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輝
(蚌埠第二中學,安徽 蚌埠 233000)
真實主義歌劇的開創(chuàng)者
——馬斯卡尼和他的《鄉(xiāng)村騎士》
夏 輝
(蚌埠第二中學,安徽 蚌埠 233000)
19世紀末,歌劇在意大利有了新的發(fā)展,馬斯卡尼開創(chuàng)了真實主義的題材,本文從馬斯卡尼的生平和真實主義歌劇《鄉(xiāng)村騎士》的問世,來闡述馬斯卡尼的歷史地位,以及真實主義歌劇的歷史意義,請批評指正。
馬斯卡尼;《鄉(xiāng)村騎士》;真實主義歌??;歷史意義
19世紀末,在真實主義文學思潮的影響下,意大利出現(xiàn)了以真實主義文學為題材的歌劇,這種歌劇開創(chuàng)了意大利歌劇寫作的一個新的時代,雖然只有短暫的三十年左右的時間,但是卻給歐洲歌劇史添上了濃重的一筆。其中開創(chuàng)了這種歌劇題材的重要人物就是著名的作曲家、指揮家皮埃特羅·安東尼奧·斯泰法諾·馬斯卡尼(1863—1945)。
1863年馬斯卡尼出生在意大利西海岸港口城市里窩那的一個面包師的家庭,從小他的父親就一直希望他能夠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法學家,可是生性叛逆的馬斯卡尼卻一直有個音樂家的夢想,于是他便違背父親的意愿開始在凱魯比尼音樂學院師從A·索弗雷迪尼學習音樂。
音樂方面頗有天分的馬斯卡尼在十八歲的時候憑借著自己創(chuàng)作的彌撒和清唱劇得到了資助,進入米蘭音樂學院學習,并且和同在米蘭音樂學院學習的普契尼住同一宿舍,然而浮躁的馬斯卡尼并不像普契尼那樣認認真真地讀書,卻因為受不了音樂學院的那套他認為無比無聊刻板的教學方式,學了不到兩年便退學。后來他便開始到鄉(xiāng)村的音樂學校從事一些音樂教學工作和到一些三流的團體擔任指揮的工作,那段時間他幾乎走遍了整個意大利。在走穴的過程中有了一點小名氣,一心想出名的他,在教學和演出的過程中也不忘寫一些作品,可是他的作品中大家能耳熟能詳?shù)木褪撬莫毮桓鑴 多l(xiāng)村騎士》。他就是憑借著這部一舉成名,實現(xiàn)了他的作曲家的夢想,他也靠著這部作品結識了很多音樂界名人,如:著名指揮家托斯卡尼尼等人。
然而年輕時候光彩奪目的馬斯卡尼卻掩蓋不了他在晚年給自己留下的污點,他是個法西斯主義者,1935年,已過古稀之年的他,為了逢迎當時意大利的法西斯獨裁頭目墨索里尼,特意為他創(chuàng)作了一部歌劇《尼祿》,這件事在意大利迅速傳開,當人們得知這一消息后,之前與他有很深交情的朋友便開始一一離他遠去,這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指揮家托斯卡尼尼。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世界人民戰(zhàn)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而告終,眾叛親離的馬斯卡尼在意大利法西斯獨裁統(tǒng)治結束之后,變得窮困潦倒,于1945年死于羅馬的一間小旅館里,凄慘的情形可想而知。
雖然馬斯卡尼在人生的最后階段出現(xiàn)很大的污點,但是我們卻不能抹殺他在音樂方面的貢獻,他在歐洲音樂史上的地位還是不可忽視的,尤其是他開創(chuàng)了真實主義歌劇的新題材,我們必須承認這一點。
《鄉(xiāng)村騎士》是馬斯卡尼的成名作,也是他最為重要的作品,這部作品于1890年2月作曲完成。這部作品不僅對于他自己有重大意義,甚至對于整個歐洲的歌劇史都具有重大意義,因為這部作品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歌劇時代。其實《鄉(xiāng)村騎士》的問世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當時意大利的出版家E·松佐尼奧主辦了一個獨幕歌劇大賽,向作曲家們征集作品,那時候馬斯卡尼才25歲,于是他停下手中的其他創(chuàng)作開始讓他的兩個朋友喬凡尼·塔爾焦尼·托澤帝和圭多·梅納西幫忙把喬萬尼·維爾加的短片小說《鄉(xiāng)村騎士》改編腳本,寫成這部真實主義歌劇的曠世之作,也是和這部短片小說同名的歌劇《鄉(xiāng)村騎士》,這部歌劇于1890年在比賽的評獎中獲得一等獎?!多l(xiāng)村騎士》能夠獲獎原因就是他的作品腳本的選擇是真實主義題材,能夠把目光投向社會底層的廣大人民群眾、能夠切實地反應當時黑暗的社會現(xiàn)象、能夠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共鳴。
這部歌劇于1890年在羅馬的康斯坦齊劇院首演,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從此馬斯卡尼便名聲大噪,《鄉(xiāng)村騎士》使他一夜之間他變成了歐洲音樂界的名人,之后這部作品就開始了歐洲各地的巡演,所到之處無不引起贊嘆。
這部歌劇的故事講述的是西西里鄉(xiāng)村發(fā)生的事情,年輕的退伍軍人圖里杜(男高音)愛上了馬車夫阿爾菲奧(男中音)的妻子洛拉(女次高音),圖里杜和洛拉在圖里杜參軍之前曾是一對情侶,他們這畸形的戀情被圖里杜現(xiàn)在的妻子桑圖扎(女高音)發(fā)現(xiàn),在忍無可忍之下告訴了馬車夫阿爾菲奧,憤怒的阿爾菲奧決定找圖里杜決斗,并在最后的決斗中殺死了圖里杜。作品里面有兩段非常經(jīng)典的詠嘆調,第一首是當圖里杜的媽媽猜到他兒子有婚外情的時候桑圖扎演唱的《像媽媽知道的那樣》,反映了桑圖扎對于失去愛情的萬般無奈、內心痛苦惆悵心情,唱完便泣不成聲。第二首是當圖里杜決定去和阿爾菲奧決斗之前,在他媽媽面前演唱的這首《媽媽,這酒好烈》,他知道他將去殊死搏斗,像是和他媽媽告別,并希望她能照顧好桑圖扎,雖然圖里杜在劇情中是反面人物,作者卻給了他這種優(yōu)美的詠嘆調,雖然他是惡魔,但卻給了他天使的旋律,這就是真實主義歌劇的特點。
這部作品被后人們稱之為歌劇的開山之作,馬斯卡尼自然也就成了真實主義開真實主義歌劇先河的大師。受到馬斯卡尼的影響,兩年后,意大利另一位真實主義歌劇大師魯杰羅·來翁卡瓦洛也加入了真實主義歌劇的創(chuàng)作,他花了五個月的時間自己撰寫腳本完成了又一部真實主義巨作,二幕歌劇《丑角》,這部作品于1892年由當時著名指揮家托斯卡尼尼指揮在米蘭上演,獲得巨大成功。而歌劇里面經(jīng)典的男高音詠嘆調《穿上戲裝》更是百唱不厭,當時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卡魯索聲情并茂地演唱,每到動情時刻,無不讓人潸然淚下,他的哭腔唱法直到現(xiàn)在都被人模仿。而真實主義歌劇最多產(chǎn)的作曲家就是曾經(jīng)和馬斯卡尼同住一宿舍的作曲家普契尼,他一生創(chuàng)作的歌劇作品共12部,其中成名作是《瑪儂·萊斯科》,像《波西米亞人》《托斯卡》《蝴蝶夫人》《西部女郎》等歌劇都非常著名,而幾每一部歌劇里面都有經(jīng)典的男女高音詠嘆調,深受歌唱家們喜愛,至今都是音樂會上的保留曲目。
馬斯卡尼一生活了85歲,寫了十五部歌劇,能讓大家記住的、讓后人們有研究和欣賞價值的作品也只有《鄉(xiāng)村騎士》,最然在此之后也寫了很多作品,如《朋友弗里茨》(1891)、《伊里斯》(1899)、《小馬拉特》(1921)等。另有電影、教堂和室內交響音樂等方面的作品。但是這些作品都無法跟他的《鄉(xiāng)村騎士》相比較,似乎這部歌劇無法被他自己超越,這可能是因為他之前的這部《鄉(xiāng)村騎士》太過光彩奪目了,也可能是他真的寫不出好的作品了,亦或是他的思想發(fā)生了變化,法西斯主義的心態(tài)讓他不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創(chuàng)作中的原因吧,可是不管怎樣,他在歐洲音樂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因為他開創(chuàng)了真實主義歌劇的題材。
馬斯卡尼在歐洲音樂史地位之所以舉足輕重,就是因為他在浪漫主義晚期開創(chuàng)了歌劇創(chuàng)作的新篇章,摒棄了浪漫主義那些不真實的虛幻的東西,他潛心創(chuàng)作真實主義題材歌劇,把人們從瓦格納的長篇的繁雜的“樂句”中解脫出來。當人們還沉浸在神話故事和歷史傳說中不能自拔的時候,是馬斯卡尼用他的《鄉(xiāng)村騎士》把人們拉回現(xiàn)實,這時他們才恍然大悟,才真正地意識到凄慘的社會現(xiàn)實和丑惡的資產(chǎn)階級的嘴臉,人們終于認識到浪漫主義的那些陳舊思想已經(jīng)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迫切的需要一種新的東西來打破這種常規(guī),正是在這個時候馬斯卡尼和他的《鄉(xiāng)村騎士》出現(xiàn)了,這就是馬斯卡尼偉大之處,就像貝多芬之所以是偉大的作曲家是因為他的創(chuàng)作是從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度的一樣。文章有很多不到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J82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