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燕,王桂芳,郝傳靜(平陰縣氣象局,山東濟南 50400)
?
地瓜大型恒溫窖貯藏技術(shù)
劉海燕1,王桂芳2,郝傳靜3
(平陰縣氣象局,山東濟南 250400)
摘 要:從地瓜的經(jīng)濟地位和安全貯藏的重要意義入手,分析了安全貯藏地瓜的技術(shù)要點、有效方式及管理措施。
關(guān)鍵詞:經(jīng)濟地位 貯藏技術(shù) 貯藏方式 管理措施
地瓜是平陰縣種植業(yè)生產(chǎn)的拳頭和支柱產(chǎn)業(yè),也是山東省最大的鮮食地瓜的主產(chǎn)區(qū),安全貯藏是豐產(chǎn)、保產(chǎn)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滿足市場要求,提高經(jīng)濟效益意義重大。
1.1 溫度
地瓜貯藏的最適溫度是l0~l4℃,在此范圍內(nèi),呼吸相差不大。當溫度上升到20℃時,呼吸增強,消耗養(yǎng)料多,引起糠心,加速黑斑病和軟腐病的發(fā)生;低于9℃易受冷害,使薯塊內(nèi)部變褐色發(fā)黑,發(fā)生硬心、煮不爛,后期易腐爛。
1.2 濕度
地瓜貯藏的最適濕度為80%~95%,當窖內(nèi)相對濕度低于80%時,引起甘薯失水萎蔫,食用品質(zhì)下降;當相對濕度大于95%時,呼吸雖然降低,但微生物活動旺盛,易受病害。
1.3 空氣成分
當空氣中O2和CO2分別為15%和5%時,能抑制呼吸,降低有機養(yǎng)料消耗,增加地瓜貯藏時間;當O2不足5%時,地瓜進行無氧呼吸而發(fā)生腐爛。
2.1 入窖前將薯窖進行徹底消毒
地瓜收刨前一天做好薯窖的消毒工作。首先清掃薯窖,清除雜物、舊土。清掃干凈后用生石灰遍灑或用石灰水噴灑窖壁。也可采用硫磺熏蒸,方法是每37 m2空間取50 g硫磺粉點燃后密閉一夜。發(fā)過病的舊窖要用硫磺封閉熏蒸消毒,或?qū)⒔驯谕羷內(nèi)? cm。窖內(nèi)裝放地瓜一般以占窖空間2/3為宜。薯窖底可以鋪一層干凈的干稻草。
2.2 精心挑選,及時入窖
要精心挑選,傷、凍、病、青頭薯要嚴格挑除。當天收刨的地瓜當天入窖,入窖前應(yīng)晾曬3 h左右,一般不貯隔夜薯。將地瓜進行藥物處理后再下窖,方法是將40%多前靈700倍液或相關(guān)保鮮劑盛在大缸或水泥池中,將挑選好的地瓜裝在筐里,浸入上述藥液5~10 min后提起,瀝干藥水即可下窖。存放地瓜前要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50%硫黃懸浮劑800倍液均勻噴灑地窖,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
2.3 堆放適量
薯窖不能裝得太滿,入窖的紅薯不能超過薯窖容積的2/3。
2.4 勤管理
地瓜貯藏初期以通風散熱、排水降溫為主,貯藏適宜的溫度為10~13℃。
儲藏薯種的地窖應(yīng)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燥的地方。窖型可根據(jù)儲種的多少來定。
3.1 井窖
其特點是保溫保濕,構(gòu)造簡單,節(jié)省物料,適宜地下水位較低和土層堅實的地方建造。方法是先挖一圓井,井口直徑50~70 cm,深4~5 m,井底直徑1~1.5 m。挖好后在井底向一邊或兩邊挖儲藏室1~2個。儲藏室高1.5~1.7 m、寬0.8~1.2 m、長3~4 m。井口周圍筑高30~50 cm的土墻,以防雨水流入。也可選用“T”字形窖,適宜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建造。先南北方向挖一走道,再在走道北頭向兩邊挖“T”字形儲藏室。深淺根據(jù)地下水位而定,一般深2.5~3 m,走道寬1 m,長2 m。儲藏室的長短根據(jù)地瓜多少而定,一般長4~5 m,寬1.5 m。
3.2棚窖貯藏
一般挖寬約2 m,長3~4 m,深2 m左右的地窖。如果地下水位過高,可挖成半地下式,露出地面部分用土打墻。也可挖成圓筒狀,直徑約2 m。挖出的土墊在窖口四周,高出地面30 cm以上。窖口上架以木棍,然后再鋪約30 cm厚的秸稈,秸稈上面再覆0.5~0.8 m厚的土。在窖的東南角留一出入口,供通風換氣使用。將地瓜由底向上逐塊堆積,在地瓜與窖壁之間要圍墊約1 cm厚的細軟草,避免地瓜與窖壁直接接觸。按近地表部位圍草應(yīng)加厚一些。薯堆高約1~1.3 m,上面約留1 m的空間。貯藏初期采用自然通風的辦法散熱,但出入口要蓋上草簾。等到窖溫下降到13~15℃時,里面再蓋上10~15 cm厚的干豆葉或稻殼。窖底覆土要從窖邊四周向外1 m遠的地方開始,不使窖邊土層凍結(jié)。在窖底縱橫方向挖3條寬和深各約20 cm的通氣溝,橫溝與縱溝等距離交叉,兩端沿窖壁通到薯堆的上面。通氣溝上稀排木條或秫秸,注意不要被薯塊堵塞。
3.3屋窖
結(jié)構(gòu)與普遍房屋相似,但墻壁屋頂很厚,四周密封,窗戶打開,有加溫用的火道,可進行高溫愈傷處理。屋窖有大屋窖(貯1萬~5萬kg)和小屋窖兩種。小屋窖的窖體小,省工省料,適合農(nóng)戶貯藏用,一般每窖可貯1 500~3 000 kg。小屋窖可利用舊屋的角落改建,也可以新建。一般長2~3 m,寬2~2.3 m。
應(yīng)掌握前期通氣降溫,中期保溫防寒,后期平穩(wěn)窖溫3個原則。
4.1貯藏初期
地瓜在入窖后20 d內(nèi),溫度高,濕度大,常發(fā)生“發(fā)汗”現(xiàn)象,使堆積薯塊造成濕害,可在薯堆上覆蓋一層干草。另注意不要過早封窖口。
4.2貯藏中期
地瓜入窖后20 d到第2年2月初為中期,此時氣溫低,易受冷害,要封閉窖口。另外,薯堆上蓋草也能防止冷害。
4.3 貯藏后期
地瓜經(jīng)長期貯藏后生理機能衰退,此時氣溫回升,應(yīng)及時打開窖口通風換氣,降低窖內(nèi)溫濕度。
在貯藏期間要注意兩點,一是勤檢查,發(fā)現(xiàn)爛薯及時剔除;二是下窖前一定要用燈試驗,如火不滅,才能進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