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麗[華北科技學(xué)院, 北京 101601]
《金粉世家》與《紅樓夢》人物形象異同新探
⊙張艷麗[華北科技學(xué)院, 北京101601]
《金粉世家》與《紅樓夢》的關(guān)系已有專家做過研究,但鮮有人對二者人物形象的相似性作系統(tǒng)考察與比較分析。這篇論文把兩部作品中具有相似性的人物形象分為封建家長、紈绔子弟及女性形象三類。通過對此三類人物形象異同的比較研究,探析《金粉世家》對《紅樓夢》的模仿及二者的區(qū)別,并挖掘其區(qū)別產(chǎn)生的根源,進而客觀評估《金粉世家》的思想特色及局限性。
《金粉世家》《紅樓夢》 人物形象
《金粉世家》對《紅樓夢》的模仿已被大家熟知,張伍在《我的父親張恨水》中寫道:“如果說《春明外史》讓父親在文學(xué)殿堂初露頭角,《金粉世家》則讓他牢牢坐在了殿堂里的金交椅上?!督鸱凼兰摇窂?927年2月開始在《世界日報》連載,持續(xù)五年之久。這部小說再次引起轟動,一時間洛陽紙貴,出現(xiàn)了許多《金粉世家》迷。有人評價這部小說是‘民國《紅樓夢》’?!雹俨粌H時人如此評論,就連張恨水本人也承認。張恨水在《金粉世家》序言中說:“有人曰:此頗似取經(jīng)《紅樓夢》,可曰《新紅樓夢》。吾曰:唯唯?!雹诎耸嗄赀^去了,其間已有很多文學(xué)研究者探究過《金粉世家》與《紅樓夢》的關(guān)系,其中不乏溢美之詞,也有很多客觀中肯的評價。究竟《金粉世家》在哪些層面上模仿了《紅樓夢》,如何客觀評價這一模仿呢?本論文從人物形象入手,考察《金粉世家》對《紅樓夢》的模仿痕跡,并對兩部作品中相似的幾類人物形象進行比較分析,進而探究《金粉世家》與《紅樓夢》的異同點。
《紅樓夢》首要的一個封建家長是賈母。不同于《孔雀東南飛》《西廂記》等傳統(tǒng)文學(xué)作品中封建家長的專橫與冷酷,賈母是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她雖擁有賈府最高的權(quán)位,但對孫子、孫女們卻疼愛有加,對下人也比較寬厚,即使對窮親戚劉姥姥也是異常和藹;雖精明干練,心如明鏡,但整日逗笑取樂,頤養(yǎng)天年,奉行貴族階級的享樂主義。在兒孫婚配方面,賈母不乏開明的思想,第二十九回張道士給寶玉提親時,她說:“不管他根基富貴,只要模樣配得上,就來告訴我。就是那家子窮,也不過幫他幾兩銀子就完了?!雹墼诋?dāng)時門第觀念相當(dāng)嚴重的社會,作為一個名門望族的老太太,賈母能有這種主張實屬不易。表面上看起來,賈家子弟的婚姻除了王夫人、王熙鳳娘家比較顯赫,李紈娘家也還說得過去,賈赦、賈珍等人的正室夫人(續(xù)弦)均是尋常甚至落魄人家:邢夫人的弟弟一家生活不下去了來投奔她,侄女邢岫煙連個冬天穿的皮襖都沒有;尤氏的娘家更是不堪,自己父親續(xù)弦還帶了兩個“拖油瓶”。莫說在當(dāng)時正統(tǒng)社會,即便在二百多年后的今天,一般家庭的人也不屑找這樣的老婆。由此可見,賈母對門第的要求也并不甚嚴格。然而,這只是表面上的。在對兒孫的情感關(guān)懷上,賈母卻表現(xiàn)出異常的冷漠。為謀求靠山,讓大孫女入宮,元春曾埋怨道:“當(dāng)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④可見元春雖貴為皇妃,卻難與家人相見,普通百姓的幸福對她來講也是可望而不可即。黛玉與寶玉的感情,賈母自是心知肚明,卻依然為家族利益考慮,使用調(diào)包計棒打鴛鴦,以致黛玉含恨而終。迎春被嫁給中山狼,探春被遠嫁,雖都是其父擇婿,但賈母也并無反對。由此看來,賈母只是表面上的開明,其后卻深藏著功利心。她雖不在乎婚姻門第,卻并非因此而關(guān)注兒孫情感需要,其眼目所及,不過是家族利益與自身地位;為此考慮,兒女私情在賈母眼中就算不得什么了。由此,曹雪芹在不動聲色中寫出了賈母作為一個封建家長的衛(wèi)道與自私,而這一切卻又顯得非常合情合理。于無情處似有情,于虛偽處似真誠,這就是曹公的高明之處。
與賈母相似的人物便是《金粉世家》中的金太太,作為一國總理之夫人,她和賈母一樣也沒什么架子,對兒女寬容到縱容,對窮親戚清秋的母親也很和氣。她在對待子女婚姻的態(tài)度上與賈母也很相似,鳳舉和佩芳雖是門當(dāng)戶對,但也是自由戀愛;燕西和冷清秋奉子成婚,盡管清秋是平民女子,和金太太一說就通了。小說第四十五回中,她發(fā)出過和賈母相似的議論,“我就不主張兒女婚姻,要論什么門第,只要孩子好,哪怕她家里窮得沒飯吃呢,那也沒有關(guān)系。我們是娶人家孩子,不是娶人門第?!雹菘雌饋?,她的開明思想較賈母表現(xiàn)得更徹底,她認同男女戀愛自由,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民主思想。賈母雖表面上不在乎門第,實則很看重門第,對于出身平民的邢夫人、尤氏也很瞧不起;而金太太不僅沒有瞧不起清秋的娘家,反而對清秋比對其他兒媳婦更好一點,對冷太太也更熱情。然而,實質(zhì)上她骨子里還是封建正統(tǒng)的,她的三個兒媳娘家卻都是與金家門第相當(dāng)?shù)墓倩轮遥患幢闱迩锖笃谠庥瞿敲幢瘧K,她依然對其苛刻指責(zé),儼然一個“惡婆婆”,顯示出其骨子里對平民出身的冷清秋的不屑。從這個角度上說,作為封建家長,金太太與賈母是很相似的。只是賈母的“惡”比較隱藏,而金太太的“惡”比較外露而已。在對金太太的塑造上,張恨水刻畫得過于直露,使人物形象稍顯單薄,不如賈母這個人物形象豐滿。
賈政是儒家傳統(tǒng)思想的化身,他自幼好讀書,為人端方正直,謙恭厚道,甚至有些迂腐,是個正統(tǒng)思想中標準的“君子”。他孝順賈母,也想嚴厲管教子女,卻難討賈母喜歡,也難教育好“逆子”寶玉;他想做個好官,卻又不諳世情,受人蒙騙,弄得聲名狼藉??傊?,他是一個剛正卻又悲劇性的人物,是正統(tǒng)思想的捍衛(wèi)者也是受害者?!督鸱凼兰摇分械慕疸屌c賈政一樣,也素有謙謙君子之風(fēng),只是他出過國,接受過新思想,所以有很多開明的思想。他在家宴上主張解放奴仆;看到兒子和平民女子戀愛,不僅不嫌棄門第,還擔(dān)心自己兒子配不上人家的女子;這些都是民主思想的體現(xiàn)。然而,他也納妾,雖然已有兩個小妾,且翠姨年輕又漂亮,他還想接受別人送給他的一個小妾。他和賈政一樣,也想管教好自己的孩子,但終因太太的溺愛而失敗。與賈政不同的是,他的官做得很穩(wěn),且關(guān)系網(wǎng)四通八達,不需要攀姻親做“靠山”,他足以養(yǎng)活整個大家族。在他身上,我們看不到賈政的悲劇性,除了最后腦溢血去世之外,他的一生算是平順而輝煌的。在這個人物形象身上,作者更多的是褒揚其中西合璧的思想,贊嘆其功業(yè)卓著,即使有納妾之類的風(fēng)流韻事,也只是點綴而已,雖然也反映了他的腐敗及虛偽性,但較之曹雪芹在賈政身上流露的批判性太顯薄弱。
金燕西有一些賈寶玉的影子,他和寶玉一樣主張自由平等,對待下人也和寶玉一樣和藹可親。小憐把佩芳的外國香水打破了,他主動拿出自己的替她補上;丫鬟們在他面前自由得很,不僅可以隨意說笑,甚至阿囡給情人寫信也找他代筆;丫鬟們偷偷在他那里打牌、吃飯,頗有寶玉當(dāng)年邀眾人在他房中喝酒行令的風(fēng)格;更重要的是,他和寶玉一樣追求自由平等的戀愛,“婚姻自由,他們是不能過問的。只要你不嫌棄我……愛情的結(jié)合,只要純正,就是有壓力來干涉,也要冒萬死去反抗……”⑥這和寶玉向黛玉訴衷腸有異曲同工之妙。《紅樓夢》第三十二回,寶玉迷糊中道:“我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飰衾镆餐涣四?!”⑦金燕西說的都是大白話,寶玉的訴說更富有詩意,但二人對戀愛追求的心情很相似。然而,這并不表明金燕西就是賈寶玉一樣的人物形象。曹雪芹用“意淫”兩字來概括寶玉的性格特點,“意淫”是與“濫淫”相對立的概念,二者實質(zhì)就是情與欲的對立。“情”的前提是將女子看作與男子平等的人,必須充分尊重女性的人格,而“欲”則僅將女子當(dāng)作尋歡作樂和傳宗接代的工具?!耙庖闭f要求男女平等,個性自由,充溢著爭取個性解放的人道觀念和人權(quán)思想。寶玉在心底里深深敬重黛玉,兩人相愛是發(fā)自心底的真心愛慕,從黛玉初進賈府的一見如故到長期青梅竹馬的生活,從意氣相投到心心相印,根本沒有帶上任何世俗的偏見,什么門當(dāng)戶對、政治前途,全然不顧,沒有任何世俗社會的功利主義的東西。因此,寶玉對黛玉的愛情是深厚而長久的,雖然有“一見鐘情”的因素,但二人主要還是從小耳鬢廝磨培養(yǎng)起來的情感,更重要的是,二人思想是共同的,是知己般的相通,它開創(chuàng)了以往小說中所沒有的以相知為基礎(chǔ)的婚戀觀。寶玉也喜歡史湘云、薛寶釵,甚至還曾和襲人偷試過“云雨情”,但是,黛玉對他而言是無人可替代的,是獨一無二的“這一個”,這就使寶黛的愛情具有了現(xiàn)代意識。金燕西則不然。他對清秋僅僅是一見鐘情,并沒有太深的了解,把她娶回家只是覺得她比較適合做妻子而已。“若說交女朋友,自然是交際場中新式的女子好。但是要結(jié)為百年的伴侶,主持家事,又是樸實些的好。若是我把那個女孩子娶了回來,我想她的愛情,一定是純一的,人也是很溫和的,決不像交際場中的女子,不但不能干涉她的行動,她還要干涉你的行動啦。就以姿色論,那種的自然美,比交際場中脂粉堆里跳出來的人,還要好些呢?!雹嗳绻f對清秋追求時說出的話還和寶玉有點相似的話,這段心理描寫和寶玉的感情可就大相徑庭了。從本質(zhì)上看,燕西對清秋的感情算不上愛情,清秋之于他,只是一種理想中擇偶標準的符合而已,及至兩個人真的在一起生活了,才發(fā)現(xiàn)矛盾百出。燕西婚后舊習(xí)不改,捧戲子、交女友、打牌,花錢如流水,直至敗家。他對清秋的感情更是日趨冷淡,甚至在清秋出走后,有人傳言說她回來了,鳳舉主張少對清秋說找她的事情,以免她難為情。燕西道:“為什么少說?這種人給她一點教訓(xùn)也好!”梅麗說:“你這人說話,也太心腸硬著一點吧?我們?yōu)橹鴮に南侣?,才到城外來的。我們原來的目的,不過是要知道人家的死信,如今不但人沒有死,而且還是活跳新鮮地回來著……怎么你倒反是不高興?難道你不樂意她回來嗎?”⑨鳳舉作為一個婆家的大哥都能為清秋著想,金燕西卻對清秋絕情到連梅麗那樣的小孩子都看不下去了,想當(dāng)初金燕西對清秋的“愛”又是多么淺薄、多么脆弱!由此看來,金冷的婚戀實在是一場大誤會,這和寶黛之間相知相愛、至死不渝的愛情實在有著天淵之別。在金燕西這個人物身上,我們看到了張恨水筆下金錢世界的骯臟與罪惡,也看到了貴族子弟是怎樣一步步墮落的。金燕西不僅與寶玉的婚戀觀大相徑庭,其敗家的原因及意義更有本質(zhì)的不同。寶玉是一個封建正統(tǒng)思想的叛逆者,對于賈家的敗落,寶玉是冷漠的。因他知道這個社會已腐朽到不可救藥,“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⑩于是遁入空門,完成其思想上的超越。金燕西則始終是一個繡花枕頭,失去家庭支柱轉(zhuǎn)而依傍白秀珠,失敗后又和邱惜珍結(jié)婚;可以推測,他成為電影演員也是依傍邱惜珍的結(jié)果??傊鹧辔魇且粋€十足的寄生蟲,在金家大廈傾倒之后,便又去尋求女子作為依傍了。因此,金燕西在表面上雖和賈寶玉有很多相似之處,其骨子里二人全然不同。金燕西這個人物形象較之寶玉實在是有天壤之別,金燕西不過是一個世俗的紈绔子弟,他不僅沒有寶玉對女性的尊重、對現(xiàn)世名利的超脫,更沒有寶玉對人生哲學(xué)的深刻體驗,于是作品也就難有深刻的批判性,金燕西這個人物形象也就沒有寶玉那樣劃時代的文學(xué)典型意義了。
除了金燕西外,金家其他三兄弟均是賈珍、賈璉、賈環(huán)、賈蓉之流,都是不務(wù)正業(yè)的寄生蟲,在展現(xiàn)貴族子弟的墮落、大家族的衰敗過程時,張恨水承傳了《紅樓夢》的“好了”哲學(xué)觀,但是,這種哲學(xué)觀卻很不徹底?!督鸱凼兰摇分?,最后除了金燕西因大火燒掉財產(chǎn)而落魄之外(只是相對以前優(yōu)越的生活而顯得落魄而已),其他弟兄姊妹都有著豐厚的家產(chǎn),足以另立門戶。俗語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此話在張恨水那里得到了證實。就是這種對市民讀者“民意”的迎合,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批判力度,也降低了思想深度。
作為小說女主人公,冷清秋有著黛玉的才情與智慧,只是她的性格不太像黛玉,倒有些像寶釵。盡管她有著黛玉的孤芳自賞,但因性情平和溫存,深得金家上下歡喜(除了有私人恩怨的玉芬之外)。即便最后離家出走,卻始終沒有再嫁,也是對封建正統(tǒng)思想中一女不事二夫的遵從。清秋對燕西的愛也是盲目的,她曾自我反思道:“自己是個文學(xué)有根底,常識又很豐富的女子,受著物質(zhì)與虛榮的引誘,就把持不定地嫁了燕西……女子們總要屈服在金錢勢力范圍之下,實在是可恥?!?可見她當(dāng)初對愛情的追求也是受了物質(zhì)與虛榮的蒙蔽而屈服在金錢誘惑之下,與黛玉的目無下塵、清高脫俗大相徑庭。在她身上,我們看不到黛玉的叛逆性,即使有一點自我意識的覺醒,也不夠熱烈,缺乏力度。因此,清秋的反抗非常有限,她的郁郁寡歡孤獨一生的結(jié)局,較之黛玉的香消玉殞缺乏震撼人心的力量,只能落入《鶯鶯傳》的俗套,成為一個始亂終被棄的怨婦,使得這個女主人公形象缺少批判性及時代典型性。
《金粉世家》中的白秀珠比較特別,她既有林薛二人的特點,又不同于二人:她的身份地位均與《紅樓夢》中的薛寶釵相當(dāng),但寶釵的溫和、才氣、大度等優(yōu)點白秀珠均沒有,黛玉那樣的使性子倒是在她身上有所體現(xiàn)。她是個富家小姐,也是個聰明女子,對金燕西的本質(zhì)看得很清,她之所以“奪”回燕西,也只是爭一口氣而已,所以并不珍惜燕西的舊情復(fù)燃。她對玉芬說過:“像金燕西這種人才,沒有什么出息,很容易找得著。不過人家既在我手上奪了去,我一定要現(xiàn)現(xiàn)本領(lǐng),還要在人家手上奪回來?!?如果說清秋是趨向于“舊”的半新半舊女性,白秀珠則是趨向于“新”的半新半舊女性。她美麗而高傲,精明而多疑,現(xiàn)代而傳統(tǒng),崇尚自由戀愛而又十分清楚戀愛對象的本質(zhì)。她不同于邱惜珍之類的“摩登女郎”,也不同于清秋之類的賢妻良母,她喜歡浪漫生活卻懷疑一切男子,大膽追求金燕西而又恪守貞操,渴求得到真愛卻又不相信愛情,她是新舊思想交替的時代背景下產(chǎn)生的特殊女性,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是對古代傳統(tǒng)大家閨秀形象的創(chuàng)新與補充,有著豐厚的社會歷史文化價值。只是由于作者筆力不足,人物勾勒還是有些粗線條,人物形象尚且不夠豐滿。
此外,《金粉世家》中還有其他一些女性和《紅樓夢》中人物有可比較之處:金道之與賈探春同是女兒身,卻絲毫不讓須眉。從道之跟玉芬的爭吵、對金冷二人婚事的大包大攬可以看出探春般的魄力,但她也難逃女子的悲劇命運,身為國務(wù)總理的女兒,對丈夫納妾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尤其是金家衰敗后,她也只能時常來安慰一下母親罷了;和探春一樣,由于是女兒身,對家庭的興衰起不到實質(zhì)性作用,對金冷二人的婚戀悲劇也只能聽之任之。玉芬和王熙鳳都精明強干,喜歡鉤心斗角,工于心計且很會理財:熙鳳用小姐丫鬟們的月錢放高利貸,玉芬用私房錢投資;只是玉芬比熙鳳的才能要差很多,其冷酷與狠心的程度也遜色于王熙鳳。吳佩芳與尤氏在性格上也有相似之處:發(fā)現(xiàn)丈夫不軌之后,不敢正面反抗,只能背地里使壞。尤氏發(fā)現(xiàn)丈夫與兒媳通奸后,更是敢怒不敢言,只能在兒媳的葬禮上裝??;佩芳知道丈夫在外納妾,且把很多貴重東西都放在小公館,雖是口口聲聲喊著要去鬧,也始終沒有付諸行動,且在晚香出逃后說自己原本主張把她接進家來的,以掩飾她反對丈夫納妾的“不賢”。翠姨與趙姨娘,同樣是妾,同樣有反抗意識,因為壓迫更深,趙姨娘的反抗比翠姨更決絕,趙姨娘花私房錢請馬道婆害熙鳳與寶玉,差點將其置于死地,她自己的下場也更是不堪,這樣的悲劇人物更能引人深思;翠姨卻對金家上下都客氣周到,與老大媳婦佩芳關(guān)系最密切,自己的私房錢大都交與佩芳放貸;她最后的卷包私逃雖是不雅,卻也是現(xiàn)代意識的體現(xiàn);作者刻畫這樣一個人物的著力點不是像趙姨娘能引人深思,而是樂在講述一個無情之妾卷逃的故事。同樣是妾,二姨太比三姨太要好很多,二姨太老實穩(wěn)重,真誠善良,溫柔體貼,和《紅樓夢》中的尤二姐有些相似;不同的是,金太太比王熙鳳要好很多,這使二姨太不僅可以舒坦過日子,晚年境況也不壞;較之尤二姐之死,《金粉世家》中二姨太的處境對一夫多妻制的抨擊力要小很多。小憐與鴛鴦同樣是丫鬟,都不愿做主人的妾,也不愿任主人隨意配小廝,小憐反抗成功,當(dāng)上了富家太太;可惜鴛鴦沒有小憐的外交機會,無緣也無心遇到意中人,最后對賈赦的以死抵抗讓人觸目驚心,卻也讓人扼腕嘆息!阿囡和司棋都是自由戀愛,但阿囡比司棋的環(huán)境更民主,她可以找燕西代為寫信,司棋則只能撞墻自殺以示自己的決絕反抗,其悲劇性結(jié)局的震撼力是自不待言的。
就女性形象而言,曹雪芹乃是用一種現(xiàn)實主義的筆法刻畫自己理想中的女性,故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韙寫出石破天驚之語:“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可以說,《紅樓夢》中人只有在作者心中、夢中才會存在,那清澈、透明、水做的絲毫不染人間世俗塵埃的女子是具有夢幻色彩的;不同于《紅樓夢》對作家夢想的表達,《金粉世家》則是用一種寫實的筆法刻畫現(xiàn)實版的女性。誠如張恨水說,“在《金粉世家》時代(假如有的話),那些男女,除了吃喝穿逛之外,你說他會具有現(xiàn)在青年的意思,那是不可想象的?!?這種寫實性決定了《金粉世家》中的女性形象是現(xiàn)實的,而非夢幻的。一個現(xiàn)實,一個夢幻,這是二者的本質(zhì)區(qū)別。
為何《金粉世家》遠遠沒有《紅樓夢》中的人物形象光彩照人?除作家才力、社會時代背景制約之外,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創(chuàng)作觀的不同。曹雪芹以不尋常之十年辛苦創(chuàng)作《紅樓夢》,從未想過要拿小說來賺錢,也未曾考慮讀者是否歡迎。曹雪芹說《紅樓夢》及其中的女子們“雖不敢說強似前代書中所有之人,但事跡原委,亦可以消愁破悶,也有幾首歪詩熟話,可以噴飯供酒?!?這種文人自娛的心態(tài)使《紅樓夢》的創(chuàng)作能夠直面作家內(nèi)心,抒發(fā)作家理想中的情懷,塑造其心目中的人物形象以“言志”。而張恨水寫小說是要以此養(yǎng)家糊口的。寫完《春明外史》之后,他曾坦言:“我的全家,那時都到了北京,我的生活負擔(dān)很重;老實說,寫稿子完全為的是圖利。”?《金粉世家》正創(chuàng)作于這一時期。既然著書乃為稻粱謀,那就必須考慮讀者的需要了?!督鸱凼兰摇范际且慌鯓拥淖x者呢?張恨水回憶說:“當(dāng)時小說在報上發(fā)表的時候,許多富貴之家的人,尤其婦女,都拿去看看……書里的故事輕松,熱鬧,傷感,使社會上的小市民層看了之后,頗感到親近有味……它始終在那生活穩(wěn)定的人家,為男女老少所傳看。有少年人看,也有老年人看。”?張恨水的好友張友鸞在回憶《金粉世家》的影響時也說道:“對于故事情節(jié)更為濃厚的,卻是那些具有一般文化水平的婦女們,包括老太太群在內(nèi)?!?由此可見,《金粉世家》的讀者群主要是一批有錢有閑的小姐、夫人、太太們,她們閱讀小說的首要目的是消磨時間,并期望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心理的滿足與快感。有論者指出,“就社會一般情形而言,人們將目光投向文學(xué),往往為了休息,為了娛樂,為了宣泄,甚至為了再現(xiàn)虛幻的夢想,所以有更多的金庸迷、瓊瑤迷,而置莎士比亞、托爾斯泰不聞不問?!?尤其在消解崇高的市民文化中,“消遣”成為基本的價值取向。曾有學(xué)者歸納通俗小說的讀者心理為:“好奇心、窺隱癖、破壞欲、匱乏感?!?20)其中“好奇心、窺隱癖及匱乏感”均符合這類讀者。這類讀者們大都生活在小康之家,不需為謀生費心思,但“小資”的浪漫理想與枯燥現(xiàn)實的不合拍又造成其精神的極度匱乏。夏征農(nóng)先生說:“在大動亂的時代內(nèi),在從某一社會到另一社會的過渡期內(nèi),小有產(chǎn)市民層常是一方面追尋那紙醉金迷的高級生活,另一方面卻在妒恨當(dāng)前萬惡社會。在《啼笑因緣》內(nèi),對于這種群眾心理,卻恰巧投射了一副興奮劑。”(21)這類讀者比較喜歡關(guān)注奇聞逸事,也喜歡聽?wèi)蛺簱P善的故事,主要帶著求新求異的心理及消遣心理讀小說,注重小說的新奇性、娛樂性。這就使《金粉世家》注重故事情節(jié)的輕松、熱鬧,而忽略對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張恨水自己也曾說過:“有人說,《金粉世家》是當(dāng)時的《紅樓夢》,這自是估價太高。我也沒有那樣狂妄,去擬這不朽之作。而取徑也各有不同,《紅樓夢》雖和許多人作傳,而作者的重點,卻是在幾個主角。而我寫《金粉世家》,卻是把重點放在這個家上,主角只是作個全文貫穿的人物而已?!?22)這也許是《金粉世家》遠不及《紅樓夢》人物形象之豐滿深刻的主要原因吧。
通過以上對兩部作品相似人物形象的比較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金粉世家》在著力模仿《紅樓夢》,但其手筆遠遠比不上《紅樓夢》的深邃與獨到。誠然,無論是人物性格的豐富性,還是人物形象內(nèi)涵所承載的社會歷史的深廣度,《紅樓夢》都遠非
《金粉世家》所能比。但是,《金粉世家》畢竟比一般的“紅樓續(xù)”書們要好很多。誠如吳家榮所言,“《金粉世家》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最早也是較好的一部具有《紅樓夢》創(chuàng)作意識的家族歷史小說”這一評價是中肯的。(23)張恨水創(chuàng)作這部小說的目的也是力圖再現(xiàn)當(dāng)時黑暗的社會,只是知識閱歷及筆力的不足,再加上讀者需求的限制,使他難以和曹公媲美,但能有這樣的“紅樓意識”已是難能可貴。更何況,他已經(jīng)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dāng)時社會的黑暗腐朽,在白秀珠、邱惜珍等人物的塑造上,也為我們描摹了20世紀30年代新女性形象,傳達了五四時代氣息,這使其與《紅樓夢》具有了不同的思想特色。
①張伍、李菁:《情到深處人孤獨——我的父親張恨水》,《文史博覽》2009年第6期。
②⑥⑧⑨??張恨水:《金粉世家》,長江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第1頁,第80頁,第19頁,第677頁,第579頁,第540頁。
③④⑤⑦⑩??曹雪芹、高鶚:《紅樓夢》,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73年版,第316頁,第185頁,第283頁,第387頁,第58頁,第12頁,第2頁。
???(21)(22)張占國、魏守忠:《張恨水研究資料》,知識產(chǎn)權(quán)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頁,第28頁,第32頁,第258頁,第31頁。
?張友鸞:《章回小說大家張恨水》,《新文學(xué)史料》1982年第1期。
?欒梅健、馬亞中、王堯:《純與雅:文學(xué)廝殺中的對立與溝通》,《當(dāng)代作家評論》1990年第3期。
(20)林耀德、孟樊編:《流行天下——當(dāng)代臺灣通俗文學(xué)論》,時報文化出版企業(yè)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48—50頁。
(23)吳家榮:《論〈紅樓夢〉對〈金粉世家〉的影響》,《〈紅樓夢〉學(xué)刊》1997年第2期。
作者:張艷麗,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博士,華北科技學(xué)院人文社科院中文系講師,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
編輯:張晴E-mail:zqmz0601@163.com
鐵凝研究(二)
本論文為中央高?;究蒲许椖垦芯砍醪匠晒?,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wù)費資助,項目編號:314201 5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