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刺閃罐聯(lián)合西藥治療面神經炎臨床觀察

      2016-02-15 09:26:03王愛君
      新中醫(yī) 2016年3期
      關鍵詞:閃罐誘發(fā)電位神經炎

      王愛君

      衢州市中醫(yī)醫(yī)院,浙江 衢州 324000

      淺刺閃罐聯(lián)合西藥治療面神經炎臨床觀察

      王愛君

      衢州市中醫(yī)醫(yī)院,浙江 衢州 324000

      目的:觀察淺刺、閃罐治療面神經炎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0例面神經炎患者按就診次序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3O例給予潑尼松片口服及甲鈷胺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療,治療組30例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患側面部淺刺及閃罐治療。2組患者均以10天為1療程,共治療3療程。結果:治療后總有效率治療組為100%,對照組為83.3%,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面神經誘發(fā)電位波幅較治療前升高,電位潛伏期縮短,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組上述指標改善較對照組更顯著(P<0.05)。結論:淺刺、閃罐聯(lián)合西藥治療面神經炎療效顯著。

      面神經炎;中西醫(yī)結合療法;針刺療法;淺刺;閃罐

      面神經炎又稱為特發(fā)性面神經麻痹或貝爾麻痹,是因莖乳突孔內急性非化膿性面神經炎導致的面部神經麻痹[1]。中醫(yī)學認為,面神經炎屬于口眼歪斜、面癱、口噼等范疇。該病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段患者身上,且起病急驟。及時、有效的治療對疾病預后有重要作用。為探究淺刺治療面神經炎的臨床效果,筆者應用淺刺、閃罐聯(lián)合西藥治療面神經炎,結果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觀察病例均為2012年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針灸推拿科收治的急性期面神經炎患者,共60例。診斷標準參照按照《現(xiàn)代神經內科學》[2]中相關標準:起病急;患側部位出現(xiàn)松弛、麻木、板滯等癥狀;無法進行閉目、聳鼻、皺眉;鼻唇溝部位變淺、額紋消失、口角歪斜甚至耳后乳突疼痛。納入標準:患者知情;病程在7天之內。排除標準:雙側額紋對稱,眼瞼閉合正常;伴其他對稱性周圍神經損傷者;神經損傷類疾病。按患者就診次序,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12~65歲,平均(39.2±2.0)歲;病12 h~2天,平均(1.0±0.5)天;病變部位:左側11例,右側19例。治療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12~65歲,平均(41.0±3.2)歲;病程12 h~2天,平均(1.3±0.2)天;病變部位:左側16例,右側14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病變部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 給予潑尼松片(天津藥業(yè)集團新鄭有限公司生產)口服,每次30 mg,每天1次;5天后減量為15 mg,每天1次;3天后減量為5 mg,每天1次,持續(xù)3天后停藥。甲鈷胺注射液(石藥集團歐意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500 μg,肌肉注射,每天1次;10天為1療程,共治療3療程。

      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針刺淺刺治療。取穴:下關穴、頰車穴、地倉穴、太陽穴、顴骨穴、攢竹穴、四白穴、翳風穴、合谷穴、風池穴、外關穴。加減:人中溝歪斜患者加水溝穴;鼻唇溝變淺者加迎香穴;閉眼困難患者加絲竹空、魚腰穴;味覺減退患者加廉泉穴。選擇1~1.5寸32號毫針快速破皮,進針0.3~0.5寸,局部酸脹感為得氣,每次留針30 min,每天1次?;颊咛幱诨謴推诟挠瞄W罐療法。選擇小號火罐,取患者地倉穴、下關穴、頰車穴、陽白穴,在上述穴位行閃罐治療,每個穴位20次,以患者皮膚紅潤為度。

      3 觀察指標與統(tǒng)計學方法

      3.1 觀察指標 采用神經電生理檢查儀,分別于發(fā)病后第7天首次行神經電生理檢測(面神經電圖檢測),治療30天后復查。面神經電圖檢測:在莖乳孔處刺激,刺激頻率為1 Hz,刺激波寬為0.1 ms,通電(1~10)kHz,靈敏度為500 V,分析時間為20 ms。分別記錄患側、健側的面神經運動神經誘發(fā)電位波幅及遠端潛伏期。

      3.2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4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4.1 療效標準 參考文獻[3]擬定。痊愈:治療后患者面部功能正常;顯效:治療后患者面部張力正常、靜止時對稱,但存在面部功能輕微減退;有效:治療后患者面部雙側無損害性對稱,面部功能明顯減弱;無效:治療后患者主要臨床體征無變化或惡化。

      4.2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治療后總有效率治療組為100%,對照組為83.3%,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4.3 2組治療前后面神經誘發(fā)電位波幅及潛伏期比較 見表2。治療后2組面神經誘發(fā)電位波幅較治療前升高,電位潛伏期縮短,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組上述指標改善較對照組更顯著(P<0.05)。

      表2 2組治療前后面神經誘發(fā)電位波幅及潛伏期比較()

      表2 2組治療前后面神經誘發(fā)電位波幅及潛伏期比較()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②P<0.05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n 電位波幅( F ) 電位潛伏期( L ) 3 0 3 0治療前0 . 7 4 ± 1 . 0 2 0 . 8 6 ± 0 . 9 6治療后4 . 9 2 ± 0 . 3 8①②4 . 0 6 ± 1 . 1 1①治療前3 . 0 8 ± 1 . 4 8 2 . 3 2 ± 0 . 4 3治療后1 . 0 4 ± 0 . 4 5①②1 . 6 6 ± 0 . 6 8①

      5 討論

      目前為止,面神經炎發(fā)病機理尚不明確,病毒感染、神經功能不穩(wěn)定等因素均會導致血管痙攣,進而引發(fā)神經缺血性水腫,嚴重者會出現(xiàn)軸突變性[4]。該病發(fā)病急,患側部位出現(xiàn)松弛、麻木、板滯等癥狀,無法進行閉目、聳鼻、皺眉、鼓腮等工作,且患者鼻唇溝部位變淺、額紋消失、眼睛流淚、口角歪斜。部分患者在疾病發(fā)病初期會有耳后乳突疼痛情況。中醫(yī)學認為,機體經脈空虛、正氣不足,風寒之邪外襲是導致該病的主要因素,而祛風散寒、活血通絡則是治療該病的主要方式。筆者在西醫(yī)治療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消除面神經的炎癥和水腫的基礎上,后期以針灸促進神經機能恢復為主要治療方法治療本病,收到較好療效。

      在治療面神經炎方面,針灸具有確切療效。但部分學者主張,早期、過強的針灸,會進一步加劇患者面部水腫情況,進而增加面神經壓力,阻礙疾病治愈[5]。筆者認為,面神經炎急性期,風邪中其經絡,客留不去,仍以邪實為主,正虛為次,因此,適合淺刺法瀉其實。治療中所選穴位頰車穴、地倉穴有利于恢復咬肌功能、口輪匝肌功能;顴骨穴、迎香穴具有提上唇、加深鼻唇溝、牽拉口角作用;太陽穴、絲竹穴可有效促進患者眼輪匝肌功能恢復;魚腰穴、太陽穴能恢復額紋、提拉眉肌。且淺刺方式對患者血管神經損傷最輕,患者痛苦最小,臨床治療效果顯著[6]。閃罐具有通陽散寒的作用,可有效促進患者神經傳導功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神經細胞功能恢復。反復吸拔的閃罐療法,避免了面部拔罐的弊端,能直接促進機體恢復肌張力。淺刺聯(lián)合閃罐治療,共同起到祛風散寒、行氣活血、溫經通絡的作用,從而提高神經細胞興奮度,改善機體營養(yǎng)狀況,促進疾病康復。臨床觀察顯示,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其面神經肌電圖誘發(fā)電位波幅及遠端潛伏期改善亦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淺刺、閃罐治療面神經炎的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淺刺、閃罐聯(lián)合西藥治療面神經炎臨床效果顯著,患者痛苦小、疼痛輕,優(yōu)于常規(guī)針刺方法,值得廣泛推廣。

      [1]朱興龍.淺刺多捻針法配合按摩治療周圍性面神經炎180例[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4,5(8):19-20.

      [2]李大年.現(xiàn)代神經內科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45-46.

      [3]黃順欽.淺刺短留針法為主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癱46例[J].中醫(yī)外治雜志,2012,21(3):27.

      [4]李小軍.淺刺法治療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的臨床分析[J].上海針灸雜志,2004,23(4):12-13.

      [5]王謝,紅亮,曹雪梅,等.淺刺配合穴位貼敷治療周圍性面癱急性期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10,7(7):567-569.

      [6]黃繼升,謝小強.淺刺吊針法治療急性期周圍性面神經炎76例[J].中醫(yī)外治雜志,2012,21(2):43.

      (責任編輯:馮天保)

      R745.1+2

      A

      0256-7415(2016)03-0092-02

      10.13457/j.cnki.jncm.2016.03.036

      2015-09-13

      王愛君(1981-),女,主治中醫(yī)師,主要從事中醫(yī)臨床工作。

      猜你喜歡
      閃罐誘發(fā)電位神經炎
      視神經炎的悖論
      浮針治療產后股外側皮神經炎驗案
      針灸配合閃罐護理在周圍性面癱的護理效果
      針灸結合刺絡閃罐治療頑固性面癱案
      聽覺誘發(fā)電位在法醫(yī)學上的應用價值
      基于CNN算法的穩(wěn)態(tài)體感誘發(fā)電位的特征識別
      神闕八陣穴閃罐結合穴位埋線治療單純性肥胖50例臨床觀察
      腦誘發(fā)電位的影響因素及臨床應用
      通督針刺聯(lián)合閃罐治療頑固性面癱的臨床觀察
      腦干聽覺誘發(fā)電位對顱內感染患兒的診斷價值
      登封市| 来凤县| 黔江区| 东港市| 左云县| 渝中区| 七台河市| 繁昌县| 曲松县| 临潭县| 大港区| 如东县| 阳新县| 乃东县| 济源市| 隆安县| 渭源县| 乐至县| 仪陇县| 松滋市| 屏东市| 昌宁县| 蒙山县| 沾益县| 诸城市| 沂水县| 岳阳市| 平远县| 云安县| 西和县| 天气| 皮山县| 上林县| 乳山市| 江阴市| 文安县| 白银市| 仙桃市| 南京市| 无为县|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