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斌
兗礦集團總醫(yī)院感染科,山東鄒城 273500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分析
劉斌
兗礦集團總醫(yī)院感染科,山東鄒城273500
目的探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方法選取該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均給予保肝治療,并在此基礎上輔以糖尿病治療,分析治療前后血糖、谷草轉(zhuǎn)氨酶等指標的改善情況。結(jié)果該組治療前空腹血糖(12.4±3.3)mmol/L、餐后2 h血糖(18.9±4.6)mmol/L、血膽紅素(80.3±6.9)μmmol/L、糖化血紅蛋白(8.1±2.2)%、谷草轉(zhuǎn)氨酶(286.2±130.7)U/L、谷丙轉(zhuǎn)氨酶(295.4±120.5)U/L,治療后,空腹血糖(6.2±1.3)mmol/L、餐后2 h血糖(10.3±1.8)mmol/L、血膽紅素(33.7±8.5)μmmol/L、糖化血紅蛋白(6.1±1.2)%、谷草轉(zhuǎn)氨酶(61.2±10.3)U/L、谷丙轉(zhuǎn)氨酶(65.9±11.4)U/L,治療后各項臨床治療均顯著低于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臨床上應加強對肝源性糖尿病的篩查,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治療,在治療中以肝炎治療為主,輔以糖尿病治療,效果理想。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糖尿病;臨床治療
不良的生活方式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也提高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患病率。肝臟作為穩(wěn)定機體各種激素代謝的重要臟器,同時也是維持機體血糖穩(wěn)定的主要臟器。對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來講,干細胞出現(xiàn)損傷,會導致患者機體內(nèi)糖代謝紊亂,糖耐量發(fā)生異常,如果在此基礎上患者患糖尿病,不僅加重了原本的病情,同時也進一步使病情更加趨向復雜化[1]。目前對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療主要采取抗病毒治療,而對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抗病毒治療具有特殊性,對于該類患者,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還沒有統(tǒng)一的抗病毒治療方案[2]。為探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該研究將該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該次研究的對象,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以該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間收治的50例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作為該次對象,均通過患者知情同意,得到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30~76歲,平均(50.6±7.2)歲,其中首先發(fā)現(xiàn)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者18例,首先發(fā)現(xiàn)糖尿病者5例,二者同時發(fā)現(xiàn)者27例。
1.2納入標準
1.2.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參照 《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2005年版)中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相關標準[3]。并確診為輕、中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颊甙肽昵熬唇邮杖魏慰共《局委?,治療前ALT波動性升高,不伴有失代償性肝硬化等情況,排除伴有嚴重心、腎、肺功能障礙者,排除血液系統(tǒng)疾病、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妊娠期、哺乳期及伴有精神病患者等予以排除。
1.2.2糖尿病 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相關診斷標準?;颊咴诳崭沟那闆r下,其血糖值在7.0 mmol/L以上,在餐后2 h的狀態(tài)下,患者血糖值在11.1 mmol/L以上。排除1型糖尿病患者。對于肝源性糖尿病的診斷參照1997年美國糖尿病學會對其的診斷標準:(1)糖尿病患病前患者有肝病時或者兩者同時發(fā)生;(2)沒有糖尿病家族史;(3)患者肝功能發(fā)生好轉(zhuǎn)或者惡化時,其與血糖的變化一致;(4)排除甲狀腺、腎上腺等疾病及降壓藥、避孕藥、利尿劑等導致的糖代謝紊亂。排除血糖重度異常的患者[4]。
1.3方法
治療原則:主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輔以糖尿病治療。
1.3.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療 以保肝降酶減黃進行基礎性治療,如果患者屬于重癥肝炎或者肝硬化,可對癥治療,并給予患者營養(yǎng)支持,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同時根據(jù)患者情況給予人工白蛋白。對糖尿病的治療:主要是采取飲食療法,由于臨床上一些降糖藥物會導?致患者肝功能受到損害,例如磺酰脲類;在患者采取飲食療法,肝功能損害比較輕的情況下,可適量的給藥口服降糖藥物進行控制血糖水平,效果不佳時,可采取胰島素治療,其目的是因為胰島素不僅有降血糖的作用,同時還可以對肝糖原合成具有促進效果。該組患者采取飲食療法加口服降糖藥的患者10例,效果良好,其余40例患者,均采取胰島素控制血糖水平。
1.4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前后患者的血糖改善情況,每日進行檢測三餐前及睡前血糖,待患者血糖穩(wěn)定后,每周進行1次檢測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并比較治療前后患者肝功能改善情況。
1.5統(tǒng)計方法
治療前,患者的空腹血糖值為(11.4±3.3)mmol/L與治療后 (6.2±1.3)mmol/L,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t= 10.684,P<0.05);治療前餐后2 h血糖(18.9±4.6)mmol/L與治療后(10.3±1.8)mmol/L,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 11.192,P<0.05);治療前血膽紅素 (80.3±6.9)μmmol/L與治療后(33.7±8.5)μmmol/L,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0.923,P<0.05);治療前糖化血紅蛋白(8.1±2.2)%與治療后(6.1±1.2)%,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8.338,P<0.05);治療前谷草轉(zhuǎn)氨酶(286.2±130.7)U/L與治療后(61.2±10.3)U/L,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3.024,P<0.05);治療前谷丙轉(zhuǎn)氨酶(295.4±120.5)U/L與治療后(65.9±11.4)U/L,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5.693,P<0.05);治療后各項臨床治療均顯著低于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在臨床上十分常見,當患者即患有肝病,同時有患有糖尿病時,當患者肝病伴有肝功能異常時,患者的血糖也相繼發(fā)生改變,同樣,如果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時,也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肝功異常的后果,此外,機體轉(zhuǎn)氨酶及膽紅素均會發(fā)生升高的風險[5]。所以,臨床上在對肝病進行治療的同時,也需要對患者的糖尿病進行治療,并在治療中,做到兩者兼顧,在該次研究中,筆者所采取的主治肝病,輔以糖尿病治療的原則,達到了上述的要求,也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治療過程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與糖尿病之間的關系,既相互為因果,也相互有矛盾,對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情處于急性期時,需要加強對患者的營養(yǎng)支持,并臥床休息,糖尿病患者一般采取飲食治療,主要是嚴格控制患者糖的攝入。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講,飲食療法不僅可以很好的穩(wěn)定患者血糖值,降低降糖藥物的使用情況,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對患者肝臟的影響[6]。所以在進行糖尿病治療時,如果患者肝功能處于較差的情況下,應避免采取對患者肝臟影響較大的藥物,可給予飲食療法,不過有的患者采取飲食療法效果不佳,此時應早期給予患者胰島素進行治療。在文獻[7]中,該研究采取胰島素治療糖尿病,不僅快速的穩(wěn)定了患者血糖,同時也組織了降糖藥物對患者肝臟的損傷,減少了很多不良反應。此外,治療過程中,為保證患者已受損的肝臟能夠有足夠的血糖供應,所以,在治療中可將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的稍微高些。該中,隨著肝炎的好轉(zhuǎn),患者糖尿病的癥狀也慢慢緩解,兩者之間的關系密切。此外,還有報道指出[8],合并糖尿病,增加了肝炎患者發(fā)生感染、肝性腦病等并發(fā)癥的幾率。
綜上所述,臨床上應加強對肝源性糖尿病的篩查,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治療,在治療中以肝炎治療為主,輔以糖尿病治療,效果理想。
[1]劉大鳳,冉興無,王林,等.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2,6(2):121-124.
[2]曲晶.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預后與病毒因素的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4):77.
[3]李彩艷.探析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學特點[J].糖尿病新世界,2015(6):123.
[4]王永清.芻議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預后與病毒原因的相關性[J].糖尿病新世界,2015(4):69.
[5]徐亞芹.乙型病毒性肝炎并發(fā)2型糖尿病控制對策[J].糖尿病新世界,2015(4):146.
[6]施中凱,胡曉麗,趙宏偉,等.干擾素治療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臨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2):120-121.
[7]趙娟,李娟,于紅衛(wèi),等.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能量代謝特點的研究[J].腸外與腸內(nèi)營養(yǎng),2015,22(1):6-9.
[8]李睿,陳衛(wèi)剛,劉芳,等.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24):113-114.
R512
A
1672-4062(2016)09(a)-0091-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7.091
2016-06-18)
劉斌(1978-),男,山東鄒城人,碩士,主治醫(yī)師,主要負責臨床肝病的診斷和治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