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榮
淺談高一議論文寫作教學
賈榮
議論文寫作能力的考查是語文高考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語文學習者語言運用能力的體現(xiàn)之一,提高議論文寫作能力對高中生來說相當重要??墒?,由于初中議論文寫作訓練較少,很多高一學生的議論文“四不像”。針對以上問題,我認為高一議論文的寫作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例如可以設置諸如:“你認為議論文寫作中面臨的最大難題是什么?”“你喜歡讀哪些類型的文章?”“你希望老師怎樣點評作文?”等問題,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做到教學能有的放矢。
(一)立論訓練
立論是議論文的靈魂,是文章成敗的關(guān)鍵。正如古人所云:“文以意為先,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客觀事物是復雜的、多層次的、多側(cè)面的,而我們認識事物也是“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因此,立論訓練是重要的。于是我在教學中通過一些受益人訓練,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尋找論述的不同角度,并且學會分析哪個論點新穎,更適合自己寫作。
(二)學習選擇和使用論據(jù)
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他們在寫作時會面對同一個問題:“作文寫著寫著就沒寫的了。”這其實是他們占有的論據(jù)材料缺乏所導致的。針對這個問題,我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總結(jié)了以下幾種技巧:
1.論據(jù)要新穎,避免老舊
很多學生作文中用的材料缺乏新鮮感、時代感,論“身殘志堅”,都是霍金、張海迪;論“臨危不懼”都是劉胡蘭、狼牙山五壯士;寫“謙讓他人”都是孔融讓梨……而語文教材中很多新穎而鮮活的人物卻被遺忘:“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孔子,“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荊軻,有膽有識的藺相如……這些材料其實都可以作為議論文的論據(jù)。
2.論據(jù)要豐富
怎樣做到這點呢?我的方法是論據(jù)要有詳有略,做到點面結(jié)合,論據(jù)自然就豐富了。例如關(guān)于樂觀的作文,可以先詳寫李白、蘇軾的例子,再加上以下略寫:“司馬遷笑受宮刑,而作《史記》;秋瑾笑赴刑場,成就一代奇女子的美名……”這樣,既達到了發(fā)展等級作文“豐富”的要求,又增加了作文的文采。
3.論據(jù)要正反對比,避免單一
正反對比的論據(jù)可以增加作文的論證力量,有學生寫有關(guān)寬容的作文,分別舉了“蔣琬寬容楊戲”和“曹操殺楊修”的兩個例子,正反對比,很有說服力。
4.用分論點把論據(jù)統(tǒng)一起來
很多同學的作文都是名人事例的簡單堆砌,事例之間沒有任何過渡,這樣的作文難免內(nèi)容凌亂,而用分論點可以把事實論據(jù)有機的統(tǒng)一起來。例如一次作文中,一位學生用:“假如命運折斷了希望的風帆,請不要低頭——岸,還在?!薄凹偃缑\凋零了美麗的花朵,請不要哭泣——春,還在?!薄凹偃缑\澆滅希望的火種,請不要沉淪——陽,還在?!薄凹偃缑\摧殘鮮活的生命,請不要絕望——花,還在。”四個分論點把論據(jù)聯(lián)系了起來,作文的整體感就更強了。
(三)議論文的語言要有文采
“有文采”是在語言通順的基礎上提出來的。語言是文章思想感情的載體,語言能準確且有文采,才能把思想表達的透徹充分。那么怎樣才能使議論文的語言亮麗起來,本人在教學中有以下幾點體會:
1.用詞貼切
“充分的準備是成功的關(guān)鍵,只有胸有成竹才有必勝的把握,胸無點墨就想成功是癡心妄想?!边@個句子中“胸有成竹”“胸無點墨”“癡心妄想”三個成語用得非常貼切,簡潔恰當。
2.善用修辭
善于運用各種修辭,能增加語言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是使作文有文采的重要手段之一,各種修辭手法中,應善于使用比喻、排比、引用等。例如在一篇寫幸福的議論文中,學生這樣寫道:“幸福是內(nèi)心深處的一壇陳酒,由里及表,向周身蔓延出濃郁香味,幸福是心靈方舟??繒r的踏實感、歸屬感和愉悅感。幸福是蒙娜麗莎深遠而神秘的微笑。”形象的比喻,整齊的排比增添了文章的文采。
3.句式靈活
句式靈活指的是在寫作時,根據(jù)抒發(fā)的感情和表達內(nèi)容的不同,在不改變原意而又通順的情況下,靈活的使用不同的句式,以變換節(jié)奏、美化語言,使文章文采飛揚,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如:長句短句、整句散句、常式句變式句等。
4.文句有意蘊
沈祥龍在《論詞隨筆》中說過:“意不淺露,語不窮盡,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睂⒁馓N蘊含在言辭的深處,讓讀者經(jīng)過思考,通過字面的意義了解其中的底蘊,閱讀后能掩卷深思,有咀嚼回味的余地。做到這點,我總結(jié)出了兩種方法:一是引用古詩詞,能讓作文充滿詩情畫意。二是化平凡為神奇,例如“我們要盡力做事,不必在乎什么結(jié)果?!迸c“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路是靠人走出來的?!迸c“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前者只是簡單的陳述,而后者相比更有意蘊。
長久以來,我們的作文教學都把重心放在了“寫”上,而忽略了“評”。其實,“評”也不可小視。我在作文教學中,每次批閱完作文后,都要專門用一節(jié)課講評,通過學生的自評、他評,讓他們認識到自己作文的優(yōu)缺點,學習他人作文的優(yōu)點、取長補短。這個過程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并引導他們反觀自我,省察人生。
作文教學實踐中,我愈來愈深刻地感受到作文教學側(cè)重于方法的指導,不應僅僅留在外在形式上,而應內(nèi)在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讓學生從“苦于寫作”到“樂于寫作”,寫出發(fā)展等級的作文。
★作者單位:內(nèi)蒙古托克托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