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紹飛
(云南省麗江市永勝縣三川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674208)
淺談驢、馬、騾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
馬紹飛
(云南省麗江市永勝縣三川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674208)
騾子是馬和驢交配產下的后代,分為驢騾和馬騾。公驢可以和母馬交配,生下的叫 “馬騾”,如果是公馬和母驢交配,生下的叫 “驢騾”,馬騾個大,具有驢的負重能力和抵抗能力,有馬的靈活性和奔跑能力,是非常好的役畜,但不能生育。驢騾個小,一般不如馬騾好,但有時能生育。3者之間雖有親密的聯系,但也有明顯的區(qū)別,本文就驢、馬、騾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作詳細闡述,以供大家參考。
驢;馬;騾;馬騾;驢騾;動物繁殖;遺傳育種;聯系與區(qū)別
(1)驢其實和馬一點兒關系也沒有,在生物學上沒有直接聯系,只是長的像馬,耳朵和臉都較長,驢多為灰褐色,不威武雄壯,頭大耳長,胸部稍窄,四肢瘦弱,軀干較短,因而體高和身長大體相等,呈正方形,頸項皮薄,蹄小堅實,體質健壯,抵抗能力很強,驢很結實,耐粗放,不易生病,并有性情溫馴,刻苦耐勞,聽從使役等優(yōu)點。
(2)騾子分為馬騾和驢騾,由公驢和母馬所生又稱為馬騾,反過來則稱為驢騾。馬騾力大無比,是馬和驢遠遠不可相及的,而驢騾則善于奔跑,也是驢所無法比擬的。騾子對于人類而言,是有很大貢獻的。在某些邊遠山區(qū)特別是交通不發(fā)達的地區(qū),騾子更是大顯身手,其吃苦耐勞,默默無聞,從古至今,騾子一直是憨厚老實的代名詞。然而,騾子也有缺點,其自身不能繁殖,還有就是脾氣太犟不太聽話,就為這一生免不了要遭受皮肉之苦。如何把其培育成既能吃苦耐勞,又聽話好使的騾子,各代人也費盡了心血,還必須不停的將馬和驢雜交。如何將騾子的優(yōu)良性能一代一代的流傳下來,并且讓其能夠好好的為人民服務,這也是目前很重要的研究課題。
(3)驢、馬、騾這3種動物從人類的倫理觀念上來說可是夠親的,公馬與母驢的愛情結晶就是騾子,對騾子而言,馬是爹,驢就是媽,于是呢,咱們老祖宗在造馬、驢、騾這3個字的時候,就把自己的倫理觀念充分的表現了出來。
(1)耳朵:馬的耳朵最小,其次是騾子,驢的耳朵最長了。
(2)尾巴:馬的最長而且濃密,其次是騾子,最后是驢子。站著來看的話,馬的前半身比后半身稍微高一點,騾子前后基本上一樣高。馬的脖子上鬃毛比較長,騾子的很短,一般是豎起來的。
(3)個頭:驢子的個頭最小,尾巴細,最好辨認。馬的個頭居中,耳朵小,頸部毛長。騾子的個頭最大,耳朵也大,臉部像驢,尾巴像馬。
(1)尾:馬尾過膝,騾子否,驢尾雖也到膝,但是要小好多。
(2)耳:馬耳長約男人的手一扎,騾子的比馬的長,驢的比騾子的長。
(3)鬃:馬鬃很長,墻頭草般倒向一邊,騾子亦倒但是要短許多,驢的很短且不倒。
(4)色:驢為黑色或灰色,馬和騾子很少有此色。
(5)唇:驢嘴唇為白色 (大都還有白眼圈),馬和騾子否。
(6)生育:馬和驢均可生育,并且兩者交配生育騾子,但是騾子卻沒有生育能力。
(7)個頭:馬高大,驢小,騾子介于兩者之間。
(8)稟性:馬較溫順,驢暴躁(驢脾氣),騾子介于其間,馬和騾子均可騎,驢是不讓人騎的;老馬識途,往往不用馴化即可放開韁繩,自己回家,特別是趕馬車時,車夫可睡于車上,一覺醒來,馬已到家。驢的韁繩是不敢有半點放松,其會撒腿就跑,騾子介于其間。
(9)發(fā)聲:馬和騾子只會打響鼻,驢卻要啊啊啊叫個不停。
總之,馬屬于哺乳綱—奇蹄目—馬科—馬屬。驢屬于哺乳綱—奇蹄目—驢屬。驢和馬互相繁殖產生的后代就是騾。但生物學上一般雜交動物是不分類的,所以在馬科里并沒有一個騾屬。馬和驢都屬于馬科動物,但不是一個屬的。這個親緣關系是很近的,近到什么程度呢,近到可以互相繁殖。一般來說一個科的動物理論上是可以互相繁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