與現(xiàn)代漢語語法
借詞,也叫“外來詞”,是指音義借自于外語的詞。英語借詞,即指音義都借自英語的詞?!敖柙~”這一術語出現(xiàn)使用于50年代,在不同時期不同學者對它的稱呼也不同。呂叔湘稱“外來詞”,羅常培稱“借詞”。孫長敘稱“外來語詞”,周祖謨稱“外來詞”或“借詞”。
語法是語言研究的基本要素之一。漢語是孤立語,英語則是屈折語,二者在語法意義的表現(xiàn)形式方面即就有巨大的區(qū)別?,F(xiàn)代漢語語法單位由語素、詞語、短語、句子、句群五個方面構成,語法手段不像英語有豐富的形態(tài)變化,而主要依靠語序和虛詞。漢語語素的順序不同、虛詞不同,那么他所表達的意思也會不同。隨著中英兩種語言的接觸,現(xiàn)代漢語語言的語法也受到英語的一定影響。就像英語在發(fā)展過程中曾經受到拉丁語的影響一樣,例如英語某些詞匯就來源于拉丁語。例如:March三月Mars(羅馬神話中的戰(zhàn)神)。現(xiàn)代漢語吸收了大量的英語借詞,當然英語中也有來自漢語的詞,例如:tofu(豆腐)。因此,在漢語和英語這兩種語言接觸的過程中,都會在對方的語言里留下自己或多或少的痕跡。
二、英語借詞對現(xiàn)代漢語的影響
1.語素與語素新的結合。
由于受到英語借詞的影響,原本兩個本不能結合的語素結合到了一起,并由此衍生出新的詞匯。例如:英語“bus”,將漢語中原本不結合的兩個語素“巴”、“士”結合為“巴士”。后來根據車輛的大小、類型又衍生出了“大巴”、“小巴”、“冷汽巴”等詞。
2. 產生新的詞綴
在我國古代就有詞綴的產生,例如:《木蘭詩》中的“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薄鞍敗鼻熬Y;阿~。由于外來詞的大量進入,漢語語言也引進了新的詞綴。例如:“軟~”軟實力、軟武器、軟環(huán)境等,就是漢語仿照英語“soft-ware”而來。
3.改變英語借詞原本的意義
現(xiàn)代漢語中的一些詞語是音譯過來的。然而漢語音譯過來之后,并沒有完整保留英文本身的意思,而引申為其他意思。例如:“酷”就是有cool音譯過來的cool的英文意思是冷靜的;涼爽的;一流的;孤傲冷漠的;使冷卻;涼氣。然而,漢語譯為“酷”,意思是程度深、帥氣。
4.詞具有拉丁字母化
拉丁字母在目前是世界上已經被廣泛的使用,我國也有很多詞語利用拉丁字母,用一些拉丁字母來代替漢字。這樣的情況在口語和網絡中尤為突出。例如:Q版、HOLD不住、IC卡。也有些是全部由拉丁字母構成的詞語,例如:CD、DVD、TV、KTV、PC等等。還有一些我們國家自己創(chuàng)的拉丁字母詞語,如:RMB(人民幣)等等。
5.產生新的表達方式
現(xiàn)在,漢語受英語的影響還出現(xiàn)了動賓式詞語還可以帶著賓語的現(xiàn)象。例如:登陸北京。“登陸”本就是一個動賓式詞語。后面再跟一個地點名詞“北京”作賓語。這句話若是按照以前的語法來看,算是一個病句。但從現(xiàn)在的日常交際來看,它不算是病句,我們是能夠理解它意思的。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英語借詞,已經大量的應用于我們自己的語言中,當然,這些都是由于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外交更加頻繁的原因,也是現(xiàn)代漢語對外來詞匯的接受能力在不斷地增強。中國有句老話叫“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因此我們在進行《現(xiàn)代漢語》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一味排斥新東西的進入,也不能無所分辨全盤接收。我們要對這些語言現(xiàn)象予以整理、分析,使其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里能得到更好的利用,讓我們的學生能更好地學習現(xiàn)代漢語,使得我們語言運用中的用詞造句更加簡潔,更加具有時代特色。
[本文是銅仁學院教改項目《母語方言視野下的現(xiàn)代漢語教學改革與思考--以銅仁學院小學教育專業(yè)為例》研究成果,項目編號:JG201144。]
(作者單位:銅仁學院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