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燕(信陽市中心醫(yī)院麻醉科,河南 信陽 464000)
?
不同全身麻醉途徑應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效果
楊 燕
(信陽市中心醫(yī)院麻醉科,河南 信陽 464000)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全身麻醉途徑應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效果。方法 隨機抽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診治的120例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按麻醉方式分為研究組和對比組。兩組均為60例患者,對比組患者使用全程吸入麻醉,研究組患者使用全憑靜脈麻醉,分析不同的麻醉方式的效果。結果 研究組的定向力、記憶力、語言能力、回憶能力、注意力和計算力等數(shù)據(jù)顯著優(yōu)于對比組,二者間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使用全憑靜脈麻醉組麻醉的方法比全程吸入麻醉的方法效果更好,安全性高,穩(wěn)定性強,值得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麻醉途徑;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早期認知功能
慢性膽囊炎的常見內科炎,其引發(fā)原因為出現(xiàn)病變,但隨著炎癥的加劇,可能導致膽囊附近也會出現(xiàn)病變。如果沒有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患者也容易出現(xiàn)膽囊結石。慢性膽囊炎的情況比較復雜,治療過程比較長,因此需要根據(jù)慢性膽囊炎的的實際情況,而在臨床上經(jīng)常使用手術進行治療,即對患者進行開腹手術取出膽囊病變的部分。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全身麻醉的認知功能障礙(POCD)是常見后期并發(fā)癥,會導致患者在使用麻醉之后的思想、身體活動、心理以及記憶力等方面有所改變。POCD經(jīng)常出現(xiàn)與進行全身麻醉手術后的1~15 d,甚至可能導致患者認知功能無法恢復。所以本文分析不同全身麻醉途徑應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效果,現(xiàn)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隨機抽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診治的120例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按麻醉方式分為研究組和對比組。研究組60例患者,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1例;年齡18~65歲,平均年齡為(32.85±5.8)歲;病患病程為0.6~7年,平均病程為(3.2±0.5)年。對比組60例患者,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37例;年齡分層于20~70歲,平均年齡為(33.85±5.9)歲;病患病程為0.5~8年,平均病程為(3.3 ±0.6)年。兩組病患在性別、年齡、病程等各方面比較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比組患者使用全程吸入麻醉:使用0.30 mg/kg依托咪酯、3 μg/kg芬太尼和七氟醚進行麻醉。手術過程中使用異氟醚保持患者處于麻醉狀態(tài),在麻醉前為了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需要給予合理的機械通氣;研究組患者予全憑靜脈麻醉:采用0.05 mg/kg咪達唑侖、3 μg/kg芬太尼、0.30 mg/kg依托咪酯、0.10 g/kg維庫溴銨進行麻醉。去氮給氧3 min后予氣管插管,同時給予合理的機械通氣。同時靜脈注射100~150 μg/kg丙泊酚、0.20~2.00 μg/(kg·min)瑞芬太尼保持患者處于麻醉狀態(tài),如果患者比較緊張,可以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適量維庫溴銨,以保持患者的肌肉處于放松狀態(tài)。兩組患者使用麻醉之后,要對患者進行跟蹤觀察,一旦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要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保護患者的身體健康[1]。
1.3 評定標準:為了清楚地分清認知功能的程度,需要使用認知功能(MMSE)量表來評定。其總分為30分,其中分析患者的定向力為10分、患者的記憶力為3分、患者的語言能力為9分、患者的回憶能力為3分以及患者的注意力和計算力為5分,分析各個情況,來判斷不同麻醉方式對患者的影響[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于各項的數(shù)據(jù)資料展開分析、統(tǒng)計討論,每一項的參數(shù)都使用(±s)表示,進行t檢測,χ2表示計數(shù)資料,P<0.05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過兩組患者麻醉前后MMSE評分情況統(tǒng)計分析得出,對比組60例患者定向力麻醉前為(8.26±1.82)分,麻醉后為(4.21±1.07)分;記憶力治療麻醉前為(2.10±0.15)分,麻醉后為(1.23±0.15)分;語言能力麻醉前為(8.85±1.17)分,麻醉后為(5.25±1.04)分;回憶能力麻醉前為(2.54±0.82)分,麻醉后為(0.82±0.72)分;注意力和計算能力麻醉前為(4.24±0.23)分,麻醉后為(1.65±0.24)分.而研究組60例患者定向力麻醉前為(8.68±1.32)分,麻醉后為(7.11 ±1.14)分;記憶力治療麻醉前為(2.26±0.19)分,麻醉后為(2.24 ±0.12)分;語言能力麻醉前為(8.78±1.17)分,麻醉后為(5.53 ±1.56)分;回憶能力麻醉前為(2.54±0.58)分,麻醉后為(2.65 ±0.57)分;注意力和計算能力麻醉前為(4.69±0.54)分,麻醉后為(3.98±0.54)分。研究組的定向力、記憶力、語言能力、回憶能力、注意力和計算力等數(shù)據(jù)顯著優(yōu)于對比組,二者間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為了了解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使用麻醉對認知功能的影響程度,需要通過研究進行評定患者的各項的情況,最重要地要清楚地表達出患者的大腦功能的情況,另外也要清楚地表達患者的身體情況以及心理情況[3]。經(jīng)過試驗得出,使用全憑靜脈麻醉的方法進行麻醉可以幫助患者快速恢復大腦功能影響[4]。但是為了使患者可以恢復更快,還需要考慮患者年紀、血液情況、身體情況以及心理情況等方面。在另一個方面,也要考慮患者麻醉深度的問題。因為如果患者的年紀較大,其身體體質會逐漸下降,手術時使用麻醉,不僅會降低患者的體質,也會傷害患者大腦神經(jīng)。所以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患者身體情況的麻醉方法,以降低麻醉對患者身體和認知功能的傷害,促進患者的早日恢復[5]。經(jīng)研究可知,研究組的定向力、記憶力、語言能力、回憶能力、注意力和計算力等數(shù)據(jù)顯著優(yōu)于對比組,二者間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使用全憑靜脈麻醉組麻醉的方法比全程吸入麻醉的方法效果更好,安全性高,穩(wěn)定性強,值得臨床上推廣使用[6]。
參考文獻
[1] 楊戈雄,袁杰,馬軍令,等.老年患者全麻下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評估[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3,22 (2):13-14.
[2] 李景,王永戰(zhàn).咪達唑侖對老年人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J].吉林醫(yī)學,2015,36(11):7-79.
[3] 陳鋒衛(wèi),李軍,連慶泉.不同麻醉方法對老年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4,52(21):63-68.
[4] 華玉思,宣燕,朱素潔,等.飲酒對全麻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4(1):45-46.
[5] 杜強.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創(chuàng)傷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27):96-97.
[6] 張愛春,楊鳳蘭,向智勇.右美托咪定對老年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4,19(3):124-125.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5-0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