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卿
我的朋友老六是個話癆。每次老男人們喝酒,他講的話都在15000字以上。
前一陣兒,一位朋友邀請老男人們?nèi)ズ染?。飯店很大,十幾個包間,主人還專門挑了最大的一間,以示我們是座上賓。一張能坐16個人的大桌,裝了我們不到10個人,轉(zhuǎn)盤桌子中間還擺了一座鮮花垛,莊重得緊。那天的飯菜都很地道,服務(wù)也溫馨有加,可老六就是打不起精神,話少得可憐,酒也喝得彬彬有禮,總之和平時判若兩人。
回去的路上,我試探地問:“最近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沒有??!”老六一臉無辜。我接著問他為什么在飯桌上如此沉默寡言,他把眉毛擰了半天,回答說:“像今天這樣的場合,對我來說,顯然太不適應(yīng)了,咱們窮哥兒幾個一落座,你丫立刻掩映在鮮花叢中,不知道為什么,我特沖動地想跟你說客氣話。哦,天哪……”
按照大眾傳播學(xué)的說法,兩個人面對面的正常交流,應(yīng)該在150公分以內(nèi),這種距離被確認(rèn)為是安全的,大于這個距離被稱作社交距離,它的私密性就大大減少了。所以,在電視里經(jīng)??吹侥切┟菜铺托母C子的訪談,主持人和被采訪者相聚一丈多遠(yuǎn),我說這根本不是交流,更像是審問。吃飯也是這樣,如果哥兒幾個鬧酒的聚會都弄成國慶招待會那樣子,兩個人想說點什么,恨不能靠手機(jī)短信完成,這就扯了。所以,那天臨別的時候,老六異常鄭重地說:“咱們哪,趕明兒還是吃點熱乎的吧?!崩狭f的熱乎是指那種親密無間的人挨人,類似家庭聚會的熱絡(luò)。
在日常生活里,桌距或者說桌子的直徑可以改變?nèi)魏稳酥g的關(guān)系,桌距的長短和人之間的親近程度是成反比的。
(摘自《至味在人間》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