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腎下垂辨治驗案2則

      2016-01-27 14:05:28張光榮
      中醫(yī)藥通報 2016年2期
      關(guān)鍵詞:升麻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肝郁

      ●蔣 妤 張光榮

      腎下垂辨治驗案2則

      ●蔣 妤 張光榮▲

      腎下垂的治療需辨清寒熱虛實,在辨證論治的基礎(chǔ)上施治,不能單單以中氣不足概之。

      腎下垂 辨證論治 驗案

      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正常腎位置是腎門對著第1、2腰椎橫突,右側(cè)略低于左側(cè)。立位時腎可下降2~5cm,約相當于一個椎體,超過此范圍者,稱為腎下垂。腎下垂多見于20~40歲瘦高體型的女性。腰痛是主要癥狀,呈鈍痛或牽扯痛,久坐、久站或行走時加劇,平臥后消失。西醫(yī)治療腎下垂,癥狀較輕者采取加強腹肌鍛煉、增加營養(yǎng)、使用腎托等方法;癥狀較重者考慮實行腎懸吊固定術(shù),但決定手術(shù)應慎重[1]。

      根據(jù)臨床癥狀表現(xiàn),中醫(yī)認為腎下垂屬于“腰痛”、“血尿”、“內(nèi)臟下陷”等范疇。多數(shù)學者認為腎下垂屬中氣下陷所致,治療上以補中益氣為主。但是導致腎下垂的病因、病機多樣,不可一概以“中氣下陷”論之,需辨證論治,方可取效。有研究顯示,口服補中益氣湯4周后腎下垂各種伴隨癥狀的改善情況:顯效4例(7.5%),有效19 例(35.8%),微效 12 例 (22.6%),總有效35例(66.0%),無效12 例(22.6%),不明原因的惡化3例(5.3%),服藥中 4 例(7.5%)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上腹部不適、呃逆、心下痛及發(fā)熱感,這些反應均在停止服藥后消失[2]。

      張光榮教授在辨證論治的基礎(chǔ)上用不同的治法治療腎下垂,并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為此特舉驗案2則以供大家參考。

      1 驗案舉隅

      1.1 肝郁氣滯,濕熱下注,不得升舉案 朱某,男,22歲,2015年2月17日就診。主訴:腰痛、脅下痛3個月余?;颊哐刻弁?,稍有墜脹感,勞累后加重,晨起不痛,下午及晚間較明顯;兩脅下疼痛,壓之微微痛,心情欠佳時加重;四肢感乏力,無明顯氣短;口略苦、略干;食欲差,進食后胃脘脹,無明顯噯氣;大便成條,尚暢;晨尿淡黃色,小便次數(shù)如常,飲水后略頻,無夜尿;汗出不徹小腿;陰囊略潮,足部無瘙癢、脫皮,睡眠尚可。既往有腎小球腎炎病史。望診:形體瘦長。體格檢查:腹部觸診腎臟下垂。脈診:脈浮弦;右寸偏沉,關(guān)旺;左略不受按。舌象:舌質(zhì)淡,邊有齒痕,邊略紅,苔薄微黃。輔助檢查:腹部立臥位對比彩超提示:右腎下垂;左腎、雙輸尿管、膀胱、前列腺未見明顯異常。西醫(yī)診斷:腎下垂。中醫(yī)診斷:腰痛。證候結(jié)論:肝郁氣滯,氣虛兼有濕熱。擬四逆散合四君子湯加減。藥用:柴胡8g,白芍6g,炒枳殼8g,炙甘草6g,郁金10g,茯苓6g,黨參10g,白術(shù)6g,升麻6g,黃芪12g,桑寄生20g,黃柏6g,獨活10g,薏苡仁15g。7劑,水煎沸40分鐘,1日1劑,1日2次,飯后溫服。護理宜忌:宜少食多餐,可進食葷菜菜湯,盡量坐臥,應加強腹肌鍛煉;忌辛辣及長期站立。7劑后患者腰痛、脅痛、胃脘脹較前減輕,繼續(xù)四逆散合四君子湯加減治療5周,復查腹部立臥位彩超示:雙腎、雙側(cè)輸尿管、膀胱、前列腺未見明顯異常。

      按 《四圣心源》云:“土之所以升降失職者,木刑之也。木生于水而長于土,土氣沖和,則肝隨脾升,膽隨胃降,木榮而不郁。土弱而不能達木,則木氣塞,肝病下陷而膽病上逆?!盵3]患者脅痛、心情欠佳時加重,口苦,考慮為肝氣郁滯夾有濕熱;濕熱下注出現(xiàn)陰囊潮濕、汗出不徹;肝主疏泄,肝氣條達則脾胃升降有司,肝郁氣滯則脾胃之氣不能正常運行出現(xiàn)食欲欠佳、食后飽脹、乏力等臨床表現(xiàn);肝郁氣滯,濕熱下注,脾氣虧虛,不得升舉,導致腎臟下垂。方用四逆散疏肝理氣,柴胡味薄氣升為陽,主陽氣下陷,能引清氣上行[4],與升麻共奏升提之功;四君子湯健脾益氣,則肝木不可犯;黃柏、薏苡仁清利下焦?jié)駸?;獨活、桑寄生補肝腎、祛風濕。諸藥同用,收滿意療效。

      1.2 腎陽虧虛,寒痹筋骨,氣機不升案 毛某,女,45歲,2014年11月26日就診。主訴:背部寒11月余。2010年因失眠到醫(yī)院診治,發(fā)現(xiàn)右腎下垂,間斷服中藥2年余(具體不詳),服藥期間睡眠稍改善,身體逐漸消瘦,體重下降約10余斤,畏寒。今年1月份出現(xiàn)背部寒,下肢沉重?,F(xiàn)癥:后背寒,寒則全身關(guān)節(jié)痛,做背部拉伸運動可稍緩解;四肢冷,沉重,下肢麻,關(guān)節(jié)冷痛,陰雨天加重,無下肢水腫;活動易疲乏;背部易汗出,汗出涼甚;下肢汗出少;多食易腹脹;口干,喜溫飲;牙齒軟;無夜寐流涎;無明顯心慌;蹲起無頭暈、眼黑;記憶力可;睡眠可,無盜汗;大便干結(jié),服潤腸藥物每日解大便1次,不服藥2~3天1次;小便色白,晨尿偏黃,無灼熱感,夜尿3次。月經(jīng)史:今年3月已絕經(jīng)。婚育史:30歲結(jié)婚,孕1產(chǎn)1。家族史:父親高血壓病史。脈診:脈弦,沉取稍不受按。舌象:舌質(zhì)淡紅,苔白略厚。望診:形體消瘦(身高155cm,體重35kg)。西醫(yī)診斷:腎下垂;便秘。證候結(jié)論:腎陽不足,陰寒內(nèi)結(jié),兼有郁熱。處方:熟地12g,山藥12g,山茱萸30g,茯苓10g,牡丹皮9g,澤瀉6g,桂枝10g,炮附子15g(先煎30分鐘),金櫻子15g,益智仁15g,焦神曲10g,黨參15g,升麻6g,黃柏6g。7劑,水煎沸40分鐘,1日1劑,1日2次,飯后溫服。護理宜忌:宜少食多餐,盡量坐臥,注意休息,注意保暖,適當鍛煉腹肌,如仰臥起坐等;忌穿高跟鞋及長期站立。服藥后后背寒、關(guān)節(jié)痛較前緩解,大便日一行,成形。繼用金匱腎氣丸加減治療6診后,諸證平。半年后回訪未見復發(fā)。

      按 《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寒收引,皆屬于腎?!盵5]腎為寒水之臟,腎陽虧虛,陰寒內(nèi)盛,不能溫煦則寒痹筋骨,氣機不升,故患者背寒、四肢冷、全身關(guān)節(jié)痛;寒為陰邪,故遇陰雨天加重?!鹅`樞·壽夭剛?cè)崞吩弧谩安≡陉幷撸槐浴瓱o形而痛者,陰之類也……急治其陰,無攻其陽?!盵6]治療上以金匱腎氣丸溫煦腎陽;金櫻固精秘氣;益智仁澀精固氣;焦神曲、黨參健脾消導以助后天之本;升麻升提氣機;黃柏清內(nèi)熱。諸藥同用,效果滿意。

      2 小結(jié)

      腎下垂除有腰痛、血尿等主要臨床表現(xiàn)外,臨床還常見尿頻、尿急等泌尿系癥狀;腹脹、惡心、嘔吐等消化系統(tǒng)癥狀;失眠、心悸等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臨證時要仔細觀察,以免誤診漏診。治療時要辨清寒熱虛實,方得良效。

      [1]陳孝平,汪建平.外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699.

      [2]李春梅.補中益氣湯對腎下垂的臨床效果[J].國外醫(yī)學(中醫(yī)中藥分冊),1994,(05):37-38.

      [3](清)黃元御著.孫洽熙校注.四圣心源[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9.

      [4](清)汪 昂.本草備要[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40.

      [5]田代華整理.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88.

      [6]田代華整理.靈樞經(jīng)[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20.

      江西中醫(yī)藥大學(330006)

      ▲通訊作者 張光榮,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1.腎臟病、胃腸及部分其它疑難病的臨床研究;2.傷寒理論與臨床研究。E-mail:zhgr321@163.com

      猜你喜歡
      升麻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肝郁
      升麻的品種考證
      中成藥(2022年7期)2022-12-02 13:12:42
      從肝郁論治失眠
      唐喜玉治療肝郁脾虛型泄瀉經(jīng)驗總結(jié)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升麻之思辨及臨床應用?
      升麻蜜制工藝的優(yōu)化
      中成藥(2019年12期)2020-01-04 02:02:56
      滋腎解郁湯治療肝郁型陽痿41例
      铜山县| 新野县| 太保市| 丰顺县| 黎川县| 旬邑县| 延边| 东台市| 玉田县| 比如县| 苍山县| 高尔夫| 电白县| 门头沟区| 宁阳县| 印江| 邵阳市| 澄江县| 原阳县| 扶沟县| 辽宁省| 汉寿县| 荆门市| 龙陵县| 舟曲县| 万荣县| 富锦市| 兴国县| 明溪县| 延津县| 岫岩| 郸城县| 沈阳市| 安福县| 墨江| 九龙坡区| 东兴市| 丹寨县| 从江县| 二连浩特市| 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