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設定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研究

      2016-02-14 15:23:30李曉聰任大鵬
      中國土地科學 2016年12期
      關鍵詞:抵押權人抵押物抵押權

      李曉聰,任大鵬

      (中國農業(yè)大學人文與發(fā)展學院,北京 100094)

      設定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研究

      李曉聰,任大鵬

      (中國農業(yè)大學人文與發(fā)展學院,北京 100094)

      研究目的:對已經設定抵押的土地經營權能否入股合作社進行研究。研究方法:采用定性分析法對設定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的法理基礎及對合作社各個方面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概括。研究結果:(1)根據(jù)《物權法》的制度和法理,設定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在得到抵押權人同意的條件下,可入股合作社。(2)設定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不會損害抵押權人和合作社債權人的利益、不會增加對合作社注冊資本的影響、對合作社的權利內容也不會帶來影響。研究結論:為了實現(xiàn)國家盤活農村資產的政策目標,應當允許設定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

      土地法學;抵押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

      2014年11月國務院頒布《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fā)展農業(yè)適度規(guī)模經營的意見》,提出“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實現(xiàn)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簡稱農地三權分置)。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規(guī)定:引導農民以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和龍頭企業(yè)。2015年8月10日,國務院印發(fā)《關于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fā)[2015]45號),為推進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chuàng)新,該《意見》賦予“土地經營權”以抵押融資功能。根據(jù)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的精神,無抵押權負擔的土地經營權作為資產入股合作社沒有任何障礙,但設定抵押權負擔的土地經營權是否有入股合作社的資格則不得而知。2016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提出:積極開展土地經營權入股農業(yè)產業(yè)化經營試點,在此基礎上完善相關法律制度。設定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是有關“三權分置”的重要法律內容之一,對“三權分置”相關法律的完善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抵押的土地經營權是否可以轉讓、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是否影響法人的資本原則從而影響合作社債權人的利益及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是否影響合作社財產或權利內容幾個方面對這一問題進行探究。

      1 抵押財產的可轉讓性

      《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法》沒有關于成員出資方式的明確規(guī)定,但第四條規(guī)定:農民專業(yè)合作社依照本法登記,取得法人資格。同時第二款還規(guī)定: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對由成員出資、公積金、國家財政直接補助、他人捐贈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資產所形成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和處分的權利。社員的貨幣出資和轉移占有、使用和處分權的非貨幣財產出資是農民專業(yè)合作社作為一個法人享有獨立財產的前提。所以成員以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需要將財產權轉移于合作社。包括土地經營權在內的所有非貨幣財產出資辦理財產權的轉移手續(xù),本質上是一種財產的轉讓行為,只不過是此種轉讓方式沒有獲得相對應的現(xiàn)金收入或者其他非貨幣收入,而是作為獲得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社員資格的對價。那么已經抵押的土地經營權能否作為非貨幣財產出資就涉及到設定抵押的財產能否轉讓的問題。

      抵押物的轉讓也稱為抵押物的讓與,是指在抵押設定以后,抵押人將抵押物的所有權讓與給第三人[1]。抵押權的核心內容在于抵押權人可以直接支配抵押物的交換價值,而不在于取得或者限制抵押物的使用價值,在抵押權設定以后,抵押人仍然享有抵押物的所有權,也保留了抵押物的最終處分權。只是在抵押期間,這種最終處分權受到一定的限制。

      《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shù)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同時第二款規(guī)定: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根據(jù)這一法律規(guī)定,抵押物在抵押期間可以轉讓,轉讓有效的兩種情形包括:第一,轉讓的前提是征得抵押權人的同意,并且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第二,轉讓雖未征得抵押權人的同意,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權人的債權。根據(jù)《物權法》的規(guī)定,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可以轉讓,但是由于入股和轉讓所得對價不同,可以轉讓的土地經營權能夠入股合作社涉及到抵押權人的利益。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無法取得金錢的對價,只是相應取得了分享利潤的自益權?;诤献魃绲莫毩⑿院腿撕闲?,抵押權人無法直接取代抵押人享有分享合作社利潤的權利,合作社也無法行使滌除權代替土地經營權人清償債務以消滅土地經營權上的負擔,因為這樣會減少合作社的資產,從而損害其他社員和合作社債權人的利益。那么在抵押權人已經同意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的情況,是否會因債務人未提前清償債務或合作社未代為清償?shù)盅簷嗳说膫鶛嗟亩鴮е碌盅旱耐恋亟洜I權入股合作社的無效?筆者認為在征得抵押權人同意的情形,即使債務人未提前清償債務或合作社未代為清償債權,土地經營權的入股仍為有效,因為抵押財產的轉讓需要得到債權人的同意,是基于保護債權人利益的角度,而得到債權人同意轉讓的抵押財產由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債務人放棄期限利益償還債務不符合“民法自治”原則。

      對于土地經營權人來說,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時不能像抵押物的普通轉讓能即時獲得價款。抵押物的普通轉讓由于抵押人能即時獲得價款,無需犧牲其借款的期限利益償還債務;而對于將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的社員來說由于未當即獲得價款,只能犧牲借款的期限利益以償還債務,而土地經營權的抵押是為“有效盤活農村資源、資金、資產,增加農業(yè)生產中長期和規(guī)?;洜I的資金投入”出現(xiàn)的新政策,所以在債權未到期前讓債務人提前償還債務,會加大土地經營權與其他農村資源配置的交易成本,不符合國家的政策目的,而且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時,雖然未能即時取得對價,但并非沒有對價,其對價為每年的盈余分配,法律可規(guī)定將土地經營權人每年應得的盈余分配提存,用作償還債務的擔保。同時《擔保法解釋》第六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了抵押權人對抵押物享有的追及權:在抵押期間,抵押人將已經登記的抵押物轉讓于他人并不影響抵押權的效力,抵押權人仍可對已經登記的抵押物的受讓人行使抵押權,因此設定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即使債務人未提前清償債務或合作社未代為清償債權,抵押權人的利益也不會受到影響,所以只要征得抵押權人的同意,設定抵押的土地經營權的權利人根據(jù)《物權法》和《擔保法解釋》的規(guī)定就享有將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的權利。

      基于上述分析,設定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可以入股到合作社,但前提是須經得抵押權人同意。如果抵押權人不同意,土地經營權人不得以該土地經營權入股到合作社。這里需要說明的一個問題是,在目前法律未明確規(guī)定采取“登記成立”還是“登記對抗”的情況下,此處所指的已經抵押的土地經營權是已經辦理抵押登記的土地經營權。如若土地經營權的抵押未辦理登記,抵押權也可視為成立[2],但按照《擔保法解釋》第六十七條的規(guī)定:抵押權存續(xù)期間,抵押人轉讓抵押物未通知抵押權人或者未告知受讓人的,……抵押物未經登記的,抵押權不得對抗受讓人,……”。未登記的抵押物的抵押人將已經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后,抵押權人不得就該財產行使抵押權。

      2 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對合作社債權人的影響

      如上文所述,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經抵押權人同意后,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應為有效的財產讓與行為,但是已經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是否符合合作社作為獨立法人的財產原則則值得商榷。

      在《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法》中未明確已經抵押的財產是否可以入股合作社,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十四條條第二款規(guī)定:“股東或者發(fā)起人不得以勞務、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譽、特許經營權或者設定擔保的財產等作價出資?!彪m然合作社與公司都是獨立的法人,但是筆者認為不能將合作社的登記直接類比適用該條規(guī)定,因為公司與合作社的財產原則存在巨大差異。

      作為公司資本三原則之一的資本確定原則要求公司的資本在設立之時必須具有確定性。以設有抵押的財產作為出資標的,其自由轉讓將受到限制,而且,使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呈現(xiàn)資本額不確定的狀態(tài)。一旦抵押權人要求以抵押物行使優(yōu)先受償權,公司對作為出資的抵押物的權利就會減損甚至喪失,其所帶來的后果一方面是公司資產的減少,公司債權人實現(xiàn)債權的物質基礎被削弱;另一方面則可能會致使公司因達不到法律所規(guī)定的最低注冊資本而被取消法人資格。因此,為了維護由公司參與所引發(fā)的法律關系的穩(wěn)定性、維護交易秩序,公司法規(guī)定禁止以已設定抵押的財產出資。同時,公司成立后,股東負有不得抽逃資金或非貨幣財產的義務,要退出公司只能將股份轉讓于他人,以維持公司資本的確定。

      合作社與公司重要的區(qū)別之一在于社員退社的自由,而且社員在退社時,按照《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法》第二十一條的規(guī)定,可以請求合作社返還出資及量化到成員賬戶中的公積金份額。以此看來,資本確定原則不是合作社資本的原則。合作社的資本由于社員任意退社的自由而一直處于變動之中,合作社的債權人實現(xiàn)債權的基礎并非合作社登記的財產,而在于合作社經營的能力。所以,已經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并不會對合作社的資產帶來損失,也不會對合作社債權人債權的實現(xiàn)造成影響。

      《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成員要求退社的,應當在財務年度終了的三個月前向理事長或者理事會提出;其中,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或者社會團體成員退社,應當在財務年度終了的六個月前提出;章程另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退社成員的成員資格自財務年度終了時終止。根據(jù)此條法律規(guī)定,已經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在入股合作社后,如果抵押權擔保的債權到期日晚于合作社的財務年度終了的日期,土地經營權的抵押人在早于債權到期日前的財務年度終了日期退出合作社,則其投入合作社的財產與其他未抵押的土地經營權人投入合作社的財產并無二致。無負擔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后,合作社雖然能夠取得占有、使用、和處分的權利,但由于土地經營權人可隨時退出合作社以收回其土地經營權,合作社并不能像公司一樣取得入股公司財產的無期限限制的完全的所有權,只在土地經營權人入社的年限內,或者土地經營權的剩余期限內享有占有、使用和處分的權利①根據(jù)現(xiàn)行法律的規(guī)定,合作社對入股的土地經營權享有的占有、使用和處分的權利受以下期限制約:一是入股成員在合作社的身份期限,如果該成員退社,合作社受讓的土地權利滅失;二是土地經營權的剩余期限,如果土地承包期滿,土地經營權隨之滅失,合作社對入股土地的占有、使用和處分權也當然滅失。,合作社對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在抵押物擔保的債權到期之前與普通的無負擔的財產享有同等的占有、使用和處分的權利,因此,設定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基于合作社資本原則中不包含“資本確定原則”而有了入股合作社的可行性。

      3 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對合作社財產的影響

      根據(jù)《物權法》的規(guī)定,在得到抵押權人同意的情形下,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可以轉讓,同時根據(jù)《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法》規(guī)定的合作社的資本原則可認定已抵押的土地經營權若作為實物出資入股合作社并不會對合作社的債權人造成任何的損失,但是已經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能否與不存在負擔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產生相同的影響則需要進一步探討。

      3.1 入社時對合作社注冊資本的影響

      如上所述,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對抵押權人債權的實現(xiàn)不會新增任何影響,所以無需合作社行使滌除權清償全部債務解除土地經營權上的負擔后才能入股合作社,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不會對合作社的資本造成損失。

      土地經營權人入股合作社致使合作社注冊資本發(fā)生變化,應當修改合作社在工商部門登記的注冊資本和在合作社章程中記載的合作社資產。但在《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法》中,既沒有對合作社出資方式進行規(guī)定,也沒有對入股合作社的實物的作價方法進行規(guī)定,而土地經營權又是一種新型的入股合作社的財產類型,其作價方式更是無法可依,在實踐中,一般由合作社制定入股土地經營權的作價方案,由成員表決認可[3-4]。實踐中一般按土地的年收益作價,而學者認為應該按基期土地年收益與剩余的土地經營權期限的乘積作價[5]。按照第一種作價方式,由于作價的依據(jù)是土地的年度收益,土地上是否存在負擔都不會對土地的年度收益帶來任何影響,所以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與無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對合作社的注冊資本的增加產生相同的影響;按照第二種作價方式,由于作價的依據(jù)不僅與土地年收益有關,還與土地經營權剩余的年限有關,則由于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存在負擔致使使用年限存在不確定性,其作價會低于剩余相同年限的土地上不存在負擔的土對經營權的作價。作價不同,會對合作社注冊資本的變動產生不同影響,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時合作社增加的注冊資本少于無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時合作社增加的注冊資本。

      按照第一種方式作價,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對合作社的注冊資本的增加無任何影響,按照第二種方式作價,雖然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會與無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產生不同的影響,但合作社的注冊資本由于社員退社的自由而在經濟交往過程中對相對方來講只有象征性意義,只是登記時在工商登記部門和合作社章程中填寫的一個靜態(tài)的數(shù)字,而合作社資產是動態(tài)的,是時刻處于增加或減少的狀況,真正代表合作社信用和實力的只能是合作社的實有資產,而非營業(yè)執(zhí)照上記載的注冊資本。所以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對合作社注冊資本并沒有任何實際的法律意義,不發(fā)生任何影響。

      3.2 抵押權實現(xiàn)時對合作社的影響

      土地經營權擔保的債權到期,若債務人未償還債務,抵押權人可以將土地經營權變現(xiàn)以實現(xiàn)其債權。若抵押的土地經營權人在土地經營權擔保的債權到期前未退出合作社,抵押權人對入股合作社的土地經營權實現(xiàn)其抵押權不會損害合作社的財產利益。

      《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五條規(guī)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fā)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xiàn)抵押權的情形,抵押權人可以與抵押人協(xié)議以抵押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yōu)先受償。抵押權人與抵押人協(xié)商將土地經營權變賣、拍賣后,買受人若繼續(xù)將土地經營權交由合作社經營,對合作社的財產沒有產生任何影響,只是社員發(fā)生了改變。相當于普通的土地經營權人退社后又將土地經營權轉讓于他人,新的受讓人又用同一塊土地經營權重新入社成為社員,合作社的財產沒有發(fā)生任何改變,同時抵押權人的債權能夠得以保護,債務人的借款期限利益也同時可以得以保護,是一個對抵押物轉讓合同涉及的三方都有益的制度設計。若土地經營權受讓人不同意繼續(xù)入股合作社,或者經合作社成員大會決議或者理事會決議不接受受讓人為合作社新成員①基于合作社的人合屬性,強調成員之間的信任與良好合作,因此受讓土地經營權的主體即使有保留成員資格的意愿,也并不當然成為合作社的新成員,而需要取得合作社同意。農民專業(yè)合作社作為自治組織,新成員入社的條件和程序由合作社章程規(guī)定,土地經營權的受讓主體轉為新成員須履行章程規(guī)定的條件和程序。從實踐看,該程序通常依賴于合作社成員大會、成員代表大會或者理事會的決議。,則對原土地經營權人做退社處理。由于土地規(guī)模經營需要土地的連片生產,土地經營權的退社固然會對合作社的生產經營帶來影響,但是在目前法律對土地經營權退社沒有任何限制的情況下,其他不存在抵押權負擔的土地經營權也存在退社影響規(guī)模經營的問題,若將來的法律制定了土地經營權人退社的限制,則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時,可由抵押人、抵押權人協(xié)商約定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時,若債務人不償還債務,則抵押人將土地經營權折價處理給抵押權人,再由抵押權人將同一塊土地的土地經營權繼續(xù)入股合作社,抵押權人取得合作社的社員資格,取得分享利潤的權利以實現(xiàn)土地經營權擔保的債權。雖然《物權法》第一百八十六條規(guī)定了流押條款,即禁止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但中國法律設置流押條款的原因主要為了保護抵押人在借款當時由于經濟上的不平等地位受抵押權人脅迫而遭受利益損害,并未禁止抵押人和抵押權人可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約定若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后不能清償債務的,抵押人將抵押物折價處理給抵押權人。抵押權人在同意抵押人將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并同意債務人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時不償還債務時抵押人將土地經營權折價處理給抵押權人,再由抵押權人將同一塊土地的土地經營權繼續(xù)入股合作社的同時,即意味著抵押權人接受了法律有關土地經營權退社的限制。

      3.3 合作社破產時的影響

      合作社破產時,需要將合作社的現(xiàn)有資產作為破產財產償還合作社債權人的債權,如果未存在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在合作社破產時仍未退出合作社,則其應當作為償還破產人債權的破產財產。但是由于抵押的土地經營權上存在負擔,等同于公司破產時享有別除權的財產,不得作為破產財產參與破產分配,需要先承擔設立在先的擔保責任。如此會導致合作社破產時債權人的債權得到償還的比例降低。雖然已經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在事實上的確在合作社破產時會導致債權人的債權受到損害,但是在現(xiàn)行《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法》對合作社破產前的退社沒有做任何限制的情況下,在市場主體的逐利性動機下,合作社的社員在合作社經營狀況惡化的情況下,不退社而坐等合作社破產清算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如果將來法律對合作社破產前的退社進行一定的限制,則可以借鑒中國臺灣地區(qū)“合作社法”第四條,規(guī)定以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的社員需要承擔保證責任。其不僅應當以其所投入合作社的財產為限對合作社債務承擔責任,還應當以入社時其所認同的保證金額為限承擔責任。法律設定合作社的社員的保證責任后,即使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在破產時享有別除權無法作為破產財產,但社員仍負有將保證金足額繳納給合作社以充實合作社破產財產的義務,不會對合作社債權人造成利益的損害。

      中國《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法》第二十一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社員退社時的保證責任:資格終止的成員應當按照章程規(guī)定分攤資格終止前本社的虧損及債務,而未像公司法那樣明確規(guī)定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根據(jù)此條款可以推斷出即使社員的出資是已經抵押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在合作社破產時,在抵押權人實現(xiàn)抵押權后,社員仍應按章程規(guī)定分攤合作社的虧損及債務或應當以等額貨幣將已經出資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予以置換[6]。

      4 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對合作社權利的影響

      根據(jù)上文所述,與無負擔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相比,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不會對抵押權人帶來損失,不會影響合作社債權人的債權,對合作社的財產帶來的影響可以忽略或用法律設計予以修正。最后需要探討的是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是否會影響合作社對入社的土地經營權享有的處分權的權利內容。

      根據(jù)《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法》第四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后,合作社取得占有、使用和處分的權利。處分權的實現(xiàn)有多種方式,設定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后,合作社有權對該土地的經營權用于清償債務或者通過其它方式進行處分,但是否包含抵押權則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有不少學者認為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有權以入社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設立抵押[7-9]。若合作社對入社的土地經營權享有抵押的權利,則基于“一物一權”原則,設定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合作社將不能再享有抵押的權利,否則,會導致兩個抵押權的相互沖突,不利于保護抵押權人利益。因此,設定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會對合作社的財產處分權利帶來限制。但是筆者認為,合作社并不當然享有對入社的土地經營權設定抵押的權利。這是因為,首先,合作社與公司出資人義務不同。公司股東負有不得抽回出資的義務,若土地經營權入股公司,則公司能夠取得土地經營權剩余年限的完全的處分權,公司享有將本質上屬于土地經營權剩余年限的預期收益進行抵押的權利。而基于合作社社員隨時退社的可能性,合作社取得的所有權存在不穩(wěn)定性。實質上合作社僅僅在一個會計年度享有土地經營權完全的處分權,所以其不應該享有將土地經營權剩余年限的預期收益進行抵押的權利。其次,基于合作社社員隨時退社的可能性,為了保證每個社員的權利與義務平等,如果合作社享用將土地經營權抵押的權利,則必須將其所有的土地經營權作為一個整體一起承擔擔保責任。合作社將已有的土地經營權抵押后,新入社社員的土地經營權也應加入抵押財產;而退社時,基于抵押權的追及效力,作為抵押物的土地經營權在退出合作社后仍應繼續(xù)承擔擔保義務。土地經營權人退社后,卻要承擔與其再無關系的合作社經營的風險,土地經營權人承擔的義務與享有的權利不對等,有違民法的“公平原則”。

      綜上所述,合作社對入社的土地經營權享有的處分權是受限制的,本就不應包含抵押的權利。因此,設定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不會影響合作社對該部分財產享有的權利內容。

      5 結論

      根據(jù)《物權法》的制度和法理,在土地經營權上設定抵押的,該土地經營權仍然具有可轉讓性,在得到抵押權人同意的條件下,仍可入股合作社。設定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不會對抵押權人新增任何影響,也不會損害合作社債權人的利益。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對合作社注冊資本并沒有任何實際的法律意義,不發(fā)生任何影響。抵押權實現(xiàn)時不會損害合作社的財產利益,土地經營權新的受讓人代替原出資人成為新社員,若土地經營權受讓人不同意繼續(xù)入股合作社,或者合作社成員大會決議或者理事會決議不接受受讓人為合作社新成員則對原土地經營權人做退社處理。合作社對入股的土地經營權的處分權并不包括抵押權,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對合作社的權利內容也不會帶來影響。雖然在合作社破產時,設定抵押的土地經營權不能作為破產財產參與破產分配,會導致債權人的債權得到償還的比例降低,但可以借鑒我國臺灣地區(qū)“合作社法”設定社員的保證責任予以修正此影響。為了實現(xiàn)《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設定的“放活土地經營權,充分發(fā)揮 ‘三權’的各自功能和整體效用”的政策目標,法律應當允許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同時由于現(xiàn)行《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法》沒有關于出資方式的法定要求而是授權章程規(guī)定,若合作社章程對設定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入股做出限制,則不利于保護土地經營權人的利益,也不利于土地要素與其它資源的有效配置,因此需要由法律明確設定抵押的土地經營權可作為出資方式。

      (References):

      [1] 王利明. 物權法研究[M] .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546.

      [2] 李曉聰,安菁蔚,任大鵬. 家庭承包之土地經營權抵押中的法律問題[J] . 農業(yè)經濟問題,2015,(4):32 - 37.

      [3] 劉俊,周春華. 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的三個法律疑難解析[J] . 學術論壇,2009,(4):141 - 146.

      [4] 楊紅朝. 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法律問題探討[J] . 河北法學,2011,(6):26 - 32.

      [5] 任大鵬. 土地經營權入股合作社的法律問題[J] . 農業(yè)和經濟與管理,2015,(10):31-38.

      [6] 楊紅朝. 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法律問題探討[J] . 河北法學,2011,(6):26 - 32.

      [7] 文杰,李顯冬. 土地承包經營權作價出資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的法律思考[J] . 法學雜志,2010,(4):51 - 54.

      [8] 吳義茂. 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與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的法律兼容性[J] . 中國土地科學,2011,(7):31 - 36.

      [9] 溫世揚,張永兵. 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法律問題探析[J] . 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14,(5):88 - 97.

      (本文責編:陳美景)

      Research on Investing Cooperatives by Mortgaged Land Management Rights

      LI Xiao-cong, REN Da-pe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4, Chin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of investing cooperatives by mortgaged land management rights. Method of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jurisprudence basis and the various influences of investing cooperatives by mortgaged land management righ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ccording to the Property Law and its jurisprudence basis, mortgaged land management rights can be regarded as a way of investing cooperatives in the case of getting the consent from the mortgagee; and its stake in cooperatives won’t damage the interest of mortgagee and cooperatives creditors and won’t increase the influence of the registered capital of cooperatives; it won’t affect right content of cooperativ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national policy objective to revitalize the rural assets, it should be allowed to set up the mortgage of land management rights share cooperatives.

      land law; mortgaged land management rights; investment; cooperatives

      D922.3

      A

      1001-8158(2016)12-0028-07

      10.11994/zgtdkx.20161208.154023

      2016-07-10;

      2016-12-07

      李曉聰(1979-),女,山東鄒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村法制。E-mail: nichole327@163.com

      任大鵬(1963-),男,山西運城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業(yè)和農村法制。E-mail: law@cau.edu.cn

      猜你喜歡
      抵押權人抵押物抵押權
      一般抵押權可否隨部分債權轉移
      抵押物轉讓規(guī)則的解釋適用
      魅力中國(2021年43期)2021-11-26 20:02:25
      抵押物處分后抵押權的實現(xiàn)問題與對策
      法制博覽(2021年25期)2021-11-24 06:34:17
      登記機構將“通知抵押權人”列入審查內容嗎
      最高額抵押物被司法查封后的新債權法律問題研究
      法大研究生(2019年2期)2019-11-16 00:40:28
      抵押前順位作展期是否要后順位同意
      未經抵押權人同意的轉讓合同效力辨析
      抵押物轉讓規(guī)則的分化與重構
      法大研究生(2017年1期)2017-04-10 08:55:14
      最高額抵押權轉移登記的新規(guī)定
      韓國抵押權的現(xiàn)狀與反思
      綦江县| 九江县| 长子县| 江油市| 新民市| 广宗县| 永寿县| 光山县| 庆安县| 清远市| 望江县| 白朗县| 伊金霍洛旗| 尤溪县| 当涂县| 崇左市| 土默特右旗| 新宾| 泊头市| 白银市| 迁西县| 佳木斯市| 青龙| 城市| 化德县| 新巴尔虎左旗| 海南省| 贡山| 赫章县| 云安县| 湾仔区| 唐山市| 河曲县| 贡山| 丹棱县| 吴桥县| 昌乐县| 乐亭县| 曲麻莱县| 渝中区| 玉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