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東海
(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qū)陶莊鎮(zhèn)東種莊村小學)
學生良好讀寫習慣的培養(yǎng)
◆賈東海
(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qū)陶莊鎮(zhèn)東種莊村小學)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在50年前明確提出,學習語文的目標就是“得到閱讀和寫作的知識,從而養(yǎng)成閱讀和寫作的習慣”。習慣,是在人的生存、生活實踐中經(jīng)多次重復而逐漸形成的一種穩(wěn)固的動力定型,學生有一個好習慣,終身受益。
語文 讀寫習慣 閱讀環(huán)境
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尤其是良好的讀寫習慣,能夠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一種內(nèi)部動力因素。如何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讀寫習慣?
(一)聽老師大聲讀
國內(nèi)外諸多實踐表明,閱讀從傾聽開始,孩子最初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來源于傾聽。孩子用傾聽的方式開始最初的心靈閱讀,構(gòu)筑了自己精神的芳草地。其實在今天幾乎所有的孩子仍然酷愛聽故事。聽故事幾乎是每一代孩子共同的享受和心靈慰籍。用耳朵傾聽故事給孩子的是最暢快的閱讀享受,他沒有家長逼迫的痛苦,也沒有生字的羈絆,純粹是處于一種放松的愉悅狀態(tài)中,所以最吸引他們。
(二)給孩子最好的書
所謂最好的書,是指在特定的成長階段最適宜閱讀的優(yōu)秀讀物。讀書也是要講究“營養(yǎng)”的。我們要把打動孩子心靈的書引入到孩子們的生活中來。對于孩子們來說什么是最好的書呢?著名兒童作家梅子涵說:“有一個事實我們應當知道,在一些兒童文學發(fā)達的國家和地區(qū)走進書店的兒童圖書區(qū),撲面而來的一定是大量的繪本。繪本是最適合低年級孩子閱讀。對于培養(yǎng)閱讀興趣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當然,除了繪本以外,還有其他許多適合孩子的圖書,這需要教師和家長給孩子正確的引導。
(三)給孩子專門的閱讀時間
所謂專門的閱讀時間,是指學生完全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意愿、興趣進行自由閱讀的時間。因為只有進行自由的閱讀,學生才可能真正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從而視書為朋友。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必須要有學生自由閱讀的時間,而這個時間,應該由學校統(tǒng)一調(diào)配。我所在的學校就充分考慮了這個問題,在排課的時候,每周排一節(jié)閱讀課。而這節(jié)閱讀課,就是學生自由閱讀的天堂。同時要切實減輕學生課后作業(yè)負擔,讓學生有真正屬于自己的課余時間,從而有功夫去閱讀自己喜歡閱讀的書籍。
(四)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我們首先要給孩子可以選擇的圖書。我校為方便學生的閱讀,組建自己的班級圖書角。每人配備兩本或兩本以上的課外書籍,編寫好號碼,歸置于班級圖書角實行專人管理。這樣讓學生拿出兩本書就擁有全班的多本書。同時這項舉措也能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養(yǎng)集體主義觀念,易于形成團結(jié)、互助、樂學、上進的良好的班風。
(一)閱讀與寫作結(jié)合
在閱讀教學中,一是注意從課文題目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邦}目是文章的眼睛”,通過析題,可以使學生明白文章是寫人記事、還是狀物寫景,并了解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及有關背景,從感情上把握文章的體裁、主題;二是注意讓學生品詞品句,分析課文寫作特點,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提高修改文章、自評作文的能力;三是加強作文訓練,鞏固閱讀教學成果,有了寫作的基礎知識,還必須多指導學生加強作文訓練,將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總之,閱讀是吸收,寫作是表達,兩者相輔相成。閱讀教學中,應自覺地以讀促寫,以寫促讀,二者結(jié)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習作習慣的培養(yǎng)
1.降低要求,打破框框,讓學生放開手腳去寫。作文只是“練習寫作”而已,既然是“練習”,就可以無拘無束,信馬由韁,以我口說我心,以我手寫我口,說出來是話,寫出來即是文。小學階段的作文只是讓學生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nèi)容具體,有一定條理,如此而已,這樣有利于小學作文教學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的。這就要求我們老師不要拔高習作要求,把孩子嚇倒,把孩子難倒,而是從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和表達水平的實際出發(fā),讓孩子放開手腳,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能寫啥樣暫且算啥樣,只要孩子不以作文為難,不以作文為苦,而是樂于說,樂于寫,有了作文的興趣,就算是大功一件。
2.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及時鼓勵。我們不能用成人的標準去衡量學生的習作。對于剛剛作文起步的學生來說,能寫好一句完整的話,就已經(jīng)不錯了;中年級兒童以段的訓練為重點,即在篇上不作過高要求;而高年級的作文要求也不過是“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nèi)容具體,語句通順,有一定條理”,如此而已。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的作文時不能人為地拔高要求,而要遵循鼓勵性原則。我們都知道,即使是再差的作文,也會有用得較好的詞,寫得較好的句或段。這些都是學生習作中閃光點,是學生腦力勞動成果的體現(xiàn),說明孩子用心了,思考了。因此,都應予以恰當?shù)谋頁P和鼓勵,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3.開展習作交流和習作展覽。讓同學之間互相交流習作,互相評價習作,由于生生關系是平等的、親密的,學生往往感到更親切,更實在,而且有自己發(fā)表想法和見解的機會,可以在交流中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習作交流,在交流中每組推選一到兩篇優(yōu)秀習作,由作者在全班進行朗讀,師生評議,然后在班級的習作展覽園中展出。這樣,能夠展出作品的同學自然會有進一步寫好作文的興致,未能展出作品的同學必然會暗下決心,發(fā)憤努力,爭取下次能展出自己的作品。試想,學生們有了這種興致、這種勁頭,作文何愁不進步!
總之,閱讀與寫作是興趣、注意、情趣、意志等個性心理品質(zhì)參與的過程,要充分調(diào)動心理因素的作用,只有這樣才會促進認識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讀寫習慣,提高閱讀效率,提高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