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慶華
(泰州市人民醫(yī)院燒傷整形科,江蘇泰州 225300)
封閉負壓引流技術治療Ⅲ、Ⅳ期壓瘡的療效觀察及護理
洪慶華
(泰州市人民醫(yī)院燒傷整形科,江蘇泰州 225300)
目的探討Ⅲ、Ⅳ期壓瘡患者使用封閉負壓引流(VSD)技術治療的效果。方法選擇我院燒傷整形科Ⅲ、Ⅳ期壓瘡的患者33例,隨機分為負壓組17例和對照組16例,負壓組清創(chuàng)后使用封閉負壓引流技術治療,同時加強護理,對照組采取每日換藥的方法,換藥時剪除壞死組織,采用油紗覆蓋創(chuàng)面。結果負壓組在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上較對照組更短(P<0.05),在第7天以及第14天,創(chuàng)面分泌物檢測陽性率更低(P<0.05)。結論負壓組治療壓瘡,可以有效控制感染,促進創(chuàng)面基底部新鮮,縮短病程,提高治療效果。
封閉負壓引流Ⅲ;Ⅳ期壓瘡;護理
壓瘡是指人體的某個部分由于長時間的壓迫,由壓力、剪切力或者是摩擦力所造成的皮膚破潰從而導致了潰瘍[1]。當出現壓瘡時,繼發(fā)感染可引起敗血癥而危及生命。筆者對用VSD技術治療Ⅲ、Ⅳ期壓瘡進行了觀察分析,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3~2015年泰州市人民醫(yī)院燒傷整形科接診的33例Ⅲ、Ⅳ期壓瘡患者,隨機分為負壓組和對照組,負壓組男性10例,女性7例;患者年齡67~78歲,平均年齡72.35歲,創(chuàng)面面積86~180平方厘米,平均130.33平方厘米。對照組男性8例,女性8例,患者年齡66~80歲,平均72.63歲,創(chuàng)面面積80~160平方厘米,平均130平方厘米。兩組病人年齡及創(chuàng)面大小在統(tǒng)計學上無顯著差異。
1.2 方法負壓組首先對患者創(chuàng)面進行清創(chuàng),盡量清除壞死組織,必要時甚至可在麻醉的狀態(tài)下進行,清除分泌物,將VSD醫(yī)用海綿按創(chuàng)面形狀修剪,貼敷于創(chuàng)面,無菌薄膜封閉,將引流管接負壓,沖洗管可接生理鹽水間斷沖洗,防止分泌物堵塞導管,每7天去除敷料,視基底部情況決定采取皮瓣修復或者繼續(xù)行負壓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換藥的方式,逐漸修剪去除壞死組織,采用油紗填塞創(chuàng)面,視敷料被分泌物浸染情況,每日或者隔日換藥,視基底部情況決定采取皮瓣修復或者繼續(xù)行常規(guī)換藥治療。兩組患者均在入院時、第7天、第14天行創(chuàng)面分泌物培養(yǎng),以檢測病原菌是否為陽性。
負壓組17例患者,15例經負壓吸引后一周創(chuàng)面肉芽生長良好,感染控制滿意,12例患者最終行局部皮瓣修復,5例經負壓吸引后,繼續(xù)常規(guī)換藥至創(chuàng)面愈合,取得良好效果;對照組16例患者,13例換藥新鮮后,行局部皮瓣修復,2例分別經持續(xù)換藥45天、61天后創(chuàng)面愈合,1例治療20天后創(chuàng)面未愈自動出院。
負壓組在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上較對照組更短(P< 0.05),在第7天以及第14天,創(chuàng)面分泌物檢測陽性率更低(P<0.05),見表1及表2。
表1 負壓組及對照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
*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2 負壓組及對照組創(chuàng)面分泌物培養(yǎng)陽性例數(卡方檢驗)
3.1 VSD改變了壓瘡的局部環(huán)境隨著基礎護理學研究不斷深入發(fā)展,壓瘡實質就是由于壓力而造成局部組織缺血、缺氧。因此有人稱其為壓迫性潰瘍或壓瘡。它雖然不是原發(fā)病,但它是其他原發(fā)病未能細心的護理而造成的,一旦發(fā)生很難治愈,嚴重者引起敗血癥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有文獻[3]報道,7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壓瘡發(fā)生率可達到70%。微酸環(huán)境可以有效地降低細菌的滋生,而VSD敷料能夠給創(chuàng)口愈合提供一個比較理想的環(huán)境,將創(chuàng)口的PH值保持在5.6左右的微酸環(huán)境當中,在這種條件下能夠加速纖維細胞的合成同時也會極大地促進血管增生[4]。VSD將受傷部位的分泌物充分地吸出,同時將壞死組織軟化為碎片,能夠為愈傷提供一個比較好的環(huán)境。VSD醫(yī)用海綿與創(chuàng)面產生凝膠狀態(tài),比較方便更換,不會給傷者造成較大的疼痛感,同時VSD能降低小血管后負荷,使血液涌向創(chuàng)口,增加創(chuàng)口血流,并且對深度創(chuàng)面以及壞死部位周圍的正常組織有很好的支持效果,能夠確保附近正常的組織不會由于坍塌而出現缺血并導致壞死的情況發(fā)生。
3.2 VSD技術減少了壓瘡局部的菌落VSD技術可以快速有效地對創(chuàng)面或者是腔隙分泌物進行清理,有利于肉芽生長以及上皮組織的生成,從而對傷口的愈合起到了促進效果,徹底地將壓瘡創(chuàng)面當中的滲液、膿液或者是壞死成分進行清理;從而降低創(chuàng)面當中的細菌菌落數,大大地減少了感染情況的發(fā)生;能夠加快創(chuàng)面血液循環(huán)的恢復,提升血管通透性,并且能夠提升水腫的改善以及促進肉芽組織新生等[5],VSD技術是一個能夠有效幫助肉芽生長的技術,是能夠對傷口進行保護的新手段,其效果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6],將其運用于修復壓瘡創(chuàng)面,能夠降低換藥頻率,極大地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量,能夠減緩病人的疼痛感,同時操作簡單易學,可以為治療帶來一個較好的創(chuàng)口環(huán)境。
3.3 VSD技術保持了創(chuàng)面干燥壓瘡局部護理重點是解除局部壓力,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免受大小便及汗液浸泡。VSD操作的關鍵點就在于是否能夠進行著實可行的負壓封閉引流。引流順利,能夠盡可能地將滲出液清理干凈,VSD敷料必須確保處于塌陷狀態(tài),使得藥物能夠充分的與受傷部位進行貼合,創(chuàng)面無組織液,并且沒有液體物質的存在是負壓有效的標志。治療前檢查負壓裝置的密閉性能,核對壓力;術后取舒適的體位,能夠較好的解決壓瘡腫脹,同時還能夠保證引流管出口位于低位,負壓吸引瓶相對于創(chuàng)面而言要位于低位,妥善固定引流管。注意觀察并記錄引流液的性狀及量,檢查各銜接處密封程度,貼膜漏氣,負壓創(chuàng)面吸引無效,并聞及吹風聲說明負壓裝置漏氣,應及時進行貼補。
3.4 VSD技術的護理配合創(chuàng)面在護理過程中要確保半透膜是完整的,無漏氣的情況發(fā)生;引流管是否處于自然狀態(tài),使用該負壓裝置持續(xù)進行引流6至8天,所使用的吸引壓力一般為16.0至55.0KPa,6至8天之后將半透膜開啟,當受傷部位的創(chuàng)面狀態(tài)為新鮮肉芽的時候,就能夠進行皮瓣轉移修復手術,若是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那么就要進行重復的創(chuàng)面清潔操作,繼續(xù)使用VSD方法來進行治療[7]。詳細的查看受傷部位有無水泡、紅疹、滲液的出現,是否出現異味,詳細地了解傷者的自身體感,是否有明顯的疼痛、瘙癢等癥狀的出現。對受傷部位的愈合情況進行深入的觀察和了解,有沒有出現傷口由蒼白、暗紅變化為鮮紅色的情況,腐肉、壞死組織有沒有顯著的改善。同時要嚴防醫(yī)源性感染,在替換VSD的每一個組件以及置管、沖洗的時候都要嚴格按照相關操作標準進行消毒,每天都需要進行引流瓶的更換。同時根據藥敏合理應用抗生素,并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的變化。并要做好健康宣教,向患者介紹封閉引流治療的原理、優(yōu)點,盡量地減少病人的不安全感,提升治療的積極性,提升病人的治療信心。及時地告誡病人以及其家屬要注意保護、維護負壓引流設備等,并傳授相關的維護方法。
實踐證明,VSD治療Ⅲ、Ⅳ期壓瘡,治愈率高、治愈時間短、同時也減輕了護理工作量,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1]吳玲.壓瘡患者傷口護理會診的實踐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08,11(3):52.
[2]洪慶華.水膠體敷料治療ICU患者壓瘡的臨床觀察[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2,14(6):697-698.
[3]曹順華,余小萍.多種壓瘡評估工具對老年患者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23(8): 42-43.
[4]李東,張杰,牛星燾,等.密閉濕潤環(huán)境與創(chuàng)面愈合[J].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0(3):109.
[5]裘華德,宋九宏.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第2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
[6]李陽,陳安民,李鋒.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四肢皮膚軟組織缺損中的應用[J].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2007,4(4):12-14.
[7]李躍軍,曹大勇,陳紹宗.封閉負壓引流技術對創(chuàng)面愈合過程纖溶酶原激活劑關聯表達的影響[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09(224):306-309.
(責任編輯 楊荔晴)
第1期
高校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途徑………………………………………………鐘瑞琴,錢昊(1)
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質量提升研究……………………………………………………王萌萌,陳明輝(4)
素質拓展訓練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于志英(7)
淺析高校資助工作在學生立德成才中的育人功能………………………………………………曹暉(10)
高職路橋專業(yè)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與探索……………………………………孫舒,嚴曉燕,王月華(13)
高校學生教育開展家校協同方法的研究…………………………………………………………武艷(16)
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本解讀………………………………………………………………………沈潔(19)
信息技術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師素質發(fā)展分析……………………………………………………何瑛(23)
以“協同育人”理念推動水產養(yǎng)殖技術專業(yè)校企合作探索………………………………………周智勤(26)
高校人事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黃廷紅(29)
論高職院校檔案管理機構的優(yōu)化…………………………………………………………………劉艷春(32)
圖書館O2O服務模式探究…………………………………………………………………孔慶祝,孔憲才(34)
“隱秀”釋義…………………………………………………………………………………………成迅(37)
淺析現實主義小說敘事的多維嬗變………………………………………………………………朱志云(40)
筆墨緊隨時代——王大有寫意人物畫研究………………………………………………………浦程飛(44)
揚州特色飲食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fā)構想…………………………………………………………吉曉靜(47)
全域旅游視閾下縣域旅游發(fā)展探究………………………………………………………………李紅(50)
生態(tài)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考與建議………………………………………………………姚曉燕,繆啟軍(54)
中藥三棱的總黃酮提取工藝研究………………………………………張建中,徐菲菲,陳小燕,周蓉(58)
氟橡膠聚合生產工藝分析…………………………………………………………………………吳玉勛(61)
瑞芬太尼對老年患者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應的影響…………………李小靜,吉曉麗,錢濤,孫燦林(63)
右美托咪定對顱腦外科術后全麻蘇醒期血流動力學和蘇醒質量的影響……朱平,袁志國,顧政(67)
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臨床護理觀察………………………………………………………………張宏梅(71)
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及護理干預分析………………………………………王小蘭(74)
第2期
法治社會視野下高校憲法教育探析…………………………………………………………………徐向上(1)
志愿服務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彰顯與弘揚……………………………………………………馬傳浩(5)
家校共育機制在高職隱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楊丹(9)
《老子》“不言之教”對構建新型高校師生關系的啟示……………………………………………王萍萍(13)
高職電子信息專業(yè)群專業(yè)調整的思考……………………………………………………………杜慶平(16)
跨文化教學視角下的醫(yī)學生人文素養(yǎng)提升路徑探討……………………………………………陸彥沁(19)
信息化環(huán)境下高職英語自主學習成效之探究……………………………………………………楊莉莉(22)
就分層分類教學談高職英語教材的使用…………………………………………………………侯曉靜(25)
體驗式教學在團隊合作課程的實施………………………………………………………………徐凌潔(29)
論“認知學徒制模式”在體育情境學習中的作用…………………………………………………王峰(32)
關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信息化的思考…………………………………………………………劉安(35)
培養(yǎng)復合型醫(yī)學編輯人才提升醫(yī)學期刊核心競爭力……………………………張莉,嚴美娟,王海燕(38)
生態(tài)女性主義視角下《龍子》中女性話語研究……………………………………………………周麗麗(42)
社區(qū)信息化管理的研究與實踐……………………………………………………………朱曄,王佳佳(45)
滿秩分解與秩不等式………………………………………………………………………………章朝慶(48)
基于AMEsim的雙回路液壓轉向系統(tǒng)切換閥的仿真分析………………………………陳靜,戴其華(50)
零損耗深度限流裝置在廠用電系統(tǒng)中的應用……………………………………………………宮志堅(53)
建筑砂石骨料現狀與發(fā)展趨勢……………………………………………………………………王花(57)
淺議高校基建工程項目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林津晶(59)
建立醫(yī)療安全(不良)事件報告系統(tǒng)促進醫(yī)院管理信息化…朱曉梅,陳曙光,秦曉斌,游繼軍,萬志敏(62)
25 例以血小板減少為主的HIV/AIDS患者病例分析……………………………何伶俐,陳竹,王嘉川(65)
中藥濕熱敷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46例臨床療效觀察……戴瑜,龔華惠,王鎧,印紅兵,陳美珍(69)
普外科護士對加速康復中術前禁食禁飲知信行調查分析……………………李海霞,李國宏,趙小燕(73)
第3期
大學英語中的多模態(tài)信息化本土文化教學策略研究………………………………………………陳蓉(1)
基于社會需求的高職類實用英語課程改革探索……………………………………………………李紅梅(4)
自動評分系統(tǒng)對高職高專寫作教學的效果研究……………………………………………………林靜(8)
淺析高職院?!?+2”分段培養(yǎng)模式下大學英語教學………………………………………………劉芳(12)
成人英語詞匯學習策略實證研究…………………………………………………………………顧冠男(15)
技能競賽時代下指導高職院校英語口語競賽引發(fā)的思考………………………………………呂品(18)
臺灣高校“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啟示…………………………………段艷艷,宋越(21)
我國高校學分制改革問題剖析及對策研究………………………………………………………劉佳(24)
高職教學信息化建設現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朱艷,曹元軍,盧意(27)
淺析高職院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課程體系的構建…………………………………………………王麗君,王敏(30)
高等職業(yè)院校大學生黨員發(fā)展積分制體系構建及運用探索……………………………陳明振,吳立新(33)
淺析新常態(tài)下的校園公共安全管理………………………………………………………………毛斌(36)
虛擬現實高校圖書館發(fā)展探研……………………………………………………………………周運芳(39)
泰州市市區(qū)發(fā)展策略研究…………………………………………………………………………劉晉陸(41)
云會計在企業(yè)會計信息化應用中的SWOT分析…………………………………………………李慧(45)
LTE室分系統(tǒng)常見問題的解決………………………………………………………………………陳宜進(49)
基于GPRS的油井工況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樹龍珍,李曙生,沈霽(52)
高強鋼筋機械連接接頭的創(chuàng)新設計研究……………………周桂香,蔣鳳昌,曹子昂,程越東,朱恒其(55)
城市道路網規(guī)劃優(yōu)化方法探析……………………………………………………………………韓振國(59)
外部性腦積水的CT診斷與臨床應用價值分析……………………………………………………趙錦林(62)
乳腺MRI檢查技術及其應用價值…………………………………………………………………陳小云(64)
關節(jié)鏡及C臂機雙向監(jiān)測下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的康復護理……………………………莫茹,姜文娟(67)
區(qū)域協同網絡救治STEMI流程再造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金梅,張宜生,陳兔紅,陳慧,高源(70)
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疾病管理的效果評價…………………………………………………馬霞,徐鳳珍(73)
第4期
企業(yè)學院及其協同育人研究綜述…………………………………………………………………成秀萍(1)
高職德育環(huán)境構建研究…………………………………………………………………張軍,李敏(6)
高職院校招生與就業(yè)工作聯動機制的構建研究…………………姜峰,顏忠勝,沈偉,張懷南(8)
“互聯網+”背景下的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發(fā)展現狀及對策建議………………………李曉娜,楊俊杰(11)
明清白話小說主謂謂語型存在句分析……………………………………………………………丁韻(14)
莫言《白棉花》中方碧玉悲劇形象分析…………………………………………………………吉四梅(18)
《簡·愛》中的女性意識初探……………………………………………………………………何英(21)
歐洲古典主義音樂特點分析………………………………………………………………………賈義紅(24)
淺談《非誠勿擾》孟非的主持風格………………………………………………………………李秀林(27)
論全面深化改革對“三論”的繼承發(fā)展…………………………………………………………施紅玉(30)
廉政教育內容的思政教育取向解讀………………………………………………………………吳千里(33)
高職院校運用“四種形態(tài)”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的實踐探索…………………………………………張軍鳳(37)
試論涉網案件現場勘查與電子物證的提取鑒定…………………………………………………秦賓(41)
基于圖像處理技術的葉片面積計算系統(tǒng)的開發(fā)…………………………………………………趙峰(44)
基于進化計算的攻擊圖生成方法…………………………………………………………………王佳佳(47)
基于Matlab的港口建設費核銷軟件開發(fā)………………………………………………于雯,沈晴晴(50)
基于無網格有限體積法的彈性地基梁的靜態(tài)響應分析…………………………………………張亞萍(53)
專類公園——櫻花園景觀規(guī)劃的實踐與思考……………………………………………………張家誠(57)
單細胞測序在腫瘤研究中的應用…………………………………………………………………李曉潔(62)
患者機械通氣過程中吸痰的研究進展…………………………………………………校愛芳,李玉鳳(65)
基于微信的腸造口患者的延續(xù)性護理效果分析……………………俞萍,殷蔚娟,袁旭君,景麗(69)
人文關懷對結腸造瘺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王佳,邵衛(wèi)玲(72)
人性照護理論在LEEP刀治療宮頸炎護理中的應用……………………………………………孫海燕(74)
第5期
新中國初期高校人文關懷的歷史變遷研究……………………………………………姚春林,劉紅(1)
淺談“互聯網+”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課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朱鵬(5)
提升高校教學質量的對策思考…………………………………………………………儲開峰,孫杰(8)
醫(yī)學生培養(yǎng)中志愿服務活動開展的路徑研究……………………………………………………房侃(11)
駐點教學在提高護生臨床傳染科護理崗位勝任力的改革探索………………………………………沙鴨云,孫蘭珍,李曉琴,袁阿珍,王素珍,劉興勇,夏莉(15)
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英語分類分層教學設計探究………………………………侯曉靜,封立群,李紅梅(18)
中國古詩詞中酒文化的翻譯淺析…………………………………………………………………程珊珊(22)
生態(tài)危機與高校文學課的生態(tài)價值………………………………………………………………楊翔(26)
艾麗絲·門羅《空間》中家庭暴力與女性意識構建…………………………………周智勤,馬骉(29)
“互聯網+”環(huán)境下圖書館服務模式的轉變………………………………………………………欒麗琴(32)
貪心算法在教輔教材經營管理系統(tǒng)中的應用………………………………張光桃,蔣然,梁梁(35)
互聯網與泰州實體經濟融合發(fā)展現狀分析及對策思考………………………………朱菊萍,潘時常(38)
HSV DNA疫苗研制進展………………………………………………………董莉莉,胡凱,湯如(42)
品管圈在藥房管理工作中的實踐…………………………………………………………………萬維香(46)
乳腺癌術后患者PICC置管后上肢靜脈血栓形成原因及護理對策……………………………朱粉琴(49)
經支氣管鏡針吸活檢術48例的護理體會…………………………………………………………張俐麗(52)
母嬰分離時吸奶器對母乳喂養(yǎng)影響的觀察…………………………………殷素珍,趙如萍,徐云(54)
舒適護理對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從性及負性情緒的影響………………………滕翠芹(58)
疼痛軌跡干預對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的影響評價研究…………………………陶云華,沈娣,夏建慧(60)
個體化營養(yǎng)指導對再生育二胎孕婦妊娠結局的影響…………………………………趙如萍,楊敏(64)
局麻玻璃體切割眼內填充術后舒適護理的體會…………………………………………………繆麗萍(68)
探究不同劑量苯溴馬隆治療高尿酸血癥臨床療效觀察……………………沈嫻文,張瑞林,方亞祥(71)
淺談病案復印的人性化服務………………………………………………………………………錢大禹(74)
第6期
融“崗證課賽”于一體的旅游英語專業(yè)育人實踐……………………………………………………唐祥金(1)
“微時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對思考……………………………………………………仲泓宇(6)
高?;鶎臃招忘h組織建設的實踐與思考………………………………………………陳志紅,劉曉軍(9)
論高職院校紅色社團存續(xù)力的提升……………………………………………韓海俠,劉廣浩,朱曉林(13)
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yè)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的實踐教學研究……………………………………喬琴艷(16)
將BIM技術應用于建筑專業(yè)識圖教學的思考……………………………………………………朱少君(19)
新生兒科實習護士臨床帶教質量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朱蘭蘭,黃慧(22)
走出慣性思維的“怪圈”……………………………………………………………………………潘靜(25)
學報編輯必須增強政治把關意識…………………………………………………………………劉紅(28)
泰州滾蓮湘舞蹈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高菲菲(31)
P2P+O2O——解決小微企業(yè)融資難的鑰匙………………………………………………………秦巍(34)
大數據時代我國醫(yī)院信息系統(tǒng)建設和管理的思考………………………………………………季興東(37)
帝視內窺鏡與GlideScope視頻喉鏡在肥胖患者氣管插管操作中的比較…………………………………………………………………朱雅斌,宋后恩,李小靜,孫燦林(40)
雙源CT技術在泌尿系統(tǒng)造影中的臨床應用……………………………………竇小鋒,張波,田為中(43)
血清胱抑素C與老年高血壓早期腎損傷的相關性研究………………………曹春華,張順華,彭德熹(46)
中醫(yī)治療免疫性不孕探討…………………………………………………………………………宋維維(48)
頭孢噻吩鈉含量測定中HPLC方法的應用研究……………………………………………………陳瑤(51)
應用PDCA循環(huán)對門診麻醉藥品管理的探討……………………………………………顧菲菲,李智勤(54)
微創(chuàng)直接前入路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的圍手術期護理………………………………………尤明蘭,錢祖賢(57)
4 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主動脈夾層的護理體會………………卞月秋,周麗娟,繆阿鳳,倪曉蘇(60)
健康教育路徑指引下的多形式教育方式在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中的應用…倪曉蘇,卞月秋,王立春(63)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實施臨床路徑護理觀察………………………………………………芮小文,倪曉蘇(67)
封閉負壓引流技術治療Ⅲ、Ⅳ期壓瘡的療效觀察及護理…………………………………………洪慶華(70)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 Treating Ⅲ, Ⅳ Period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and
HONG Qing-hua
(Taizhou People's Hospital,Taizhou Jiangsu 2253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stage III and IV patients using 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treatment ef?fect.Methods 33 cases of burn and plastic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stag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egative group of 17 cases and 16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negative group after debridement using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at the same time,strengthen the nursing,control group take the method of dai?ly dressing,dressing cut off the necrotic tissue,using gauze to cover the wound.Results The wound healing time of negative pressure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On the seventh day and the fourteenth day,the positive rate of wound secretion was lower(P<0.05).Conclusion The negative pressure group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infection,promote the basal fresh,shorten the course of disease an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Ⅲ,Ⅳperiod of pressure ulcers;nursing
R473.6
B
1671-0142(2016)06-0070-03
洪慶華(1977-),女,江蘇泰州人,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