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述評

      2016-02-12 06:23:05金莉黎
      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 2016年4期
      關鍵詞:價值體系培育價值觀

      金莉黎

      (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00444)

      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述評

      金莉黎

      (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200444)

      黨的十八大以來學界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成果,有三個著力點是需要重點關注的:一是關于定義、“三個倡導”之間的關系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核心價值觀關系的討論,二是論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基以及在培育和踐行過程中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問題,三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選擇問題研究。研究表明,以下問題還需要學界繼續(xù)深挖、釋疑解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定義有待于進一步思考,內涵有待于進一步提煉,根基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倡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學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由來已久且眾說紛紜,研究成果頗豐。直到黨的十八大報告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正式且明確提出以“三個倡導”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后也沒有結束。黨的十八大前后研究的區(qū)別在于側重點有所變化,而且更為熱烈、深刻、全面。

      黨的十八大以來學界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成果,有三個著力點是需要重點關注的:一是關于定義、“三個倡導”之間的關系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核心價值觀關系的討論,二是論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基以及在培育和踐行過程中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問題,三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選擇問題研究。對這三個著力點的分析歸納總結,有利于人們一目了然地看到學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同時促使學界打開思維,針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定義、表述方案提煉、根基討論和落細、落小、落實等問題再作進一步的反思和深入的研究,同時也為挖掘未知領域的培育視角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

      一、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研究

      (一)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定義問題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薄?〕針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24字表述,一些學者不贊成將其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同起來,認為這24字只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而并非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的定義。

      韓震認為,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最大程度地包容多種思想”,但卻“沒有表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什么”,也恰恰因為“文化不是僵死的完成時,而是永恒的創(chuàng)造過程”,“作為文化的靈魂、文化的現(xiàn)象”的價值觀不被表述出來,才更“合乎現(xiàn)實,符合歷史事實”,因為價值觀“一旦固態(tài)化了,往往就變成了沒有吸引力的東西”。只有把價值觀的凝練過程“還給人民群眾,還給歷史過程本身,才能保持我們文化的活力”〔2〕。顯然,韓震認為這24個字沒有從正面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定義,并且現(xiàn)在不應將其定義表述出來,而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放在歷史中繼續(xù)更新內涵,這樣才更能說明這種價值觀的生命力、吸引力和持久的活力。

      江暢認為將24字等同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存在“重要偏差”和“異議”的,他另辟蹊徑,提出“三個基本層次”加以澄清,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括“終極價值目標、核心價值理念、基本價值原則”,而這24字只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價值理念”,在整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系統(tǒng)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社會主義終極價值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或中國夢)在現(xiàn)階段的具體化,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體現(xiàn)或簡明精煉的表達,是信念,是動力,具有引領、激勵和規(guī)范的重要作用”〔3〕。

      (二)關于“三個倡導”之間關系的討論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指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薄?〕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表述的說法,學界大多表示了不同看法。

      第一種觀點是“繼續(xù)提煉說”。韓震認為:“這三個層次只是一種暫時的,一種對過去的一些提法的初步歸納,還有待繼續(xù)提煉?!薄?〕第二種觀點是“同心圓層次說”。李德順認為,對“三個倡導”按照國家、社會、個人生硬地看作是各自獨立的東西,硬分成三個層次“既不清楚,也不太合理”,他認為,“應找到它們的共同核心”,“把它們理解成一個同心圓——多個層次的同心圓”。那什么是共同核心和同心圓的圓心呢?他認為應該是“公平正義”〔5〕,也就是以公平正義為核心、其他價值觀圍繞公平正義的要義、由公平正義來輻射其他價值觀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三種觀點是“基本價值觀念說”。顧鈺民不贊成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割成三個孤立的層面來區(qū)別對待,“如果有不同層面的核心價值觀,實際上也就否定了核心價值觀這一概念”。他認為這種分法本身破壞了“核心”兩字的意義。另外他認為,“‘三個倡導’提出的是全社會需要提倡的基本價值觀念”,是“具有全社會應該共同遵守的一般性質”,把“三個倡導”簡單劃分成三個層面“很不科學”〔6〕。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問題討論

      在密集地討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同時,不能忽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義。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方向。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薄?〕因此,對二者關系問題的討論應該是齊頭并進的。學界對二者的關系認識不一,形成了多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是“硬幣說”。戴木才認為“二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統(tǒng)一的有機整體”,就像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存在基礎和重要載體”;反過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高度概括和最高抽象,體現(xiàn)社會主義的價值本質,決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發(fā)展方向和基本特征,引領和主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構”〔7〕?;谟矌耪疵娌豢煞指畹脑?,必須把二者有機統(tǒng)一起來。

      第二種觀點是“從屬關系說”。吳潛濤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最深層的精神內核,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理論大廈’的奠基石,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落腳點和歸宿”,但他覺得核心價值觀應該歸于核心價值體系的范疇,“是核心價值體系基本理念的統(tǒng)一體”〔8〕。這明顯給予了從屬關系的界定,與戴木才的“硬幣說”有著截然不同的立場。

      第三種觀點是“哲學基本問題說”。陳新漢基于之前的系統(tǒng)研究,在堅持從哲學基本問題看二者關系的基礎上就“從核心價值體系中提煉和概括核心價值觀”提出進一步的看法,他認為核心價值體系“具有對于社會主體而言的價值,盡管是以精神事物為載體而呈現(xiàn)出來的精神價值,是價值形態(tài)世界的一部分,從而是統(tǒng)一的物質世界的一部分”,故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屬于物質—意識范疇中的物質范疇;而作為從核心價值體系中提煉或概括出來的核心價值觀就只能屬于意識范疇了,二者是“物質與意識的關系”,是“被反映與反映的關系”〔9〕。

      二、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基研究

      學界歷來非常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基研究。眾所周知,任何文化都不是憑空產生的,它一定是歷史性和時代性相結合的產物。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扎根中國傳統(tǒng)、立足中國國情、研究中國問題、指導中國實踐的綱領性、社會主導性理論。因此,作為精神文化產物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它也必然“是對歷史文化形態(tài)和現(xiàn)實文化形態(tài)的繼承與融合”〔10〕?!蛾P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指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豐厚滋養(yǎng)?!薄?〕它對傳統(tǒng)文化中的優(yōu)秀文化作了最正面的回應,高度肯定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之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基地位。

      (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基

      除中央文件之外,學界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基研究也大多從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入手,基本立場與《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的提法保持一致。比如田海艦、田雨晴認為,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①“與全球化時代人類的根本需求是一致的,與馬克思主義有著諸多相通契合之處,飽含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需的寶貴養(yǎng)料”,是“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11〕。

      李德順站在歷史的制高點分析中華民族的文化優(yōu)勢,他認為:“中華民族主體的形成及其主體精神,是造就中華文化基本特色和優(yōu)勢的根基?!敝腥A民族是由多個民族經歷一次次自我創(chuàng)造積聚起來的“歷史主體”和“現(xiàn)實主體”,是以“每個民族和個人自強不息的進取意識與整個文化體系厚德載物的宏偉氣質之間的和諧統(tǒng)一”作為主體精神突出特征的“實踐概念”和“文化概念”。正是這樣的“主體”和“主體精神”滋養(yǎng)、營養(yǎng)、涵養(yǎng)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旺盛生命力,無疑它們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靈魂和主動脈”〔12〕。

      有學者從倫理學視角剖析這個問題,認為“中華文明自身獨特的文化傳統(tǒng)和價值體系猶如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基因,植根于中國人的血脈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其中,他尤為推崇儒家文化,認為“以儒家倫理文化為核心的中國道德傳統(tǒng)”在兩千多年的歷史發(fā)展變化中早已“積淀為中華民族日常人倫道德生活世界的基本習慣和禮儀形式,成為規(guī)導和約束社會倫理生活和道德行為的一種‘習慣法’,成為中國人道德生活中的一種文化遺傳基因”〔13〕。

      歐陽軍喜、崔春雪則從反向加以論述,他們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否凝聚民心、得到個體認同和社會認同,繼而成為一種社會共識來引領社會進步,既取決于這個核心價值觀是否牢牢根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符合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心理”,體現(xiàn)民族性,又決定于它自身是否具有足夠的科學性和先進性,能否“順應世界潮流反映民族前進方向”〔14〕,體現(xiàn)時代性。

      從以上多個視角的分析可見,學界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基的認識是高度統(tǒng)一的。

      (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要處理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

      如何處理好這二者之間的關系,既關系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性改造、傳承和再生力量,又關系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踐行、取得實效。基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既有糟粕又有精華,學界大多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但又不能背棄中學為本的根本立場。

      關于二者之間的關系論述,目前學界主要有幾種看法:第一種是導向論。崔宜明認為,“要講清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美德,就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重新審視和認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美德”〔15〕。第二種是根基論。田海艦認為,“必須以傳統(tǒng)文化價值觀為根基,必須創(chuàng)造性轉換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價值觀,必須借鑒傳統(tǒng)社會價值觀培育的基本經驗”〔13〕。第三種是源泉論。歐陽軍喜、崔春雪提出把二者“貫通”起來、“結合”起來,“創(chuàng)造源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又高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樣才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又充滿時代氣息;既能實現(xiàn)對傳統(tǒng)文化價值觀的繼承、創(chuàng)新、發(fā)展和升華,又能充分體現(xiàn)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14〕。也就是說,要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萃取出一種具有普遍價值共識的、并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和提煉中找尋到一種更符合本民族、現(xiàn)時代、當下實際和實踐的核心價值觀。

      三、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研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果無法使公民從理論認知、認可、認同轉化為實踐落細、落小、落實,而僅僅停留在對于內涵和根基的研究上,是無法見諸實踐并進一步提升到理想信念的高度的。為此,路徑問題研究具有非?,F(xiàn)實的迫切性,在此問題上學界試圖從多個角度探索培育路徑。

      (一)民族精神角度

      溫靜、王樹蔭認為“弘揚民族精神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行之有效的切入點”,有其理論上的合理性和實踐中的可行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民族精神同屬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范疇,將二者緊密結合起來,“既遵循歷史規(guī)律,也符合邏輯發(fā)展,有利于更好地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更好地吸取實踐養(yǎng)分,是從新視角探索培育的有效途徑”。全球化、信息化、改革開放和傳統(tǒng)文化都可能對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來多方面的利弊得失,所以在弘揚民族精神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必須“堅持正確導向”、“體現(xiàn)開放包容”、“凸顯時代精神”、“吸納愛國傳統(tǒng)”〔16〕。

      (二)制度建設角度

      田海艦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精神和生命之魂,而社會主義制度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基于二者雙向互動的內在關聯(lián)性,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對于制度建設需要“注重制度的整體設計”、“把握好制度改革的時機”、“考慮制度建設的長期性”,既提高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感和自信心,又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落細、落小、落實,努力實現(xiàn)二者的“良性互動”〔17〕。

      (三)陣地選擇角度

      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6年1月發(fā)布的《第37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guī)模達6.88億,全年共計新增網民3951萬人?;ヂ?lián)網普及率已為50.3%,較2014年底提升了2.4個百分點。”〔18〕隨著互聯(lián)網勢不可擋的大范圍普及,全民傳播的時代悄無聲息地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每一天,互聯(lián)網這一平臺無疑成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平臺。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網絡傳播信息碎片化、傳播內容泛娛樂化,傳播主體參差不齊、傳播質量良莠不一。因此,如何認識二者關系并且利用好網絡這個平臺進行有效培育成為學界探討中非常激烈的問題。劉文佳、楊永志認為,借助網絡媒體這個介質來傳播核心價值觀需要把握好三個方面:“開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上傳播陣地”,“鼓勵創(chuàng)作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絡文化產品”,“加大宣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典型事跡的力度”〔19〕。

      (四)主體選擇角度

      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和社會的主體,在以往的歷史中,人民的主體地位和主體意志“相當部分通過統(tǒng)治階級在國家機器作用的中介體現(xiàn)出來”,而“在當今的中國,人民主體意識是自覺地體現(xiàn)出來的”〔20〕。在高校,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勤學、修德、明辨、篤實,形成優(yōu)良的學風,塑造健全的人格,使他們的主體意識和主體地位得到進一步的體現(xiàn),這無疑對于整個中國未來的發(fā)展具有高瞻遠矚的歷史意義。李凈、戴鋼書提出,要“依據(jù)大學生對象多樣性、復雜性”進行有針對性的分層次培育,“依據(jù)目標設定規(guī)律、信息傳播—接受過程機理及培育實效性原則”進行循序漸進的分階段培育,“依據(jù)人—情—境結合產生的時空差異”〔21〕進行域界性的分場域培育。

      (五)日常生活角度

      從社會現(xiàn)實情況來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僅僅是社會的主導價值觀念,還并未成為社會主流價值觀念。陳新漢認為:“一個特定的社會價值觀念能否成為認同的對象,固然與特定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聯(lián)系在一起;能否形成共識,固然與特定時代的社會狀況聯(lián)系在一起,然而最終的根據(jù)則在于能否體現(xiàn)人文精神的時代特征。”〔22〕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社會主導價值觀念向主流價值觀念過渡,從“現(xiàn)存”的價值觀念向“現(xiàn)實”的價值觀念過渡,必須“體現(xiàn)人文精神的時代特征”。從場域來看,如果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到日常生活點滴,回歸日常生活實踐,從日常生活中體現(xiàn)人文精神、人文關懷、人文修養(yǎng),這無疑意義重大。朱晨靜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本就源于日常生活”,并且“也是中西方不同境遇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殊途同歸的價值指向”,因此,“在日常生活研究視域和思維框架內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然要遵循日常認同的特點和規(guī)律,經常化、具象化、文化化、制度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生活培育的必要選擇和實踐要求”〔23〕。

      四、問題思考與研究展望

      上述對研究內容的梳理,使我們較為全面地認識到目前的研究進度和成果,這是值得欣喜的。但同時,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尚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問題,有待下一階段學界繼續(xù)深挖、釋疑解惑。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定義有待于進一步思考

      對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三個倡導”,一般的說法就是其代表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提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們就自發(fā)地背誦起24個字,就順其自然地認為這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些學者認為,這24字著實是現(xiàn)階段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陳述,但其更多地表達了一種能夠成為社會基本價值觀念的內容而非真正的內涵。對于“三個倡導”按照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來劃分,容易讓人對“核心”二字產生質疑。這說明,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定義方面還存在分歧。因此,對于其內涵的研究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入。至于如何深入,吳潛濤給出了這樣的說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重要命題,同樣也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社會實踐發(fā)展對理論需要的產物,其內涵是與一定的實踐需要和理論發(fā)展的觀照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薄?〕而這也正是筆者想要說的,即:讓實踐來檢驗理論的成果,在實踐中發(fā)展理論成果,從實踐中回歸理論的神圣和精粹。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有待于進一步提煉

      從理論上來講,按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分層次使公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個較完整的輪廓印象,但顯然在分層次的時候出現(xiàn)了重疊和不清的問題,比如:“誠信”是否只是個人層面的事?難道整個社會就不需要強調誠信嗎?也有學者提出不同的分類準則,比如第一個倡導體現(xiàn)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取向,第二個倡導體現(xiàn)對西方價值文明的吸收借鑒,第三個倡導體現(xiàn)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價值的繼承發(fā)揚,顯然這樣的分類只是對原有三個層面的另類解讀,而未涉及24字的表述方案本身是否有再提煉的可能。筆者認為,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24字表述兼顧了方方面面,卻也恰恰忽視了它作為“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要求。因此,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需要再進行提取和凝練,“片面才能深刻”的道理就在其中。而這種凝練必須回歸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源頭上去,必須回歸到社會主義的本質上去,要不就無法體現(xiàn)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區(qū)別于資本主義的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基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一方面,必須在認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基前提下,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發(fā)揚、創(chuàng)造性轉換是否達到了真正的效果?新文化運動的“打倒孔家店”和“文化大革命”中對于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消解事實有據(jù)可循,作為中華民族精神基因的傳統(tǒng)文化大有脫離群眾之意。傳統(tǒng)文化里所蘊含的智慧,人們只是將其停留在形式、只是照做而不深挖其內涵。如在一代人中形成的包括內容與形式在內的傳統(tǒng)文化,在下一代人或下下一代人不知其所以然中僅保留了形式,形式也就隨著時間的蕩滌慢慢變成了形同虛設的空架子,只是依稀被某種神秘的不可控的未知的力量牽絆,使人畏懼而盲目。沒有內核作支撐的文化、無視內涵而僅依賴畏懼殘存的形式遲早將會走向衰亡。因此,必須真正打開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大門,理順其發(fā)展脈絡,挖掘出內在故事,說清楚其中的道理,讓人們根據(jù)“自愿原則和利益原則”〔24〕來選擇自己的歷史?!霸诂F(xiàn)代社會,尤其是世界進入‘數(shù)字化’時代后,需要‘教導文明’,更需要‘對話文明’,并且‘教導文明’應該通過‘對話文明’的方式體現(xiàn)出來,唯有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22〕。人們所反對的是教條式的灌輸、通知式的告訴你應該怎么做,人們傾向于愉悅接納的是在了解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尊重自身選擇利益、朝向真善美的狀態(tài)和過程。人們只有真正認知、認可、認同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它才會成為一種社會共識得到延續(xù)和傳承。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基是否只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一種還是有其他多種?比如馬克思主義作為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指導思想,它的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基本觀點無不影響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發(fā)展和完善,它是否也應該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基?再比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不能回避的問題,它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決定性作用。目前關于根基的研究甚少,研究成果更是寥寥無幾,因此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基認識至少還應從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中國實踐等多個角度著手研究并深入挖掘,這將會更加筑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基,豐富和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整個系統(tǒng)研究的內容。

      (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有待于進一步強化

      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使其真正內化為人的價值觀念并落實到實踐中去,這也就達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效。從培育和踐行的路徑研究來看,學界著實花了大力氣,不是僅僅停留于宏大的敘事層面,而是從理論到實踐、由歷史到現(xiàn)實多方面展開具體論述、獻計獻策,但從目前的實效來看尚不盡如人意。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fā)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薄?5〕為此,學界的研究其實也就轉向了細化各種培育路徑的選擇上。比如把網絡作為培育和踐行的重要陣地,不僅僅要在大方向上掌好舵,更要深入各類網站有點有面地宣傳報道、持續(xù)不斷地文化熏陶、虛實結合地教育引導。“我們不知道有任何一種力量能夠強制處在健康清醒狀態(tài)的每一個人接受某種思想”〔26〕,只有讓人們在知曉事實本身的基礎上,再接受細致、透徹、扎實的道理,才能使人為理所動、內化于心,繼而外化于行。

      〔注釋〕

      ①關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本文中的使用,原則上遵從《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中的用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但是,有些學者使用了“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了尊重這些學者,在相關觀點綜述中使用該提法。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2-11-18(1).

      〔2〕韓震.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理論視野,2013 (1):28-30.

      〔3〕江暢.論當代中國價值觀構建〔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4(4):147-154.

      〔4〕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J〕.黨建,2014(1):9-12.

      〔5〕李德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解析——訪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名譽院長、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德順〔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14(5):5-8.

      〔6〕顧鈺民.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的幾個問題〔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3(4):51-55.

      〔7〕本刊記者.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若干問題——訪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長戴木才研究員〔J〕.思想教育研究,2013(2):6-10.

      〔8〕本刊記者.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若干問題——訪清華大學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潛濤教授〔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11):9-15.

      〔9〕陳新漢.怎樣理解核心價值體系〔J〕.社會科學,2013(11):111-119.

      〔10〕張娜.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多元文化路徑〔J〕.思想理論研究,2013(13):33-37.

      〔11〕田海艦,田雨晴.中國傳統(tǒng)文化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2):48-50.

      〔12〕李德順.怎樣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優(yōu)勢〔J〕.決策探索(下半月),2013(11):60-62.

      〔13〕田海艦.“筑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基”學術研討會綜述〔J〕.道德與文明,2014(5):158-160.

      〔14〕歐陽軍喜,崔春雪.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J〕.山東社會科學,2013(3):11-15.

      〔15〕崔宜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再認識〔J〕.道德與文明,2014(5):21-27.

      〔16〕溫靜,王樹蔭.弘揚民族精神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3(2):66-70.

      〔17〕田海艦.論制度建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J〕.保定學院學報,2013(4):29-33.

      〔18〕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第37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EB/OL〕.(2016-01-22).http://tech.sina.com.cn/ i/2016-01-22/doc-ifxnuvxh5133709.shtml.

      〔19〕劉文佳,楊永志.論網絡媒體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J〕.學術論壇,2015(2):17-20.

      〔20〕陳新漢.關于“人民主體”的一些思考〔J〕.哲學研究,2014 (2):30-35.

      〔21〕李凈,戴鋼書.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分層次、分階段、分場域培育路徑探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 (4):103-106.

      〔22〕陳新漢.認同、共識及其相互轉化——關于社會價值觀念與國民結合的哲學思考〔J〕.江西社會科學,2014(7):38-46.

      〔23〕朱晨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日常生活視角〔J〕.山東社會科學,2014(10):140-144.

      〔24〕陳新漢.哲學視域中的認同意蘊新思考〔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3):5-12.

      〔25〕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J〕.黨建,2014(3):4-6.

      〔2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63.

      責任編輯周榮

      D616

      E

      1009-1203(2016)04-0019-06

      2016-05-2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3CKS051)。

      金莉黎(1987-),女,浙江紹興人,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價值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猜你喜歡
      價值體系培育價值觀
      我的價值觀
      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價值體系研究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青花瓷藝術品價值體系建構》摘要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敵人
      未來或可培育無味榴蓮
      知名企業(yè)的價值觀
      價值觀就在你我的身邊
      學習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
      念好"四部經"培育生力軍
      中國火炬(2014年3期)2014-07-24 14:44:39
      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青少年
      中國火炬(2012年12期)2012-07-24 14:13:32
      乐业县| 体育| 屏边| 莫力| 阳朔县| 拉萨市| 江源县| 报价| 朝阳县| 邻水| 政和县| 沾化县| 呼和浩特市| 石林| 得荣县| 温州市| 内丘县| 泰安市| 罗田县| 炉霍县| 星子县| 神池县| 开封县| 荆门市| 宜君县| 喀喇| 峨眉山市| 通化市| 井陉县| 白银市| 保靖县| 阿克| 阿图什市| 雷山县| 桐乡市| 远安县| 醴陵市| 五莲县| 达拉特旗| 庆阳市| 新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