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昀 王菲
201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韓國總統(tǒng)樸槿惠、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世界衛(wèi)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等國家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參加了紀念大會。那么這些外國領導人、高級別代表和國際組織負責人有沒有聽懂習主席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呢?
放心,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以下簡稱“國際臺”)通過英語、俄語、日語、韓語、朝鮮語、法語、阿拉伯語、蒙古語、老撾語、葡萄牙語、捷克語、西班牙語、塞爾維亞語、越南語、意大利語和波蘭語等16種語言,為在天安門城樓和觀禮臺上的2000余名外國政要和外賓提供了現(xiàn)場解說服務。
現(xiàn)場解說?不就是同聲傳譯嘛!非也,非也。國際臺的語言大腕兒們要做的工作可不僅僅是語言翻譯那么單純。要順利完成這一場前所未有的現(xiàn)場解說工作,背后需要大量人員克服重重困難、付出不為人知的辛苦與努力。
16種語言同時在耳邊響起
無論是國際臺參與現(xiàn)場解說的各語言部門工作人員,還是為這次解說工作順利進行而保駕護航的技術人員,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提到了此次任務的挑戰(zhàn)非比尋常,概括起來就是——時間緊、規(guī)模大、任務重。
8月23日,天安門地區(qū)全要素演練結束后,國際臺就接到了要為紀念大會提供多種外語現(xiàn)場解說服務的非正式通知。當晚國際臺立即著手制定相關方案,并于24日專門召集會議進行討論。8月27日,國際臺接到了正式通知,隨即展開相關工作。最終確定的提供現(xiàn)場解說的方式,是在國際臺內(nèi)搭設現(xiàn)場解說(同傳)席位,將現(xiàn)場信號傳到臺內(nèi),國際臺人員聽到后即刻進行解說,解說信號通過光纖傳至紀念大會現(xiàn)場后,再通過紅外發(fā)射到同傳機這種同傳形式。
這是可以載入同傳史冊的驚人之舉:16種語言的同聲傳譯。要知道,就算是聯(lián)合國大會,同傳的語言也不過只有6種而已。不過,這對于擁有65種外語人才的國際臺來說,只是小菜一碟!有人才,就是這么任性!
在國際臺300平米的大演播廳里,16種外語同一時間在耳邊回響——那震撼的感覺,并不亞于親見99A坦克駛過天安門廣場!
8月30日深夜,國際臺迎來了閱兵儀式前唯一的一次現(xiàn)場預演。這一次在天安門進行的小規(guī)模演練的信號通過預定線路傳回臺里,16種語言的32位專家和10位技術人員嚴陣以待,為9月3日的“大考”做最后的全面預演。在這次預演中發(fā)現(xiàn)的一切問題,小到左、右音量的不平衡,大到傳輸線路的通暢程度,音頻傳輸需要的時間……技術部門的人員都在隨后的3天里加班加點地處理。最終,在9月2日深夜,技術大腕兒們在反復雞蛋里挑骨頭式地清查之后,才放心地說了一句:“我們準備好了!”
韓國語,朝鮮語,有什么不一樣?
為了保證這次現(xiàn)場解說任務圓滿完成,國際臺朝語部取消了原定的直播計劃,專門分出兩套人馬來承擔這突然來臨的現(xiàn)場解說任務:擔任韓國語同傳的播音員韓昌松和宋輝是韓語專家;做朝鮮語同傳的是國際臺資深播音員金錦哲和樸銀玉,他們2位都曾去朝鮮中央委員會進修和交流過,對于朝鮮的播音風格了然于胸。有人要問,這韓國語和朝鮮語到底有什么區(qū)別?那細微之處,只能圈內(nèi)人明了。簡單說來,就連習主席的稱呼,用韓國語和朝鮮語來表達都是完全不同的;另外,朝鮮語中很少有外來語,而開放度很大的韓國卻直接把一些英語單詞引入自己的語言中。幾十年的對韓、朝兩國的廣播經(jīng)驗,讓國際臺朝語部形成了一套獨特的“中國式朝鮮語”風格,讓韓國和朝鮮的聽眾都能夠欣然接受,一致稱贊“只有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才能達到南北兼顧的效果”。
這一次,4位專家級的播音員要服務的對象,是韓國代表團和朝鮮代表團。對了,還有一位聯(lián)合國秘書長呢!秘書長會不會韓語、朝語對比著聽呢?一想到這些,心里的小激動立刻變成小緊張——定要把這次解說做到完美、更完美??!這就是國際臺朝語部這一次沒有繼續(xù)沿用“南北兼顧的中國式朝鮮語”,而是嚴謹?shù)胤峙沙鰞煞矫鎸<业脑颉?闯菢巧蠘汩然萑涛⑿Φ谋砬?,肯定是對我們的同傳相當滿意!
現(xiàn)場解說≠同聲傳譯
參與現(xiàn)場解說工作的國際臺東南亞中心越南語部播音員魏為介紹說,此次的現(xiàn)場解說工作與其說是同聲傳譯,不如說更像平時的播音工作。因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帶著感情進行講解。魏為坦言,平時的會議同傳工作只需要進行語言翻譯,但像閱兵這樣的活動不僅需要聽懂,理解講話對象所說的話,還要翻譯成對象國地道的語言,更要融入感情,聲情并茂地講述給服務對象聽,而要協(xié)調(diào)好這幾條絕不是件容易的事。
讓魏為給這天自己的表現(xiàn)做個評價,他打了90分。(作者系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