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鐵軍
(鞍山師范學院 遼寧 鞍山 114000)
基于現(xiàn)代大學制度下的高校教代會制度建設淺析
徐鐵軍
(鞍山師范學院 遼寧 鞍山 114000)
本文從對現(xiàn)代大學制度的認識入手,通過分析當下高等學校教代會制度建設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現(xiàn)代大學制度下的高校教代會制度建設的有效途徑。
現(xiàn)代大學制度;教代會制度;建設途徑
中國高等教育歷經(jīng) 30多年的建設發(fā)展和改革開放,用四句話可以高度概括中國特色的現(xiàn)代大學制度,即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這四個方面是一個有機整體、不可或缺。
(一)現(xiàn)代大學制度的核心是黨委領導。黨的領導是高等教育科學發(fā)展的根本保證。學校黨委要全面貫徹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德樹人,依法治校,依靠師生員工推動學校科學發(fā)展。保證高校要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的原則,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廣大共產(chǎn)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學校發(fā)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二)現(xiàn)代大學制度的關鍵是校長負責。校長是學校的法定代表人,和領導班子一起,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組織實施學校黨委有關決議,各自獨立負責地行使《高等教育法》等規(guī)定的各項職權,全面負責教學、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
(三)現(xiàn)代大學制度的基礎是教授治學。清華大學梅貽琦校長提出的“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的著名論斷,從一定意義上講,教授就是大學、大學就是教授。專家教授是各自領域有著很高造詣的領頭雁,堅持教授治學就是堅持高等教育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內(nèi)在要求。因此,必須不斷加強專家教授隊伍的培養(yǎng)、建設和使用,充分發(fā)揮學術委員會、教學指導委員會、學位評定委員會等學術組織的作用,確保專家教授在學科建設、教學科研、對外學術交流等方面的主導權、決策權、管理權和監(jiān)督權。
(四)現(xiàn)代大學制度的途徑是民主管理。實施民主管理是加強高校民主政治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通過校務公開和民主評議領導干部,用好教代會這一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徑,保障教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監(jiān)督權,更好地調動廣大教職工在管理學校事務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基于現(xiàn)代大學制度的認識,探索和構建現(xiàn)代大學制度,必然要求我們高度重視并切實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教代會制度建設。
盡管現(xiàn)在全國很多高校都制定了各自的章程,都把以教代會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以校內(nèi)法規(guī)的形式予以確立。但是,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在實際工作中教代會制度的貫徹實施還存在不少問題。
(一)對教代會制度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學校教代會成了“福利會”和“牢騷會”,學校管理者認為有必要就用一下,更多數(shù)時間被束之高閣,更無從談起接受自覺監(jiān)督的意識了,從而使教代會制度,甚至是工會工作事實上都處于一種弱勢地位和邊緣化狀態(tài)。
(二)缺乏對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職工合理利益訴求的關注和研究。在懶政怠政思維的影響下,當下更多高校的工會都愿意開展文體活動,在維護教職工正當權益方面脫離了發(fā)展的實際,缺少了幫助和福利、關心和溫暖、理解和認可,使教代會制度和工會都失去了應有的生命力。
(三)目前全國高校的基層工會干部和教代會代表都是兼職的,由于工會是一個群眾性組織、屬于非權力機構,沒有確定待遇和賦予職權的職能,結果導致為數(shù)不少的工會干部和教代會代表在實際工作中有一種被忽視感和被邊緣化的傾向。
(四)實際工作中缺乏必要的維權機制和維權手段。盡管把“黨政所想,職工所盼,工會所能”常常掛在嘴邊,但是一到實際落實的時候,更多的合理化建議、教代會提案等來自基層的呼聲得不到回聲,仍停留在“反映”、“呼吁”、“協(xié)調”等表達層面上,最終導致重教育輕維權。
(一)加強教代會自身的制度建設、機構建設,保障教代會的機構和人員工作中有章可循。以教代會制度建設為切入點,全面落實教代會工作機制,是規(guī)范教代會工作程序的必要前提,也是保證學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監(jiān)督的有效途徑。高等學校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在學校章程中加以體現(xiàn),使教代會的各項工作制度更加規(guī)范科學,教代會的機構和干部在職權履行、程序運行、全方位監(jiān)督更具可操作性,為提升學校民主管理水平,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提供政策依據(jù)。
(二)提高教職工民主意識,提升教代會代表的政治素質和業(yè)務能力,加強教代會干部隊伍建設,凸顯教代會重要地位。學校黨政領導應提高自身的民主管理意識,多深入基層,傾聽來自一線教職工的呼聲,了解他們的訴求,著重為教職工辦好事、解難事;積極指導教代會建設有序開展,保障教代會職權有效行使。職能部門要全力支持,全面聽取,積極研究,認真辦理。并為教代會工作開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創(chuàng)造良好的民主管理環(huán)境。通過學習、報告、座談等活動,搭建平臺,拓寬渠道,提高教職工的民主意識和參與意識。完善選舉機制,選好代表,加強培訓,學習業(yè)務知識,明確權利義務,增強其民主意識、法律意識、全局意識和責任意識,提高參政議政能力,切實履職盡責。
(三)加強二級教代會制度建設,拓寬民主管理渠道。 二級教代會是校級教代會的延伸,是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監(jiān)督渠道的拓展,在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學校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四)學校工會在推進教代會工作中的角色和作用
高校工會是教代會的日常辦事機構,在推進教代會工作中,應擔當起組織者、引導者、服務者和維護者的角色。
隨著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的勝利召開,中國進入依法治國、依法治校、依法治會的新時代。新形勢對高校教代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教代會制度建設,保障教代會各項職權的落實,積極探索推進教代會工作的有效途徑,從而促進學校的民主政治建設,推動現(xiàn)代大學制度下的高等學校各項事業(yè)更快、更好地發(fā)展。
[1]推進高校教代會工作的九大有效途徑,北京建筑大學工會辦公室
[2]高校教代會建設與現(xiàn)代大學制度,許昌學院,孫海
[3]我國高校教代會建設研究,姚慧,西南大學,2013
[4]高校教代會制度建設的問題和建議,陳建鋒,《山東工會論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