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穎,張文麗,張文娟,韓云生,任東波
(1.山西省農業(yè)廳后勤服務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2.聞喜縣農業(yè)委員會,山西 運城 043800)
聞喜縣水地小麥新品種展示示范初析
張 穎1,張文麗2,張文娟2,韓云生2,任東波2
(1.山西省農業(yè)廳后勤服務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2.聞喜縣農業(yè)委員會,山西 運城 043800)
通過品種展示示范,篩選出適合聞喜縣種植的優(yōu)質高產小麥新品種,以提高單產、增加總產、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為發(fā)展該縣小麥生產儲備新的力量。
水地小麥;新品種;展示;分析
聞喜縣是一個農業(yè)大縣,也是產糧大縣。全縣糧食播種面積6萬余hm2,產量約2億kg,先后多次獲得“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的榮譽稱號,其中小麥種植面積60%以上。為全面提升聞喜縣小麥綜合生產能力,探索出適宜本地生產條件的優(yōu)質高產小麥新品種,進行了水地小麥新品種展示示范。
1.1 目的
通過該展示示范,篩選出適合聞喜縣種植的優(yōu)質高產新品種,為全縣小麥綠色、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2 地點
聞喜縣后宮鄉(xiāng)上院村,地塊面積0.67 hm2,屬于中高產田,小麥平均產量450 kg/667 m2。
1.3 設計
選用良星99(A)、邯麥13(B)、山農22(C)、石麥22(D)、晉麥94(E)5個品種進行集中展示,隨機排列,不設重復。
展示示范田前茬春玉米,采用寬窄行探墑溝播種植方式,播種量15 kg/667 m2,10月6日播種,播種時每667 m2在施精制有機肥100 kg的基礎上,再施復合肥75 kg。
田間管理措施:3月5日返青起身期進行澆水,3月12日起身拔節(jié)期噴施苯磺隆除草劑化除,灌漿期用阿維·噠螨靈+氰戊·辛硫磷+硫磺·三唑酮+腐殖酸水溶肥料噴霧,防病蟲、防干熱風、防早衰,6月14日機械收獲。
1.4 氣候特點
據(jù)統(tǒng)計,小麥全生育期(2014年10月6日—2015年6月14日)0℃積溫2 253.4℃,比上年的2 268.6℃減少15.2℃,比常年的2 008.8℃多244.6℃,平均氣溫8.9℃,溫度適宜;降水155.1 mm,比常年的178.3 mm少23.2 mm,越冬前降雨43.8 mm,促進了小麥分蘗盤根、培育壯苗。起身、拔節(jié)期降雨53.7 mm,便于多成穗、成大穗。光照1 427.5 h,比常年的1 502.9 h少75.4 h,小麥生長階段全生育期光照條件有利于其生長發(fā)育。從溫度、降水、光照整體情況來看,有利于小麥生長。
2.1 展示示范品種特征特性分析
良星99、邯麥13、山農22、石麥22、晉麥94基本苗依次為16.4萬/667 m2、22.1萬/667 m2、24.8萬/667 m2、19.5萬/667 m2、22.9萬/667 m2,幼苗均為半匍匐,邯麥13分蘗力中等,其余品種分蘗力較強。所有品種旗葉上舉、穗呈紡錘形、未發(fā)生倒伏現(xiàn)象。4月13—14日起身拔節(jié)時遭遇-0.6℃的低溫,地溫降至-2.7℃,除良星99小穗出現(xiàn)受凍現(xiàn)象,其余均未發(fā)現(xiàn)受凍現(xiàn)象。
2.2 產量因素分析
各個品種的產量排序依次是邯麥13、山農22、良星99、石麥22、晉麥94。其中,邯麥13產量最高,達到了565.3 kg/667 m2,比最低產量晉麥94高81.1 kg/667 m2,增幅16.7%,其主要是千粒重最高,為45.9 g,比最低的千粒重石麥22高8 g;山農22產量534.3 kg/667 m2,比晉麥94高50.1 kg/667 m2,增幅10.3%,其穗數(shù)較高,為48.2萬穗/667m2,比最低的良星99多11.2萬穗/667m2;良星 99產量 531.2 kg/667 m2,比晉麥 94高47 kg/667 m2,增幅9.7%,其穗粒數(shù)最高,為40.9粒,比最低的穗粒數(shù)邯麥13高12粒;石麥22產量488.7 kg/667 m2,僅比晉麥94高4.5 kg/667 m2,二者基本持平。
5個參試品種在聞喜縣均能正常成熟,完成生育期,也不會對后茬作物玉米種植產生影響。在播期、播量、肥力及管理同等條件下,邯麥13、山農22、良星99產量較高、表現(xiàn)較好,可以在本縣進行大面積推廣。由于該試驗初次進行,未設重復,所得數(shù)據(jù)有一定的偏差,亟待以后繼續(xù)試驗驗證。
1005-2690(2016)10-00126-01
:S512.1
:B
2016-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