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園青
(南京師范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江蘇 南京 210097)
?
《紫顏色》中莎格形象的“雙性同體”解讀
曹園青
(南京師范大學(xué) 外國語學(xué)院,江蘇 南京 210097)
從雙性同體視角出發(fā),集中分析了美國女作家愛麗絲·沃克的代表作《紫顏色》中女性人物莎格·艾弗里的形象特征,并指出莎格身上兼具了女性的積極特質(zhì)和男性的優(yōu)秀特質(zhì),是雙性同體的典型代表。雙性同體的莎格是真正自由完美的人,代表了人類健全自由的理想人格狀態(tài)。她的雙性同體特質(zhì)更顛覆了西方父權(quán)制對女性性別身份的社會文化界定,是沃克筆下理想女性人物的代表。
《紫顏色》;愛麗絲·沃克;雙性同體
愛麗絲·沃克(Alice Walker)是一位蜚聲當代美國文壇的黑人女性作家和女權(quán)主義者。她致力于書寫黑人女性在種族和性別歧視下的生存困境和生活抗爭,為飽受辛酸苦難的黑人女性吶喊。她卷帙浩繁的作品較真實客觀地展現(xiàn)了美國南方黑人女性的生存狀態(tài)和思想動態(tài)。她筆下諸多生動鮮活的黑人女性以及她們受虐待摧殘的悲慘遭遇,極大地激發(fā)了讀者的哀憐和同情。小說《紫顏色》(The Color Purple, 1982)是沃克的代表作,為沃克贏得了美國普利策文學(xué)獎(the American Pulitzer Prize for Fiction)、全國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s)和全美書評家協(xié)會獎(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三項大獎?!蹲项伾纺軜s膺如此多的獎項、引起如此大的轟動,得益于沃克對美國南方黑人女性生活的史詩般描述。在《紫顏色》中,沃克以飽含深情的筆觸,講述了黑人女性起伏坎坷的人生經(jīng)歷以及她們爭取自由尊嚴的頑強斗爭。其中,性格剛烈、行為獨立、思想新銳的莎格·艾弗里(Shug Avery)是該小說中最靚麗迷人的風景。莎格不受傳統(tǒng)牽絆束縛,全身心投入歌唱事業(yè),熱情引導(dǎo)懦弱的茜麗(Celie Harris)獲得獨立,鼓勵膽怯的瑪麗·阿格紐斯(Mary Agnes)從事歌唱事業(yè)。具有女性溫柔慈愛、陰柔溫順、迷人風騷與男性獨立叛逆、積極理性、陽剛豪爽雙重特質(zhì)的莎格,顛覆了被動懦弱、忍氣吞聲、唯唯諾諾的傳統(tǒng)黑人女性形象,是沃克濃墨重彩所宣揚的獨立自由、勇敢自強的黑人女性的代表,更是剛?cè)嵯酀摹半p性同體”縮影。
雙性同體(androgyny)的生物學(xué)概念一般指動植物的雌雄同株/體或一些罕見的生理畸形有機體[1]148。在心理學(xué)上,雙性同體指同一個體既具有明顯的男性人格特征,又有明顯的女性性格特征,即同時具有強悍和溫柔、果敢與細膩等性格,并根據(jù)不同情況的需要而做出不同的表現(xiàn)[2]83。在文藝理論方面,女權(quán)主義者弗吉尼亞·伍爾夫在《一間自己的屋子》中作出了最典型的闡釋。她指出,“在我們之中每個人都有兩個力量支配一切,一個是男性的力量,一個是女性的力量。在男人的腦子里男性勝過女性,在女人的腦子里女性勝過男性。最正常、最適宜的境況就是在這兩種力量一起和諧地生活、精神合作的時候”[3]137。從雙性同體在生物學(xué)、心理學(xué)、文藝理論方面的界定明顯可以看出,雙性同體突出強調(diào)個體自身和諧平衡的兩性特質(zhì)。雙性同體理論解構(gòu)、顛覆了傳統(tǒng)以性別差異為基礎(chǔ)的“性別特質(zhì)”。為了使性別區(qū)分更清晰明顯,父權(quán)制在社會文化層面上建構(gòu)了界定男性身份的男性特質(zhì)和女性身份的女性特質(zhì)。然而,男人和女人的性別特質(zhì)并不是完全對立分割的,男人和女人都可以具有異性的某些特質(zhì)。實際上,擁有男性優(yōu)秀特質(zhì)的女人和擁有女性積極特質(zhì)的男人才是真正完美的人,男性力量與女性力量的相互補充與和諧共融才是自由健全的人格狀態(tài)。伍爾夫的雙性同體理論具有重要的文學(xué)批評價值,正如著名學(xué)者呂洪靈所言,“雙性同體是伍爾夫嘗試的一種新的批評方法,是在構(gòu)建一種與后人對話交往的藝術(shù)批評”[4]126。
“所謂具有女性特質(zhì),就是顯得軟弱、無用和溫順。她不僅應(yīng)當修飾打扮,做好準備,而且應(yīng)當抑制她的自然本性,以長輩所教授的做作的典雅和嬌柔而代之。任何自我表現(xiàn)都會削弱她的女性氣質(zhì)和魅力?!盵5]387女性是“睡美人、灰姑娘、白雪公主,因為她在接受,她在服從”[5]336。根深蒂固的父權(quán)制馴服和教化使女性不可避免地帶有女性特質(zhì)。比較普遍的女性特質(zhì)主要有知覺、優(yōu)雅、感性、魅力、善良、纖弱、細膩、溫順、浪漫、依賴、脆弱、慈愛、尊重、關(guān)懷、憐憫。 在《紫顏色》中,莎格散發(fā)著善良、慈愛、憐憫、關(guān)懷的女性特質(zhì)。
由于社會對女性的審美要求和視覺期待,女性魅力是一種最基本的女性特質(zhì)。對于女性而言,除了美貌,不要求她們有別的特長?!芭说淖畲笮枰褪敲宰∫活w男性的心?!盵5]336莎格便是這樣一位符合大眾審美要求的“萬人迷”。作為一個歌聲悅耳、身姿婀娜、打扮講究、時尚性感的漂亮美人,摩登女郎莎格是眾人愛慕的“蜜蜂皇后”。莎格像充滿魔力的女妖一樣對男性和女性都充滿強烈的吸引力,能很輕松自然地贏得他們的青睞。莎格的美貌不僅使男主人公艾伯特(Albert Johnson)和他哥哥托比阿斯(Tobias Johnson)神魂顛倒,也讓茜麗和瑪麗這樣的女性膜拜著迷。茜麗第一次見到莎格時,“她穿著一件紅色的羊毛裙,胸前掛著好些黑珠子。一頂耀眼的黑帽子上插著幾根好像是鷹身上的羽毛,羽毛彎下來貼在面頰上。她手里拿了一只顏色與鞋子相配的蛇皮小錢包”[6]33。穿著紅色的羊毛裙、胸前掛著黑珠子、戴鷹羽毛帽子、拿著蛇皮小錢包的莎格讓茜麗也對她的美貌著迷。在茜麗眼中,打扮講究的莎格似乎使得“房子周圍的樹木都好像長高了一節(jié)要好好看看她似的”[6]33。茜麗對莎格容貌的贊美和驚嘆有力地證明了莎格強大的女性魅力。
除了具有迷人、美麗的外表,莎格也充滿強烈的母性特質(zhì)。其中,同情憐憫、關(guān)愛呵護便是她母性特質(zhì)的外化形式。在得知茜麗的不幸遭遇后,莎格主動解救飽受摧殘折磨的茜麗。她鼓勵茜麗重新欣賞自己的身體,糾正茜麗對上帝的盲目信仰、對男性的錯誤認知,設(shè)法幫助茜麗與失散的妹妹耐蒂取得聯(lián)系,資助茜麗在孟菲斯成立褲子公司,引導(dǎo)茜麗走向獨立。在無依無靠的茜麗逃到孟菲斯后,莎格對茜麗更是呵護備至、照顧有加。莎格一大早就起床去菜場買新鮮的食物,回家后獨自“坐在后門臺階上哼著歌剝豆、擇菜、洗魚或者收拾她買來的其他東西”[6]143,然后為茜麗做了可口的“火腿、蔬菜、雞、玉米面包、小腸、蠶豆、腌肉、咸菜、西瓜,焦糖蛋糕和黑莓排”[6]143作為早餐。莎格還替茜麗整理打掃房間,耐心地給茜麗讀報紙新聞,陪茜麗聽美妙輕快的音樂。與在繼父和丈夫家吃不飽穿不暖的凄慘境遇相比,茜麗在莎格家中享受到了貴賓般的待遇。從莎格對茜麗無微不至、體貼周到的關(guān)心呵護中可以看出,莎格充滿濃厚強烈的母性。除了對茜麗日常生活上的關(guān)愛呵護,莎格還從精神上勸導(dǎo)茜麗擺脫心靈枷鎖,促進她的精神覺醒,引領(lǐng)她成長為一位身心自由的新女性。由于長期遭受繼父的虐待和丈夫的摧殘,茜麗變得逆來順受、缺乏自信、沒有主見。面對充滿奴性的茜麗,莎格從言語上鼓勵啟發(fā)茜麗重新認識自己、欣賞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價值。她告訴茜麗,“你不是我的傭人。我不是把你帶到孟非斯來伺候我的。我把你帶來是要愛你,幫你站起來做人”[6]144-145。可以說,莎格是茜麗的生活明燈和靈魂導(dǎo)師,為茜麗打開了一扇自由獨立之窗。此外,莎格還熱心指導(dǎo)和鼓勵酷愛音樂的瑪麗勇敢唱歌,追求夢想。莎格對女性的無私幫助,折射了她的女性特質(zhì),也體現(xiàn)了沃克對姐妹情誼的贊揚。
榮格指出,“人的情感和心態(tài)總是同時兼有兩性傾向”[7]53。健全完美的人表現(xiàn)為自身所屬性別的特質(zhì)與異性特質(zhì)的協(xié)調(diào)配合。莎格具有自身的女性特質(zhì),也具有典型的男性特質(zhì)。男性特質(zhì)是社會、歷史和政治建構(gòu)的,是通過社會實踐學(xué)會的,社會和文化特征導(dǎo)致男性特質(zhì)或風格的變異[8]64。作為一種文化性解讀,常見的男性特質(zhì)有剛毅、冒險、豪爽、奔放、激情、粗野、理性、理智、膽識、謀略、邏輯、控制、支配、力量。在《紫顏色》中,除了充滿內(nèi)在的女性特質(zhì),莎格也同樣具有剛毅、冒險、豪爽、奔放、膽識等男性特質(zhì),具體體現(xiàn)為行為、經(jīng)濟、愛情上的男性化表現(xiàn)。
在行為上,舉止談吐像個男人的莎格是一個豪邁奔放、直言不諱、不拘小節(jié)的女漢子。根深蒂固的性別特質(zhì)馴服女性不僅要做一位溫柔賢惠的房間天使,還有從言談舉止上自覺表現(xiàn)為女性特質(zhì)。由于深受性別特質(zhì)的影響,“女人總是談發(fā)式和健康問題。養(yǎng)活了幾個孩子啊,死了幾個啊,長了幾顆牙啊,等等。從來不談她們摟著的女人看樣子活得很不錯”[6]58。莎格卻從不談女人愛談?wù)摰脑掝},她像一個奔放的男人一樣,說“男人才對女人說這樣的話:姑娘,看樣子你活得很不錯”[6]58。除了使用粗俗的語言,莎格還沉溺于抽煙、喝酒、飆車等一系列男性才能享受的消遣特權(quán)。莎格這些粗狂豪邁的行為宣泄、培養(yǎng)了她的男性特質(zhì)。
在經(jīng)濟上,莎格是一位精明能干的女強人。她極富冒險精神,敢于闖蕩社會,到各地參加歌唱表演,嘗試各種新事物?!八龗赍X真多。多得她都不知道該怎么花。她在孟菲斯購置了一座漂亮的房子,還有一輛汽車。她有上百件衣服,有滿滿一屋子的鞋子。格雷迪想要什么她就給買什么。”[6]76與傳統(tǒng)相夫教子的房間天使不同,莎格不屈從于社會對女性的生活安排,勇敢追求獨立自主的生活。她通過歌唱事業(yè)掙取大量的金錢,不僅滿足自己的生存所需,還資助好姐妹茜麗和情人格雷迪(Grady)。莎格在經(jīng)濟上的獨立,進一步反映了她的男性特質(zhì)。
在愛情上,莎格是一位擁有自主愛情意識的新女性。她拋棄傳統(tǒng)婚姻道德的約束,大膽地追求愛情自由。莎格和艾伯特的愛情便是典型例子。深愛艾伯特的莎格由于不能忍受他的懦弱無能毅然離開他。莎格向茜麗哭訴,“我對他是所謂的一往情深。我要是想找丈夫的話就一定找他。可是他太懦弱了”[6]54。莎格對自己的感情追求有清晰的認識和明確的判斷。她明確告訴艾伯特說,“我不需要一個軟弱無能的、不敢對爸爸說一個‘不’字的小娃娃抓著我不放。我需要一個男子漢,她說,一個男子漢”[6]34-35。莎格對艾伯特又愛又嫌的態(tài)度和評價反映了莎格自主的愛情意識。此外,充滿性欲和激情的莎格與格雷迪、杰曼、茜麗都有過情人關(guān)系。莎格像男性一樣盡情享受性愛狂歡,釋放女性最原始野性的性本能。
女權(quán)主義者波伏娃曾這樣詩意地表達,“女性要素既包括在善與惡、兇與吉、,左與右、上帝與魔鬼這些鮮明對比的概念里,也包括在陰與陽、優(yōu)拉納斯與宙斯、日與月、晝和夜這些成雙成對的概念中”[9]134。莎格的雙性同體特質(zhì),超越了父權(quán)制對性別特質(zhì)的狹隘局限,代表了一種人類精神上最初的渾然完整、無拘無束的原始自然狀態(tài)。莎格的雙性同體特質(zhì)表達了作者沃克對雙性同體的贊揚。
[1] 韋清琦.知雄守雌:生態(tài)女性主義于跨文化語境里的再闡釋[J].外國文學(xué)研究,2014(2):145-153.
[2] 楊玉珍.“雙性同體”與伍爾夫的女性主義思想[J].江西社會科學(xué), 2002(1):83-86.
[3] 伍爾夫.一間自己的屋子[M].王還, 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4] 呂洪靈.雙性同體的重新認識:批評·理論·方法[J].南京師大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 ,2003(3): 122-127.
[5] 波伏娃.第二性[M].陶鐵柱, 譯.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
[6] 沃克.紫顏色[M].陶潔, 譯.南京:譯林出版社, 2008.
[7] 霍爾,諾德貝.榮格心理學(xué)入門[M].北京:三聯(lián)書店出版社,1973.
[8] 張榮建.男性特質(zhì)的社會和話語建構(gòu)分析[J].重慶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 2013(4): 63-68.
[9] 韋清琦.超越“第二”之后:波伏娃的生態(tài)學(xué)管窺[J].當代外國文學(xué), 2015(1):130-136.
〔責任編輯: 胡 菲〕
An interpretation of Shug inTheColorPurpl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drogyny
CAO Yuanq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210097,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drogyny, this paper mainly elaborates on the female characteristics of Shug Avery in the American female writer Alice Walker’s masterpiece,TheColorPurple. As a female figure who has the double gender characteristics of femininity and muscularity, Shug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androgyny traits. The androgynous Shug who is a truly perfect and free woman stands for the ideal condition of human personality and overthrows the Western social and cultural defini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gender difference 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Thus, she is the perfect embodiment of Walker’s new type women.
TheColorPurple; Alice Walker; androgyny
2016-07-03
曹園青(1988—),女,河南平頂山人,碩士生,主要從事英美文學(xué)研究。
J905
C
1008-8148(2016)04-00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