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媛
(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湖南 張家界 427000)
?
高校古箏教學面臨的突出問題及解決對策分析
楊 媛
(吉首大學張家界學院,湖南 張家界 427000)
【摘要】在我國高校藝術類彈奏樂器的教學工作中,古箏教學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并且在我國社會不斷發(fā)展與進步的趨勢下,古箏教學與古箏彈奏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重視。當前,高校古箏教學雖然得到了院校及教師的重視,開展情況也有了明顯改善,但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將簡要分析古箏教學面臨的突出問題,并以此為基礎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校;古箏教學;突出問題;解決對策
古箏是我國歷史最為悠久的樂器之一,距今已經有著兩千多年的發(fā)展歷史,是我國傳統(tǒng)樂器及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的音樂類教學中,古箏教學也有著其自身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院校開展古箏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彈奏古箏的過程中陶冶個人情操,還能鍛煉自身協(xié)調能力,提高個人的音樂鑒賞力與審美能力。目前,古箏教學在多方面因素影響下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院校及教師采取針對性對策加以解決。
(一)教學過于偏重技術
高校古箏教學存在的首要問題,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偏重技術教學,反而忽視了古箏教學存在的藝術性特征。目前,很多高校的古箏教師還在沿用傳統(tǒng)的古箏教學方法,在教學中著重向學生講解古箏的彈奏技巧、彈奏方法等,這些內容雖然十分重要,但是教師也不應忽視古箏本身的藝術魅力。教師若在古箏教學中一味強調彈奏技巧,而不涉及藝術性內容講解,會使古箏教學存在嚴重偏差。
(二)集體意識較差
很多高校的古箏教學,都存在集體意識較差的問題,很多院校在乎古箏教學的開展過程中,采用的還是“一對一”或“一對二”的教學形式。這樣一來,學生在古箏教學中就無法具備較強的集體意識,也無法實現(xiàn)與其他學生之間的順暢溝通。這樣,一旦學生參與到古箏集體彈奏中,就無法保證演奏的具體效果。
(三)實踐性較差
一些院校在古箏教學中著重讓學生學習古箏的彈奏方法,掌握相應的彈奏技巧,但是卻沒有將古箏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導致古箏教學存在嚴重的質量缺失。一些院校在古箏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沒有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實際表演中去,學生沒有機會真正登上舞臺去彈奏古箏。還有一些院校受經費不足等因素的限制,古箏數(shù)量較少,甚至無法保證每名學生可以有一架古箏作為練習,導致學生實踐能力較差。
(一)將技術性與藝術性相結合
不可否認,古箏教學需要教師將技術性內容進行詳細講解,告訴學生應當如何彈奏古箏、在彈奏古箏時需要掌握哪些技巧。但是,教師在古箏教學中,除了要重視技術性內容的講解之外,還要認識到藝術性內容的重要價值,將兩者相結合,以此保證古箏教學的整體質量。
某高校古箏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很注重技術性內容與藝術性內容的緊密結合。在每次課堂教學中,該教師都將教學分為兩個主要部分。在課堂教學的前半段,該教師主要講解古箏彈奏的方法,并詳細告知學生在彈奏古箏時應注重哪些彈奏技巧。此外,在古箏課堂教學的后半段,該教師著重體現(xiàn)古箏教學的藝術性內容。在藝術性內容的講解中,該教師主要體現(xiàn)古箏本身的藝術魅力,并且讓學生欣賞經典的古箏彈奏名曲,讓學生體會不同古箏曲中體現(xiàn)出的藝術魅力、意境美和情感美等。在古箏曲欣賞結束之后,該教師還會針對所播放的曲目進行分析,讓學生認識到古箏彈奏是具有極強的藝術美感與情境魅力的表演形式。正是由于該教師將古箏教學的技術性與藝術性相結合,才保證學生在掌握古箏彈奏技巧的同時可以領略到古箏本身的藝術美感,進而保證了古箏教學的整體質量。
(二)加強教學集體意識
傳統(tǒng)形式的古箏教學,經常采用“一對一”的教學形式,這種教學形式雖然可以便于教師開展教學,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古箏彈奏的過程中掌握相應的技巧,避免教學存在遺漏之處。但是,“一對一”的教學形式,不利于學生培養(yǎng)古箏彈奏中的集體意識,一旦學生參與到集體彈奏中,就會表現(xiàn)出極強的不適應性,古箏彈奏的效果也無法得到有效保證。
古箏教師應當在“一對一”教學基礎之上,定期開展集體教學。教師可以在古箏教學中,確定好集體教學的時間,要求所有學生參與進來。在古箏集體教學中,教師除了要詳細講解古箏彈奏的技巧,還需要做好演示教學,親自為學生彈奏,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在彈奏古箏的過程中還存在哪些不足之處。此外,教師在集體教學中一定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彈奏意識,讓學生彼此之間多進行溝通。教師還要在古箏教學中針對學生的集體彈奏加以分析,讓學生自己體會集體彈奏的特點,學會在集體彈奏中遷就對方的特點,而不是過于突出的表現(xiàn)自己。這樣,學生才能在古箏學習中具備較強的集體意識,未來參與到集體彈奏中才能避免存在相應問題。
(三)開展實踐教學
在高校古箏教學中,教師還需要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價值。高校應當適當加大資金投入,確保每一名學生可以有一架古箏進行實踐練習,這樣就可以為古箏實踐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教師在古箏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并在不同小組之間開展古箏彈奏比賽。學生在參與班級比賽的過程中,不僅可以體會實踐教學的真正價值,還切實提高了個人實際彈奏的技巧與能力,與此同時,學生在參與古箏比賽的過程中,也能充分調動起個人學習興趣,會對古箏彈奏有更為深刻的認識。
有條件的院校及教師也可以為學生聯(lián)系樂團等進行古箏彈奏,讓學生親自參與演出,體會舞臺魅力,為學生未來從事古箏彈奏方面的工作打好基礎,以免學生在日后出現(xiàn)較強的不適應性。
目前,我國很多藝術類院校及音樂院校都開設了古箏教學,但是古箏教學存在一些主要問題,如過于偏重技術性教學、教學缺乏集體意識等。這些問題的存在,給高校古箏教學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高校若想保證古箏教學的開展質量,就需要針對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在古箏學習中提高個人能力,使其真正愛上彈奏古箏。
參考文獻
[1]朱丹.當前高校古箏教學面臨的突出問題及解決的對策分析[J].大眾文藝,2013(06).
[2]徐菲菲.淺析當前高校古箏教學面臨的突出問題及解決的對策[J].音樂時空,2015(14).
[3]胡彤彤.高校古箏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大舞臺,2015(09).
[4]王肖肖.高校古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音樂時空, 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