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英
摘要:故事是年齡小的學生都很喜愛的形式,在小學英語教學時,在一些適當的時候可以通過故事來進行課堂的教學。對于英語學習來說,興趣勝過一切,學生有興趣自然就會投入精力去努力學習,靠學生自發(fā)的學習效果勝過教師強制他們去學的效果。筆者將從三個方面闡述故事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課堂故事 教學策略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1.083
故事是年齡小的學生都很喜愛的形式,在小學英語教學時,在一些適當的時候可以通過故事來進行課堂的教學,這種上課形式,不但可以刺激學生的聽課興趣,而且可以讓學生快速地進入聽課狀態(tài)中。筆者將從三個方面闡述故事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英語學習來說,興趣勝過一切,學生有興趣自然就會投入精力去努力學習,靠學生自發(fā)的學習效果勝過教師強制他們去學的效果。因此,培養(yǎng)學生興趣就成為英語學習中最重要的事。
針對小學生的特點,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要想方設法地慢慢開始。教學時,教師先要做的是讓學生發(fā)現學習英語的樂趣,然后再教給他們學習英語的一些方法,如何記單詞,如何認識單詞,如何聯系實際將英語應用在生活中,慢慢地學生就能掌握這些學習方法。這樣的教學過程才是學生需要的,才能產生較好的學習效果。講故事的形式是小學課堂上教師常用的一種方法,因為這是學生喜愛的教學模式,講故事可以幫助學生快速進入教學情境中,給他們帶來的收獲也很大。但是,教師需要注意的一個重點是,進行故事教學時,一定要把握度。一個是故事的難度,太難學生聽不懂,太容易學生覺得不值得學。另一個是故事的選擇上,應該要與教學內容相近或相關,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輔助教學的目的。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許多環(huán)節(jié),教師都可以用故事來呈現,例如,故事可以是學生感興趣的材料,也可以是能夠促進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的。有一次,我們班里來了一位新同學,為了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給學生講了一段小故事:She is a little girl of your age, she likes singing, danc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She is a new student here and she is in our class now, do you want to know her? 大部分學生都聽明白了我的表述, 對于這個“新同學”也充滿了好奇,很多學生都大聲回答:“Yes, we are.”于是我會將這位新同學介紹給大家。盡管這個故事很簡單,也很容易理解,學生基本都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卻是對學生聽力的一次很好的鍛煉。學生必須仔細聽才能夠清楚地了解教師在講什么,當他們將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教師的講解和表述中時,就會更快地融入這種語境中,促進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對英語詞匯的認知,對閱讀的深入,對語法的掌握。
二、拓展學生的思維
教師精心選擇故事,并在課堂適當的時刻呈現給學生,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伴隨著大腦的思考過程,必須仔細聽、用心想,他們才能夠明白故事在講些什么,才能夠知道故事的內涵。所以,聽故事的過程中也對學生的思維方式也進行了很好的鍛煉。因此,故事情節(jié)的安排一定要具有讓學生不斷思考的空間,還要在故事結尾設置問題來讓學生回答和思考。講故事的過程不但可以“磨”學生的耳朵,提高他們的聽力水平,而且還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他們思維的形成和發(fā)展。教師可以一邊講故事,一邊與學生進行互動,提一些小問題讓學生參與到講故事的過程中,讓學生感覺自己不僅是故事的傾聽者,而且也是故事的參與者。
有的時候,講到學生也比較熟悉的方面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試著講講,這可以鍛煉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讓他們在敢于在課堂上發(fā)言,敢于在眾人面前發(fā)言,這是一種很好的促進學生素質發(fā)展的模式。
當講到季節(jié)的時候,我突發(fā)奇想,讓學生來講講自己對季節(jié)的認識和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首先,我先在大屏幕上給學生展示一些季節(jié)的圖片,有生機盎然的春天,有烈日灼灼的夏天,有碩果累累的秋天,有白雪皚皚的冬天。圖片中季節(jié)的特點都非常明顯,但景色都是相同的美。這幫學生回憶出自己最愛的季節(jié),然后組織語言,自己描述為什么最愛這個季節(jié),也就是讓學生自己編小故事。學生的表述如下:“It is hot in summer, the sun is shining. Trees are very green. I love summer very much because I could go to swim.”另一個學生是這樣說的:“I like spring very much, because there are lots of flowers, and its beautiful.”學生都說得特別好。其實我的這個要求對于小學生來說,還是很高的,他們畢竟才剛剛開始接觸英語,就要練習自己組織語言來描述,需要動用自己的思維和詞匯儲備和通順語言的能力??上驳氖牵瑢W生都說得很好,所以教師不要想當然地以為學生不會,或者說不出來,只要給學生機會,學生就能還教師一個驚喜,我們要做的就是相信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表達自我。
三、拓展學生的已有知識面
故事一般都情節(jié)豐富,信息量大,既有學生沒見過的新的詞匯及句型,又會有一些學生沒聽過的新鮮事,這些都能吸引學生注意力,讓他們有興趣并且期待知道下面的故事是什么。因此,在利用故事教學時,教師可以在甄選故事時多下工夫,選擇既有故事性,又有知識性的,并且還能涵蓋更廣的知識面。
在教學“Halloween”時,我為了使學生對這個節(jié)日不陌生,就幫他們多了解一些,于是就做了充分的準備,搜集了大量的知識和資料。在正式上課前我預先給學生講了幾個小故事,關于節(jié)日的來歷、人們的慶祝方式以及相關風俗等。在講故事時,我會盡量都用一些簡單的,學生大都能聽懂的英語詞匯,一旦遇到有生僻詞匯或者沒見過的概念,我會暫停,然后給學生解釋,然后再繼續(xù)講故事。小學生的知識儲備還比較少,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與理解能力都較有限。所以,教師必須循序漸進地展開才能夠讓學生對于教學內容有更多的收獲。
眾多事實證明,故事教學是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很重要的一種教學方式,可以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讓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日益增加,并且英語素質也逐漸被培養(yǎng)而成。綜上所述,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要了解興趣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學生的興趣,另外,經過聽、讀、說大量的故事,可以傳遞給學生大量有效信息,促使學生的知識面不斷拓寬,可以促進他們的知識基礎不斷牢固。
參考文獻:
[1]張青,王佳琪.讓故事教學成為小學生英語學習的催化劑——小學英語低年級故事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2).
[2]李紅霞.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故事教學[J].現代基礎教育研究,2013(6).
[3]孫紅瓊.故事情景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構建[J].校園英語:教研版,2012(4).
[4]楊潔秀.關于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課堂互動模式的研究[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4(3).
[5]姚蓓蓓.讓故事牢牢抓住孩子的心——淺談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重要性及操作[J].新課程學習:上旬,2011(1).
(責編 張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