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永昌與“大渤海國”的歷史影響

      2016-02-01 23:22:03史話
      東北史地(學(xué)問) 2016年2期
      關(guān)鍵詞:金史女真金國

      史話

      高永昌與“大渤海國”的歷史影響

      史話

      遼末高永昌在遼陽府舉兵起義,建立了以渤海后裔為骨干的“大渤海國”。該起義與之前的渤海裔抗遼斗爭的不同點在于其不僅打出了復(fù)興“渤海國”的旗幟,而且還肩負(fù)起抵御女真人入侵的雙重使命。但由于高永昌的政治素養(yǎng)和軍事能力有限,最終失敗,從而造成了渤海后裔再次的民族大遷移。

      高永昌 大渤海國 渤海遺民

      自渤海國被契丹滅亡之后,渤海遺民的反遼復(fù)國運(yùn)動便從未停息,遼初有定安國、兀惹等遺民政權(quán)割據(jù)遼與高麗邊界,遼中期有燕頗黃龍府起義、大延琳“興遼國”起義,直到遼末仍有饒州古欲和遼陽府高永昌的起義。其中,高永昌起義是遼末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渤海遺民反遼斗爭,也是導(dǎo)致遼滅亡的重要事件,且在反遼的同時,還有抗擊金國的性質(zhì)。作為女真人起兵反遼時的爭取對象,高永昌卻不像其他渤海人一樣,予以積極響應(yīng)和擁戴完顏阿骨打的女真政權(quán),他并不甘心委身于金國。高永昌作為渤海遺民,并未真正將女真人視為同族同種,對于金太祖的“女真渤海本同一家”①的口號不予理采。高永昌建立的“大渤海國”失敗后,東京道盡歸金國,大批渤海人歸附金國,隨金人南下爭戰(zhàn),再次引發(fā)了渤海人向中原地區(qū)的移民。

      一、遼末東京道的移民矛盾

      高永昌(?—1116),史書并未載其籍貫,但從其在天慶五年(1115)被征召赴東京備御女真可見,其應(yīng)為東京道內(nèi)渤海人的后代,身為裨將,家世恐為遼陽或澄州析木的高氏望族。②東京遼陽府是遼五京之一,扼控東北,是遼在東北的重要行政建置所在。遼初時,為有效管理和防控渤海人,遼太宗曾將大批渤海人南遷至東京道遼陽府地區(qū),③而一同被遷往此地安置居住的還有臣服于遼的女真,“強(qiáng)宗大姓數(shù)千戶,移置遼陽之南”。④這些生活在遼東的女真人因被編入遼國戶籍而被稱為熟女真(又被稱為曷蘇館女真),“其在南者籍契丹,號熟女直(真);其在北者不在契丹籍,號生女直(真)”。⑤因為其長期跟渤海人混居,所以又時常被稱為渤海女真。⑥這些移民而來的渤海遺民和熟女真同原,與生活在此地的土著漢人雜居,所以該地區(qū)民族關(guān)系極為復(fù)雜。此地渤海遺民常抱有反遼復(fù)國的情懷和愿望,曾在遼中期爆發(fā)大延琳領(lǐng)導(dǎo)的民族起義,所以對于該地的渤海人如何統(tǒng)治,遼廷著實下了一番心思。及至遼末,生女真完顏部阿骨打起兵反遼,更是讓此地的熟女真蠢蠢欲動,伺機(jī)響應(yīng)。在這樣的情形之下,遼對東京道遼陽府極為關(guān)注,派以重兵鎮(zhèn)守屯駐。就在多方調(diào)集軍備陳兵東京道之際,天慶五年(1115)渤海人高永昌做為一名普通裨將,被授命帶領(lǐng)3千渤海兵,屯駐于東京遼陽城外的八甔口⑦(《契丹國志》記做:“天祚募渤海武勇馬軍高永昌等二千人屯白草谷”),以“備御女真”。⑧此時的東京道地區(qū),各種勢力暗涌,各族眾多在遼金之間處于觀望狀態(tài),人心浮動。然而,東京留守蕭保先仍不合時宜地采取嚴(yán)酷的民族壓迫,對于矛盾叢生的東京道地區(qū)無異于火上澆油,激怒了深受其苦的渤海人,“是時,東京漢人與渤海人有怨,而多殺渤海人”⑨。這種蓄意制造漢人與渤海遺民之間的民族矛盾加劇了渤海人的反抗情緒,在此情況下,前來備御的高永昌看準(zhǔn)時機(jī),策劃了反遼的軍事行動。

      二、高永昌的“大渤海國”

      遼天慶六年(1116)正月,由高永昌授意策劃,十余名渤海人借故生事刺殺了東京留守蕭保先。隨后,副留守大公鼎和代行留守事的高清臣,逮捕數(shù)十名嫌疑人犯,殺頭示眾。⑩此舉立即激起“人情洶洶,不可禁戟戢”,?“一夜燒寨起亂”?。這便為高永昌起義反遼提供了借口。正月初五日夜間,“城中舉火,內(nèi)應(yīng)開門”?,高永昌的軍隊順利地開進(jìn)了遼陽城,遼廷官員們見情況失控,則由西城門逃走,未做抵抗便將遼陽城拱手讓予高永昌為數(shù)不多的部隊。

      隨后,高永昌在遼陽府宣布建立了“大渤海國”,年號隆基,自稱大渤海王,旋即得到了周邊渤海人的積極響應(yīng),“旬月之間,遠(yuǎn)近響應(yīng),有兵八千”?,迅速攻占了東京道諸多州縣,占據(jù)“遼東五十余州”,?除北面的沈州仍在遼控制之外,遼陽府以南的東京道諸州盡被高永昌占領(lǐng)。

      盡管大渤海國發(fā)展勢頭迅猛,但高永昌明白遼廷絕不甘心東京道的丟失,為了防御遼軍反攻,高永昌在遼河和太子河兩岸設(shè)置了兩道防線。遼天祚帝獲悉高永昌起兵占據(jù)遼東建國的情況后,曾試圖以招安的方式解決危機(jī)。因此時金已建國,遼對金戰(zhàn)事不利,頻遭敗績,所以對于高永昌的反叛忌憚用兵,而先是派出蕭乙薛和高興順赴東京道招安高永昌。此時大渤海國士氣正熾,斷然拒絕了遼的招安。不得已,遼天祚帝才于當(dāng)年“遣蕭韓家奴、張琳討之”。遼天慶六年(1116)二月,“貴德州守將耶律余覩以廣州渤海叛附永昌”,然而被遼軍所敗。?高永昌早知遼軍之勢勝于自己,便想借助勢頭正盛的金國女真的力量保全自己。于是派出撻不野、杓合為使者,帶著財物向金太祖阿骨打求援,并提議“愿并力以取遼”?。金太祖阿骨打則立即派出胡沙補(bǔ)為金方談判代表,明確告訴高永昌“同力取遼固可。東京近地,汝輒據(jù)之,以僭大號可乎。若能歸款,當(dāng)處以王爵”。?指出高永昌不可僭越稱帝,但可以給以王爵做為條件。對此,“高永昌使撻不野與胡沙補(bǔ)、胡突古偕來,而永昌表辭不遜,且請還所俘渤海人。太祖留胡突古不遣,遣大藥師奴與撻不野往招諭之”?。高永昌與金國的接觸不歡而散。遼天慶六年(1116)三月,遼廷派出張琳為大將,奔赴沈州,“招所謂轉(zhuǎn)戶軍”2萬人,齊集北鎮(zhèn)。五月初,張琳對高永昌的渤海軍隊發(fā)起進(jìn)攻,在遼中縣滿都戶一帶,同渤海軍相遇,“旬日間,三十余戰(zhàn)”?,遼軍勝,突破了遼河防線,在太子河?xùn)|岸集結(jié),準(zhǔn)備渡河攻取遼陽城。當(dāng)遼軍渡河攻城的的時刻,高永昌抓住戰(zhàn)機(jī),“俟至平渡,以鐵騎五百,突出其傍”?,遼軍大敗,高永昌率軍反攻,一直追至沈州城下,“蕭韓家奴、張琳等復(fù)為賊(高永昌)所敗”,?“強(qiáng)壯者,僅得入城,老幼悉被殺”,?軍資器甲等物資盡失,使遼軍再次喪失戰(zhàn)爭的主動權(quán)。

      就在高永昌沈州之戰(zhàn)獲勝,率軍凱旋返回遼陽之際,金國恐“大渤海國”順勢坐大,于是中止與高永昌的談判,扣留渤海方面的談判代表胡突古,向高永昌的領(lǐng)地大舉進(jìn)攻?!八脑乱页?,(金太祖)以(完顏)斡魯統(tǒng)內(nèi)外諸軍,與蒲察、迪古乃會咸州路都統(tǒng)斡魯古討高永昌?!彪S后,高永昌被迫與金軍作戰(zhàn),怒殺金方代表胡沙補(bǔ),高舉起抗金的戰(zhàn)旗。?至此,高永昌以反民族壓迫為內(nèi)容的渤海遺民反遼起義,開始演變成帶有反對女真貴族侵掠的抗金戰(zhàn)爭。

      在進(jìn)攻“大渤海國”的同時,金國又撕毀與遼的停戰(zhàn)協(xié)定,派大將完顏斡魯率軍向遼沈州發(fā)起進(jìn)攻,于遼天慶六年(1116,金收國二年)五月,占領(lǐng)沈州,遼守將張琳“縋城茍免”。?而金將吾里補(bǔ)、撒八率軍在遼中縣的兔兒陀和首山接連挫敗大渤海國的軍隊,高永昌只能退守遼陽城。走投無路的高永昌希冀通過假意臣服金國,以換取喘息的時間,于是派出家將鐸刺,以金卯、銀牌為禮物,向金軍提出“愿去名號,稱藩”。然而,這時“渤海高楨降(金國),言永昌非真降者,特以緩師耳”。?渤海人高楨的降金,直接出賣了高永昌的詐降意圖。金軍佯裝應(yīng)允,暗中收買了降將盧克忠的家奴撒屋,偷開了遼陽城門,金軍迅速攻占下了遼陽府。高永昌倉卒退卻,收集部下5千人退往蓋平長松島。?他的妻子和兒女,在遼陽城破之時,因渤海叛徒恩勝奴和仙哥的出賣,被捕身死。?高永昌退走長松島,糧草無援,被金軍大將斡魯、兀室納波率兵包圍。在金軍重圍中,渤海降將盧克忠、撻不也抓獲了高永昌和衛(wèi)士鐸刺,?獻(xiàn)予金國,解往東京遼陽府殺害。至此,高永昌所領(lǐng)導(dǎo)的歷時6個月之久的渤海人反遼抗金戰(zhàn)爭以失敗而告終。

      三、高永昌起義失敗的原因及對渤海移民的影響

      高永昌起義失敗的原因可歸為兩點:

      其一,高永昌對于當(dāng)時東京道地區(qū)早已存在的、且極為復(fù)雜的民族關(guān)系問題沒有妥善處理。終遼一代,契丹貴族統(tǒng)治集團(tuán)對于這一地區(qū)推行了民族高壓政策,同時還對各族挑拔離間,分化瓦解,造成了嚴(yán)重的民族隔閡,“蓋遼東,夙與女真、渤海有仇”。?所以當(dāng)金軍壓境時,熟女真(曷蘇館女真)立即投降金國是必然選擇。是時,“東京漢人與渤海人有怨,而多殺渤海人”。?可見,在東京道地區(qū),渤海人幾乎成為一支“孤軍”。高永昌建立“大渤海國”后,不僅沒有想辦法消除民族隔閡,反而實行了順者昌逆者亡的政策,“招易蘇館人,人畏高永昌兵強(qiáng),且欲歸之……胡十門不肯,永昌攻之”。?與此相反,金太祖阿骨打則對各民族施行了積極招降和多方優(yōu)撫政策,當(dāng)金軍“下寧江州,獲東京渤海人皆釋之”?;大肆宣傳“渤海、女真本同一家”的口號;?釋放寧江州防御使大藥師奴(亦為渤海人),到東京招降渤海人;阿骨打還收養(yǎng)戰(zhàn)俘渤海士兵,“放之東京旁郡,伺察反側(cè)……有聞必達(dá)”?。在高永昌的軍隊中,金國大搞策反工作,收到了頗有成效的效果,陸續(xù)有身邊將領(lǐng)倒戈相向,使高永昌在關(guān)鍵時刻遭到不可挽回的失敗。

      其二,高永昌的大渤海國軍隊建立倉促,大多為平民投誠而驟然擴(kuò)大,沒有經(jīng)歷過長時間的軍事訓(xùn)練,更未經(jīng)戰(zhàn)事,且多為步兵,又軍紀(jì)松弛,“所部頗有殺掠……以是稍失人心”。?在此情況下,高永昌的大渤海國一邊要對抗遼國,再對抗身后的金國,腹背受敵,很難取得勝利。

      高永昌反遼抗金的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客觀上卻加速了遼王朝滅亡的歷史進(jìn)程,從側(cè)面推動了金國對治下的渤海遺民及其他各族人民實行了相對緩和的民族政策,以達(dá)到籠絡(luò)人心的目的。高永昌的反遼抗金戰(zhàn)爭歷時雖短,但其聲勢之浩大,對遼打擊之慘重,直接加速了遼的滅亡和金朝的勝利。而高永昌反遼抗金前后,都有大批渤海人投奔金國,這些渤海遺民本就是遼初由渤海國移民而來遼東者的后裔,降金后再次走上移民之路,除了幾個固有的遼東世族外,多數(shù)渤海人都跟隨著金移民到了中原諸地,加速了漢化的進(jìn)程。?

      [注 釋]

      ①⑤?《金史》卷1《世祖本紀(jì)·函普》。

      ②? 孫煒冉:《遼末金初的渤海移民及其后裔在金代的社會情況》,《通化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5年第3期。

      ③ 孫煒冉:《遼對渤海人的移民及其安置》,《博物館研究》2015年第1期。

      ④《三朝北盟會編》卷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⑥ 王臻:《朝鮮前期與明建州女真關(guān)系研究》,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16頁。

      ⑦⑨????????《金史》卷71《斡魯傳》。

      ⑧???????(宋)葉隆禮:《契丹國志·天祚帝紀(jì)上》(李西寧點校),濟(jì)南:齊魯書社,2000年。

      ⑩《遼史》卷29《天祚帝本紀(jì)三》。

      ? 金毓黻:《渤海國志長編·遺裔列傳》,長春:社會科學(xué)戰(zhàn)線雜志社翻印本,1982年。

      ?《遼史》卷29《天祚帝本紀(jì)三》。

      ? 金毓黻:《渤海國志長編·遺裔列傳》,長春:社會科學(xué)戰(zhàn)線雜志社翻印本,1982年。

      ?《遼史》卷29《天祚帝本紀(jì)三》。

      ?《金史》卷2《太祖本紀(jì)》。

      ?《金史》卷128《循吏列傳·盧克忠》;《金史》卷71《斡魯傳》。

      ?《金史》卷128《循吏列傳·盧克忠》。

      ?《金史》卷66《宗室列傳·胡十門》。

      ?《金史》卷80《大?傳》。

      ? 金毓黻:《渤海國志長編·遺裔列傳》,長春:社會科學(xué)戰(zhàn)線雜志社翻印本,1982年。

      責(zé)任編輯:趙 欣

      K246

      A

      1009-5241(2016)02-0049-03

      史話 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 北京 102488

      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特別委托項目(15@ZH007)

      猜你喜歡
      金史女真金國
      Interface-induced topological phase and doping-modulated bandgap of two-dimensioanl graphene-like networks
      英文摘要
      MULTIPLICITY OF POSITIVE SOLUTIONS FOR A NONLOCAL ELLIPTIC PROBLEM INVOLVING CRITICAL SOBOLEV-HARDY EXPONENTS AND CONCAVE-CONVEX NONLINEARITIES *
      21世紀(jì)以來的《金史》研究綜述
      明代女真者皮船考
      趙金國 挑戰(zhàn)自我擔(dān)重任
      北方人(2017年10期)2017-07-03 14:07:20
      《金史·結(jié)什角傳》箋證
      西藏研究(2017年2期)2017-06-05 11:31:22
      女真文——脫胎于契丹字和漢字而自成一格
      女真文“契丹”考
      金史研究領(lǐng)域的鴻篇巨著——評《金源文化辭典》
      沙洋县| 葫芦岛市| 彭阳县| 邵阳市| 茶陵县| 阿城市| 嵩明县| 西吉县| 遂川县| 临洮县| 河曲县| 德昌县| 南阳市| 呼伦贝尔市| 邯郸市| 关岭| 凤凰县| 泰州市| 抚宁县| 东海县| 金坛市| 普兰店市| 资阳市| 鄢陵县| 潮州市| 固镇县| 自贡市| 喀什市| 平潭县| 广宗县| 宜昌市| 英山县| 伊金霍洛旗| 宜川县| 陕西省| 承德县| 平远县| 博兴县| 亳州市| 三台县| 潜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