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瀟潔
關聯企業(yè)用工的勞動關系判定
■文/徐瀟潔
案例錢 某與某資本公司因勞動關系爭議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錢某主張其于2011年3月15日入職該資本公司,擔任經理職務,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2015年9月1日以個人原因為由向法定代表人姚某口頭辭職。資本公司則主張雙方勞動關系于2013年4月解除,錢某自2013年5月起與其他公司即某咨詢公司建立勞動關系,錢某對此予以否認。
資本公司為證明其主張向仲裁委提交了《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咨詢公司向錢某支付工資的記賬憑證以及咨詢公司與錢某就解除勞動關系事宜訂立的“協議書”?!犊劾U個人所得稅報告表》載明起始時間為2013年5月,錢某的扣繳義務人為咨詢公司。“協議書”的雙方分別為咨詢公司及錢某,載明雙方當事人于2015年9月1日解除勞動關系約定的內容。記賬憑證未體現2013年5月前后向錢某支付工資的主體存在變化。錢某認可上述證據的真實性,但否認知曉個人所得稅的扣繳義務人以及支付工資的主體。資本公司未提供證據證明將扣繳義務人以及工資支付主體告知錢某。
另查,姚某同為資本公司及咨詢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資本公司自認其公司及咨詢公司的部分工作人員是相同的人員。
錢某以要求資本公司向其支付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1日期間提成工資等為仲裁請求,向仲裁委申請仲裁。仲裁委經審理確認錢某與某資本公司于2011年3月15日至2015年9月1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并支持錢某關于提成工資的部分請求。
評析本 案爭議的焦點是,錢某與資本公司之間勞動關系持續(xù)至何時。
本案中,資本公司與錢某對2013年4月之前雙方存在勞動關系不持異議。分歧在于,資本公司認為雙方勞動關系于2013年4月解除,而錢某則認為不存在該解除事實,雙方勞動關系仍正常持續(x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法釋[2001]33號)第六條規(guī)定:“在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因用人單位作出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fā)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币虼耍热毁Y本公司主張雙方勞動關系于2013年4月解除,那么資本公司對此應承擔舉證責任。
資本公司提交的個人所得稅扣繳義務人為咨詢公司的《扣繳個人所得稅報告表》,但在錢某否認知曉該事實的情況下,不能證明錢某已經知曉其勞動關系用人單位主體發(fā)生了變更;資本公司提交的“協議書”載明咨詢公司與錢某于2015年9月1日解除勞動關系,但此內容與資本公司與錢某是否解除了勞動合同、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并無實質關聯,即無法充分有效證明資本公司與錢某于2013年4月解除勞動關系。由于資本公司與咨詢公司法定代表人相同,且部分員工交叉,因此兩者為關聯企業(yè),這一狀況對資本公司是不利的,會加劇對資本公司證據的質疑。用人單位如果以勞動者嚴重違反規(guī)章制度等行使單方解除權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也仍需將此意思送達勞動者,否則不能發(fā)生解除效力。在其他情形下,離開了勞動者的意思,僅僅有用人單位一方的意思表示或者行為,是不能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或者勞動關系的。在本案中,資本公司的舉證責任未能完成,因此要承擔不利后果。
對于關聯企業(yè)交叉使用勞動者的現象,根據現有證據難以查明勞動者實際工作狀況的,通常參照以下原則處理:(1)訂立勞動合同的,按勞動合同確認勞動關系;(2)未訂立勞動合同的,以用人單位發(fā)放工資、繳納社會保險、工作地點、工作內容等作為判斷存在勞動關系的因素;(3)關聯企業(yè)交叉使用勞動者,工作內容交叉重疊時,對勞動者涉及給付內容的主張,可根據勞動者的主張,由一家用人單位承擔責任,或由多家用人單位承擔連帶責任?!?/p>
作者單位:北京市海淀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