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元駿
很多人說疙瘩湯是懶人的吃食,他們既能喝到湯,又能吃到些“干貨”。我不同意此觀點(diǎn),盡管疙瘩湯做起來的確不如燉湯、大菜復(fù)雜,但有時候一碗疙瘩湯帶給我們的溫暖是任何烹制精美的菜肴都無法比擬的。
切身體會到疙瘩湯的溫暖是一次生病,我高燒臥床,三天三夜沒吃東西。燒退去后,我自以為沒事了,下床雙腳一沾地可不得了,感覺天旋地轉(zhuǎn),如果不抓住點(diǎn)什么根本就站立不穩(wěn),遂又倒在床上。老媽端過來一碗熱氣騰騰的疙瘩湯,說快把這個趁熱喝了,你三天沒吃東西了。本沒有一點(diǎn)食欲的我望著混合著香油、西紅柿、菠菜、面筋香氣的一大碗疙瘩湯,突然有種很餓的感覺。老媽把我從床上扶起來,將餐桌拉到床前,遞給我勺子,我的心里瞬間涌上一股熱流,趕緊把頭埋在疙瘩湯的香氣里,以掩飾自己的熱淚。
喝下最后一口湯,我抬頭見老媽,她正笑吟吟地準(zhǔn)備拿走碗勺。我一下子站起來,輕輕推開老媽的手:“您別動,坐著休息,我全好了,碗勺我去刷?!?/p>
我真的是全好了,一碗疙瘩湯下肚,剛才頭暈?zāi)垦?、昏昏沉沉的狀態(tài)一掃而空,用神清氣爽來形容也絲毫不夸張。如果說前幾日吃藥是行百里路半九十的話,那么老媽做的這一碗疙瘩湯無疑就是剩下的那十里路,十分溫暖。
(摘自《滋味生活》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