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芬芬 董瑞蘭
圍術期心理護理干預對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患者性功能影響
吳芬芬 董瑞蘭
目的 探討圍術期心理護理干預對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患者性功能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接受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患者42例,分為兩組各21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圍術期心理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焦慮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緩解手術對患者性功能造成的影響,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患者;心理護理;臨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eriopera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uterine hysterectomy on sexu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Methods I accept the hospi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42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f 21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observation group periopera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the control group, based o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care effect. Results The patient care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higher(P<0.05); After observation group care anxiety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P<0.05). Conclusion Hysterectomy laparoscopic patients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mitigate the impact of surgery on patients with sexual func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patients, Psychological care, Clinical effect
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是臨床上用于治療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的廣泛應用的一種手術方法,行子宮切除后,會對患者的性功能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同時,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不能接受子宮切除的事實,造成術后患者性功能恢復不佳,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因此,對患者行科學、有效的護理方案,對改善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患者的性功能有著重要的意義[1-3]。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患者在治療期間存在普遍的恐懼、焦躁甚至絕望的情緒,不良的情緒以及心理壓力影響患者的康復,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對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患者的護理效果,本文特選取自2015年1~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患者42例,比較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和圍術期心理護理的護理效果,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患者4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21例。其中,年齡26~48歲,平均年齡在(35.4±2.1)歲,單發(fā)子宮肌瘤12例,多發(fā)子宮肌瘤9例;對照組年齡在25~5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6.3±2.4)歲,單發(fā)子宮肌瘤13例,多發(fā)子宮肌瘤8例。所有患者月經規(guī)律,無絕經,婚姻完整,無性功能障礙,均行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對患者臨床資料的研究均取得患者的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并通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兩組患者在年齡、子宮肌瘤的數(shù)目等資料方面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圍術期常規(guī)護理,包括術前必要的訪視,疾病以及手術的基礎知識的介紹,在術后對患者置留管的護理,鼓勵患者術后下床活動,促進恢復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全面的心理護理。(1)術前心理護理,通過護理人員在日常巡視中與患者加強溝通和焦慮,關注患者的身心狀態(tài),制定良好的心理護理方案,為患者提供與疾病相關的保健書籍、康復知識宣傳資料等對患者進行疾病的相關知識的介紹,使患者對疾病了解全面,對手術的必要性和積極意義有正確的認識,能夠促進患者積極面對疾病,接受和配合治療;在術前1小時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手術情況和可能出現(xiàn)的疼痛和問題進行講解,增強患者及家屬對手術的信心;(2)術中心理護理,在術中護理人員要與患者主動交流,為其講解手術的基本情況、麻醉情況,做好撫慰工作,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在術中要盡可能消除對患者的刺激,使患者積極配合,安心手術;(3)術后心理護理,在術后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手術效果進行告知,緩解患者擔憂、焦慮的心態(tài),對術后疼痛進行必要的講解,做好撫慰工作,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使患者配合術后護理;患者出院時對患者及家屬性生活注意事項以及個人衛(wèi)生、飲食等進行宣教和指導。
1.3 觀察及評價指標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和焦慮評分?;颊叩淖o理效果通過對患者女性性功能的評估來評價,運用BISF-W問卷調查[4]對術后患者性功能恢復情況進行了解,該調查包括對患者性行為的異常情況、性欲、性心理、性高潮、性喚起等全方位的調查,評分為14分以下為性功能恢復情況較差,評分為15~28分為性功能恢復情況一般,評分為29~42分為性功能恢復情況良好,評分為43~56分性功能幾乎無受損,痊愈。護理總有效率=(痊愈例數(shù)+良好例數(shù)+一般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颊咦o理后焦慮評分采用(SAS)焦慮量表進行評分[5],50分以下為正常,50分及以上為有焦慮,分值越高表示焦慮程度越重。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兩組患者護理有效率比較
研究中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為95.24%,其中:痊愈9例(42.86%)、良好7例(33.33%)、一般4例(19.05%)、無效1例(4.76%);對照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為66.67%,其中:痊愈3例(14.29%)、良好5例(23.81%)、一般6例(28.57%)、無效7例(33.33%)。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結果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護理前觀察組患者(SAS)焦慮評分(58.25±2.58)分,對照組(57.72±2.72)分,對比無差異性(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SAS)焦慮評分(46.72±2.36)分,對照組(52.15±2.43)分,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好發(fā)于育齡婦女,主要是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而成。該病前期癥狀不明顯,主要表現(xiàn)為痛經、流產或不孕,腫瘤進一步增大后會壓迫患者膀胱及直腸,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6]。
近年來,我國婦科疾病的發(fā)病情況向普遍化、年輕化轉變,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瘤以及子宮出血、附件病變等多種婦科疾病的發(fā)病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質量,在對子宮肌瘤的治療中,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重要術式,根治患者疾病,但是在進行子宮切除手術之后,會對患者的性功能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響,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男性化的特征,這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術后生活質量[7]。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不能接受子宮切除的事實,造成術后患者性功能恢復不佳,因此,對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的患者采取必要的心理護理,對改善患者的性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
隨著臨床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傳統(tǒng)的以疾病為護理中心的護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臨床護理需求,關注患者的個性需求,以患者為護理中心的護理理念應運而生。對圍術期的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的患者進行術前、術中以及術后的心理護理干預,促進患者對疾病、手術的了解,通過護理人員熱情、體貼的溝通,使患者能夠及時消除不良情緒,積極面對疾病,配合醫(yī)生的治療,在術后,鼓勵患者積極溝通交流,適當?shù)那闆r下可下床活動促進身體恢復,向患者明確子宮切除手術不會影響患者的性生活,排解患者的心理壓力,保證患者情緒的穩(wěn)定,促進患者的康復[8]。在患者出院后,對性生活的注意事項以及增加夫妻感情交流的方法進行指導,促進患者性功能的恢復,盡可能消除子宮切除術對患者生活的影響。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為95.24%,對照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為66.67%,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結果證實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對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的患者進行術前、術中、術后的心理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性功能恢復情況,提升患者生活質量;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焦慮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對患者在子宮切除后進行心理護理,能夠促進患者轉變和接受失去子宮這一事實,積極面對生活,減少患者的不良情緒有著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對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緩解手術對患者性功能造成的影響,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進一步臨床推廣的價值。
[1] 牟召霞. 全子宮切除術患者性生活狀況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4):50-51.
[2] 伍麗霞,林少英,柳曉春. 心理干預對子宮全切術患者性生活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護理學雜志,2009,24(2):42-44.
[3] 楊玉梅. 103例子宮全切患者的性心理護理[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0,12(17):191.
[4] 王曙霞,王芳. 全子宮切除術患者焦慮評估及心理護理[J]. 內蒙古中醫(yī)藥,2015,34(6):167.
[5] 曲星華,楊文東,李召芳. 全子宮切除術患者圍術期心理分析及護理[J]. 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7):112-113.
[6] 侯小妮,田鋼,陳巖. 子宮切除術后住院患者心理感受的質性研究[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16):1917-1920.
[7] 王愛民,張月鮮,劉風,等. 全子宮切除術患者焦慮評估及心理護理[J]. 護理學報,2009,16(4):75-76.
[8] 王莉. 全程優(yōu)質護理模式對子宮切除術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13):108-109,112.
Effect of Periopera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Sexual Function of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WU Fenfen DONG Ruilan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Quanzhou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Quanzhou Fujian 362000, China
R473.71
A
1674-9316(2016)16-0200-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6.128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泉州第一醫(yī)院婦科,福建 泉州 3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