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刍?/p>
魏德友,你的孤獨是一棵樹
□ ?;刍?/p>
76歲的魏德友作為兵團九師一六一團的一名普通黨員,自1964年從北京軍區(qū)轉(zhuǎn)業(yè)到一六一團原兵二連工作后,他就和妻子劉京好堅守在毗鄰邊境線的一片無人區(qū),52年來義務(wù)巡邊近20萬公里,勸返和制止臨界人員千余人次,堵截臨界牲畜萬余只,未發(fā)生一起涉外事件的事跡不覺讓人慨嘆。
這是一個老共產(chǎn)黨員,一位兵團老兵,一個老軍墾、老戰(zhàn)士用半個世紀的堅守踐行的人生選擇。
在這個物欲橫流、喧囂繁華的世界,魏德友堅守祖國邊陲的無人區(qū),至今過著“家住路盡頭,放牧就是巡邏”的生活。
在魏德友的生活中,界碑是他每天都要看望的“老朋友”,用壞了的50多臺收音機是他和妻子與外界交流的“窗口”。他甚至不需要電視,推開那個1992年建造的土坯房的家門,也許邊陲的“長河落日,大漠孤煙“便是他們眼中最美的風(fēng)景。
魏德友只身走在巡邊路上,對祖國的每一寸土地愛得如此深沉。2003年7月29日,中哈邊境勘界結(jié)束后15個爭議地段310平方公里劃歸中國時,魏德友在173號界碑前潸然淚下。作為一個護邊員,魏德友肩負著守土有責(zé),守土負責(zé)、守土盡責(zé)的使命,他對所有勸他安享晚年,回歸故里的人說:“是毛主席派我來的!現(xiàn)在走了,以前不就白守了?只有守在這里,心里才踏實,只要我還能走,還能動,就要一直守下去!”
魏德友面對祖國邊陲的無人區(qū),日復(fù)一日的巡邊,收音機與他為伴,羊群與他為伍,界碑與他為友,他的孤獨好像一棵堅韌的胡楊樹,擁有生而三千年不死的頑強力量;他的孤獨好像一曲悠揚的羌笛,在邊界線上輕輕地吟唱;他的孤獨好像那高高矗立的界碑,“中國”字樣就是畢生的信仰。
作為一名普通的工會職工,魏德友事跡讓我受益良多。漫漫人生路,人生價值是多樣的,奉獻始終是其最核心的內(nèi)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向魏德友同志學(xué)習(xí),立足自身,做好本職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