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十堰日報社,湖北 十堰 442000)
巧借骨干讀者群發(fā)力擴大黨報宣傳陣地
——十堰日報官方微信評選優(yōu)秀特約記者和通訊員的啟示
□楊柳
(十堰日報社,湖北十堰442000)
“推動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著力打造一批形態(tài)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地市級黨報推動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妒呷請蟆肥呛笔∈呤惺形瘷C關報,“黨媒姓黨”,每一篇報道力求能切實服務人民群眾,十堰日報官方微信則必須以傳統(tǒng)紙媒為依托,堅守主流媒體的責任和擔當,為受眾提供有深度、有溫度的新聞產品,與受眾形成情感的契合,不斷拓展和聚攏用戶,將十堰日報官方微信打造成新型主流媒體,成為黨委、政府的重要宣傳陣地和黨委、政府溝通聯(lián)系群眾的重要橋梁。
2016年3月1日,十堰日報電子版在十堰日報微信公眾號上線,實現(xiàn)了地方傳統(tǒng)紙媒與新興媒體的深度融合。此前,《十堰日報》骨干讀者群中的一些特約記者、通訊員來電或在QQ中反映,他們身邊許多朋友、親人并不知道十堰日報開通有官方微信公眾號,鞏固擴大黨媒宣傳陣地迫在眉睫,如何在零投入的情況下使用巧勁,實現(xiàn)推廣十堰日報官方微信、擴大黨媒宣傳陣地的目標?十堰日報編輯部決定從骨干讀者群身上發(fā)力,通過開展評選2015年度優(yōu)秀特約記者和通訊員的活動,提升十堰日報官方微信的社會認知度和影響力。2015年度向《十堰日報》投稿活躍的特約記者73名、通訊員220余名,這些人廣泛分布于十堰五區(qū)四縣一市及東風公司十堰基地,發(fā)動他們熟練運用新媒體,積極推廣新媒體,從各個層面鞏固擴大黨報宣傳陣地是一條不錯路徑。4月14日,十堰日報社2015年度優(yōu)秀特約記者通訊員評選的啟事刊登在《十堰日報》上,注明必須4月18日—28日在十堰日報官方微信參與公開票選才有評優(yōu)資格,票數(shù)公布后再由十堰日報編委會結合用稿質量、數(shù)量最終確定入選名單。
啟事刊登一周內,負責接收參評資料的十堰日報微信編輯共收到102份詳盡的人物簡介及寫作心得。這102名骨干讀者不僅是《十堰日報》的忠實讀者、十堰日報微信的“鐵粉”,更是長期筆耕不輟、積極為《十堰日報》投稿的新聞寫作愛好者,他們在長期深入一線的采訪工作中,交際廣泛,人脈深厚,借助他們的人脈圈推廣十堰日報微信,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4月18日,十堰日報社2015年度優(yōu)秀特約記者和通訊員評選投票平臺正式在十堰日報官方微信上線。參評人員將自己的參評頁面通過微信、QQ轉發(fā)后,引來大量新用戶關注十堰日報微信。當天晚9點,十堰日報微信公眾平臺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猛增1萬余名新粉絲。除了十堰本土的粉絲大量增長,不少在外的十堰游子也通過這場活動關注了十堰日報微信。4月28日,投票平臺關閉時,活動頁面大訪問量達143萬人次,投票人次達31萬,十堰日報微信粉絲高達8.7萬余名。在這短短10天中,十堰日報微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空前暴漲。
如何能在短短10天里從1000余粉絲,零投入增長到8.7萬粉絲呢?通過對全程進行復盤,發(fā)現(xiàn)我們雖然以“零經驗”來操盤這次投票評選活動,卻誤打誤撞地做了幾件遵循互聯(lián)網(wǎng)規(guī)律的事兒,真正讓活動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奇效。
精準定位粉絲群。那么多的目標群體,最終選擇《十堰日報》的骨干讀者群——特約記者、通訊員,是因為這一群體有著一定的政治修養(yǎng)和學識水平,積極認可接納黨報新媒體,并愿意為黨報新媒體擴大宣傳陣地搖旗吶喊。
小城市中人脈關系的深度挖掘。十堰地處鄂西北偏遠山區(qū),城市規(guī)模不大,參選人在社會化媒體中都有自己的圈子,通過手機端、PC端進行分享觸及,通過自己的人脈、交際能力參加活動,城市越小,這樣的人脈就會被深度挖掘。
周密的組織和策劃。十堰日報社2015年度優(yōu)秀特約記者和通訊員的評選,是十堰日報官方微信平臺運營4個月來開展的首次大型品牌推廣活動,涉及十堰五區(qū)四縣一市及東風公司十堰基地,覆蓋面廣,影響力大,活動每一個節(jié)點都必須細致策劃、盡善盡美。活動方案數(shù)易其稿,活動節(jié)點精確到幾月幾日后,終獲十堰日報編輯部編委會審核通過,才最終開始運作?;顒硬邉澲校柚h報紙媒刊登啟事、報道活動進程、發(fā)布評選結果,不僅將十堰日報官方微信這一黨報新興媒體的品牌進一步宣傳提升,更是展露出傳統(tǒng)紙媒和新媒體水乳交融、互惠互利的價值體現(xiàn)。
當然,一個活動的成功不能說就是一個微信號運營的成功,發(fā)掘黨媒最有分量的新聞干貨、策劃和粉絲之間的良好互動,這是一個長線的事情,需要好好琢磨。只有增強粉絲對黨媒品牌、平臺的認同感、歸屬感,才可以讓粉絲長期停留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