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偉(遼寧省朝陽市第二醫(yī)院,遼寧 朝陽 122000)
小梁切除聯合絲裂霉素C治療青光眼再手術的遠期臨床效果分析
孫宏偉
(遼寧省朝陽市第二醫(yī)院,遼寧 朝陽 122000)
目的 探討小梁切除聯合絲裂霉素C治療青光眼再手術的遠期臨床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需要再手術治療的青光眼患者的臨床資料,并隨機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在不同治療方法治療后的遠期療效。結果 研究組和觀察組的兩組患者術后1周的療效顯著,研究組總有效率100%;對照組總有效率95.8%。兩組患者在術后的近期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對所有患者進行2年后的隨訪發(fā)現,研究組總有效率95.8%,對照組總有效率62.5%,兩組患者在遠期療效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結論 小梁切除聯合絲裂霉素C對治療青光眼再手術的遠期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小梁切除;絲裂霉素C;青光眼再手術
青光眼是由于眼內壓不間斷或持續(xù)升高、視神經萎縮及視野缺損的一種常見的疑難眼病,該病發(fā)病迅速,危害性大,嚴重者會導致失眠。目前,隨著醫(yī)藥學的不斷發(fā)展,藥物及抗青光眼手術的發(fā)展雖然有很大的進步,但是手術的失敗率依然很高。絲裂霉素C(CMCC)作為一種苯醌類抗腫瘤藥物,可以抑制成纖維母細胞增殖,并過濾細胞功能的延長,降低眼壓,有效提升手術治療青光眼的成功率,小梁切除聯合絲裂霉素C也成為目前治療青光眼的主要術式之一。對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采用小梁切除聯合絲裂霉素C治療青光眼行再手術,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現總結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需要再手術治療的青光眼患者的臨床資料,并隨機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4例。其中研究組男10例,女14例,年齡21~65歲,平均年齡(36±2.8)歲,再手術時間距離首次手術時間為1.5~5.6年。開角型青光眼6眼、閉角型青光眼17眼、繼發(fā)青光眼2眼,術前眼壓為18.54~43.26 mm Hg。對照組男11例,女13例,年齡23~62歲,平均(31±4.2)歲,再手術時間距離首次手術時間0.8~5.2年。開角型青光眼5眼、閉角型青光眼19眼、繼發(fā)青光眼1眼,術前眼壓為17.43~40.13 mm Hg。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病情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在顯微鏡下完成手術操作,常規(guī)行球后進行上直肌麻醉。小梁切除按常規(guī)進行,并配置濃度為0.2 g/L的MMC溶液;完成鞏膜瓣后,將配置好的MMC溶液棉片置于鞏膜瓣和結膜瓣下2~3 min后取出,再用100~200 mL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后,將殘留液拭干,作相應部位的虹膜周切,球結膜平鋪以完全敷蓋鞏膜瓣,并固定在角鞏膜緣處。術后在常規(guī)結膜下注射抗炎藥與激素。
1.3 療效評定標準。顯效的評定標準:眼壓<16 mm Hg,視力≥0.3,視盤和視野損害沒有發(fā)生進展;有效的評定標準:眼壓≤21 mm Hg,0.1≤視力≤0.25,不用或僅局部采用抗青光眼藥物,視盤和視野損害沒有發(fā)生進展;無效的評定標準:眼壓失控,藥物無法控制在正常范圍內,手術治療后視力<0.1。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統計學處理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近期療效:研究組和觀察組的兩組患者術后1周的療效顯著,其中研究組24例患者中顯效23例,有效1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對照組中顯效11例,有12效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5.8%。兩組患者在術后1周的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遠期療效:通過對所有患者進行2年后的隨訪發(fā)現,研究組24例患者中顯效21例,有效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5.8%;對照組中顯效6例,有9效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62.5%。兩組患者在術后2年后隨訪發(fā)現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5.8%,而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62.5%,兩組患者療效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青光眼是一種常見的疑難眼病,該病發(fā)病迅速,危害性大,嚴重者會導致失眠,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常規(guī)的小梁切除術隨著時間的不斷延長,眼壓失控的病例也處于不斷增加的狀態(tài)。隨著醫(yī)藥學的不斷發(fā)展,絲裂霉素C(CMCC)作為一種苯醌類抗腫瘤藥物,可以抑制成纖維母細胞增殖,并過濾細胞功能的延長,降低眼壓,達到抗瘢痕化作用,有效提升手術治療青光眼的成功率。因此,小梁切除聯合絲裂霉素C也成為目前治療青光眼的主要術式之一。
本次研究組和觀察組的兩組患者雖然在術后1周的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通過對所有患者進行2年后的隨訪發(fā)現,研究組總有效率95.8%,對照組總有效率62.5%,小梁切除聯合絲裂霉素C治療青光眼再手術遠期臨床效果明顯優(yōu)于采用常規(guī)小梁切除術的對照組患者,表明小梁切除聯合絲裂霉素C對治療青光眼再手術的遠期治療效果較好。在手術操作中要盡量避免和患者結膜切口、角膜上皮的接觸,絲裂霉素C滲漏入前房,同時要求操作人員要掌握好時間,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后,將殘留液拭干充,降低對組織的毒性,鞏膜瓣和結膜瓣要密閉縫合,最大限度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小梁切除聯合絲裂霉素C對治療青光眼再手術的遠期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1]王旭.裂霉素C聯合可調節(jié)縫線在青光眼小梁切除術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35):345-346.
[2]素敏.小梁切除聯合超聲乳化治療青光眼合并白內障的臨床觀察梁[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8):53-54.
[3]喬建平.三聯術與單純小粱切除術治療原發(fā)性閉角型青光眼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25):56-57.
[4]尚琳.絲裂霉素c聯合可調整縫線小梁切除術治療青光眼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6(1):33-34.
R775
B
1671-8194(2016)18-00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