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民浩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密”,古隆中位于襄陽以西13公里的西山環(huán)拱之中,隆山聳翠,山亙綿,旗山旋峙。
行走于古隆中縱橫交錯的山間小徑,掩映在青山綠水之中的諸葛草廬,三顧堂,抱膝石等景點依次顯現(xiàn),讓人浮想聯(lián)翩,在悠閑自得中細品三國典故,尋往昔名士風流感覺實在是美不勝收。古隆中的四季景色也是百媚千紅,季季有鮮花,四時各不同。
襄陽有句俗話“陽春三月三,隆中看牡丹”。隆中的牡丹花朵碩大,顏色艷麗,姹紫嫣紅,形態(tài)各異,名目繁多,美不勝收。關于隆中牡丹的來歷還有一個優(yōu)美的傳說。據(jù)說當年武則天登基后,在一個雪花飛舞的冬日,想讓百花同時開放,于是寫下了“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需連夜發(fā),莫待曉風催”的詔書。百花不敢違抗,只得開放,只有牡丹紋絲不動,抗命不遵。武則天惱羞成怒,把牡丹貶至洛陽,其中有兩株牡丹,傾戀隆中景色,再次抗命來到隆中,在隆中繁衍生存下來。于是隆中的牡丹就一年比一年茂盛,生生不息一直至今。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象在如此寂靜的山林中竟會藏匿著這么多仙姿玉貌的牡丹花。國色天香的牡丹從京城流放至此,無怨無悔,依然是儀態(tài)萬方高貴自如。這和當年的臥龍先生在此地躬耕苦讀,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心境是何其相似!
隆中山上蒼翠的樹木濃蔭足以蔽日,一望無際的綠色布滿山谷間的田園??此呄生Q漫步,鴛鴦戲水,田園里農(nóng)作物郁郁蔥蔥,荷塘里圓荷如玉,蟬鳴蛙叫炊煙裊裊,雞犬之聲可相聞,簡陋的諸葛草蘆也顯得清幽素雅。
走過了書有“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的石牌坊,進入隆中山谷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荷花池。滿池的荷葉碧綠清翠,層層疊疊,嬌麗的紅荷疏密有致點綴其中,好似一群清秀飄逸的精靈撲面而來,帶著涼爽四溢的荷香。
荷乃花中君子也,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青,亭亭靜植,這也正是臥龍先生的性情寫照。
看先生躬耕自食,觀月賞花,看似在享受淡泊田園生活,實則勤學苦讀,廣交名士。不定之時,邀來龐統(tǒng)、徐庶、司馬徽、崔州平,石廣元等諸多好友,在這風荷伴月之下飲酒敘文,說古論今,暢談天下事,怎一個醉字了得!
秋高氣爽最宜登高望遠。隆中山海拔不高卻異常秀美最適合登越游玩,山路旋轉(zhuǎn)起伏,狀若盤龍,與大旗山隔谷相望,又形如臥龍。從老龍洞出發(fā),一路拾級而上,看兩側(cè)古樹的根盤根錯節(jié)寫滿歷史滄桑;青苔布滿的石板路在落葉的影射下斑駁迷離;遍地開放在野草中的菊花迎風搖曳;靈動多姿的蜂蝶飛來飛去;大自然的美色就這樣淋漓盡致的在眼前輪番展現(xiàn)。
老龍洞前的桂樹在料峭處臨風搖曳,花影婆娑,不經(jīng)意的在林中揮灑細碎的清香。老龍洞是一口歷史悠久的泉水古洞,當年諸葛亮躬耕隆中時就是利用此洞泉水灌溉農(nóng)田。這里山巒回旋,修竹苞茂,林木蔥郁,奇石林立,花香鳥語,別有洞天。進入隆中書院,走進武侯祠三殿,更是香味濃郁,花氣襲人。院內(nèi)四百多年歷史的明代古桂,靜靜的守候在三義殿前,滿樹的繁花似錦,輕輕彌漫的煙霧,透過枝椏的光影,讓莊嚴的祠堂憑添了諸多神秘色彩。桂花樹近旁有年輕的諸葛亮塑像,羽扇綸巾,風華正茂,眉宇間氣宇軒昂,在這滿庭的桂花芬芳中更顯颯爽英姿。
登山一定要上騰龍閣,騰龍閣是隆中山的最高點。站在樓閣上眼界頓時開闊,群山懷抱,古木參天。遠眺可見漢江之中點點帆影,條條道路四通八達,“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完美呈現(xiàn)。整個襄陽古城的美景也盡收眼底:鹿門山,峴山,鳳凰山等山脈綿延起伏;漢水象一條腰帶穿城而過;歷經(jīng)戰(zhàn)火硝煙的古城墻及夫人城傲然屹立;米公祠習家池仲宣樓昭明臺綠影壁象一顆顆明珠點綴其中;廣德寺的多寶佛塔莊嚴肅穆鐘聲悠揚。茫茫四顧中鄧城大道上似乎又是塵土飛揚,水淹七軍的驚濤駭浪在涌動,宋元之戰(zhàn)的金戈鐵馬之聲傳來,馬躍檀溪的驚險正在醞釀,這群雄角逐的古戰(zhàn)場啊,上演了多少悲歡多少傳奇……
當秋風吹落最后一片葉子,萬物萬景褪盡所有的繁華。在古隆中的大地上,天似乎更高了,地也似乎更闊了,一切都變得悠遠而寧靜。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到古隆中最好是等到梅花開放的時候,賞梅最好又是在下著大雪的時候。每每這時造訪,仿佛身臨其境置身于劉關張求賢若渴三顧茅廬的場景之中;也能看到臥龍先生曾經(jīng)多少次羽扇綸巾,在這里靜看花看花落醞釀三分天下。
只有彎月般的小虹橋似乎沉靜,從容,還是那副與世無爭的模樣。這里是進出隆中山谷唯一的小道,只有它會記得,臥龍先生曾經(jīng)多少次羽扇綸巾,在這里靜看花看花落醞釀三分天下;只有它會記得劉關張怎樣三顧茅廬;只有它看到了求賢若渴的劉備錯認黃承彥的尷尬;只有它還記得騎著毛驢的黃承彥長吟“騎驢過小橋,獨嘆梅花瘦”的灑脫……。只是它一定沒有想到,多少年后就是那樣一個個匆匆忙忙的背影它自讓已也成為一個美麗的經(jīng)典之地。
“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默默無聞,靜靜蓄積,潛心等待,一朝暴發(fā)。把歷久彌堅的苦苦煎熬化成一縷一縷的清香,把一生所有的能量都發(fā)揮到極致。這不正是臥龍先生一樣的高貴品質(zhì)嗎!
(作者單位:湖北襄陽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