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娟
?
站在地獄看天堂
——余華《活著》體現(xiàn)出的生命態(tài)度
姚麗娟
所有親人都在這個叫做《活著》的故事里死去,這是主人公福貴面對的殘酷人生,他們曾經承載了他對生活所有的熱情和希望,卻一個個在生活的苦難和無常里往生。面對殘酷的命運,福貴異常堅定地保持了對生命的執(zhí)著。那份執(zhí)著既來源于他生命的張力,更是因為愛的救贖。其實何止是福貴,在苦難面前,小說中的很多人都“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也都因為愛和善良獲得了生活的勇氣。
余華所經歷過的年代,要么保守的如同行戒,所有的人內心充滿信仰卻又活得小心翼翼,比如“文革”時期;要么荒誕得如同群魔亂舞,人們將過往的一切信條統(tǒng)統(tǒng)打破,放棄堅持,比如現(xiàn)在。這兩種極端的生活方式,無疑都伴隨著陣痛。所以他的小說一貫熱衷于訴說苦難,從前期的先鋒小說《在細雨中呼喊》,到后來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許三觀賣血記》、《兄弟》,苦難都是如影隨形??嚯y并不值得反復表達,與其說余華熱衷苦難,不如說他宣揚的是一種面對苦難的強大勇氣。
若不是看了《活著》,我們怎么能知道,一個普通人的內心居然可以強大如斯,災難在他面前一次次敗退,似乎沒有什么可以阻止他繼續(xù)活著,甚至是更堅韌的活著。
福貴生活的巨變是從他因賭博而喪盡幾代人辛辛苦苦積攢的家業(yè)開始的。父親因為接受不了這樣的打擊,不久就去世了,父親的去世是福貴二十多年錦衣玉食生活的終結,他從此成為一家之主,承擔起家庭的重任。他以為這是生活的考驗,幡然悔悟,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善當時的窘境,可命運沒有打算就此放過他。在他去縣城為母親抓藥的時候,被國民黨抓了壯丁。兩年以后,當他九死一生回到家里的時候,母親早就因病撒手人寰,女兒鳳霞也因為生病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而失聰。一家人的團聚給了他很大的鼓舞,他相信生活會因為努力越來越好,賢惠的妻子、孝順懂事的兒女,福貴確實度過了他人生最充實的幾年??墒遣痪盟ㄒ坏膬鹤訛榱私o縣長的妻子獻血,被活活抽血致死。有慶的死使家珍備受打擊,不久她也因為軟骨病臥病在床,女兒鳳霞成了他們生命唯一的希望。鳳霞的生活有了依靠,福貴即將做外公,一家人都沉浸在喜悅里,卻沒想到苦根的出生是以母親的死亡作為代價,在生死的交替中,家珍含恨而逝。二喜也因為意外身亡,只留下祖孫倆相依為命,年幼的苦根早早體會到生活的艱辛,也因為外祖父憐惜的一盆青豆活活撐死。從此福貴與一頭老牛相依為命,開啟了他的孤獨之旅。
這本名為《活著》的小說里,卻到處充斥著死亡?;钪緛硎侨藢τ谏钭罨镜脑V求,可對福貴來說,讓身邊的人哪怕只是活著,不管用多么卑微的方式,竟然都只是奢望。在死亡面前,一切努力都顯得力不從心。他只有選擇去忍受,忍受生命賦予他的責任,現(xiàn)實給予他的幸福和苦難、無聊與平庸。福貴曾經試圖抗爭,卻終究是徒勞無功。在強大的自然面前,個體的力量顯得太過渺小,他只有被動的一次次接受命運的愚弄卻無可奈何??梢舱墙吁喽恋乃劳鲎尭YF更清楚地看到生命的意義:活著本身就是恩賜,但凡還能活著,就該義不容辭地好好活著。正是這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讓福貴對于親人的死亡越來越平靜,從嚎啕大哭到默默落淚,直至欲哭無淚。他沒有歇斯底里,而是用了一種近于宗教信仰般的坦然。
這種對生活無比坦然的態(tài)度,在《活著》中比比皆是。家珍遭受了兒女雙亡的慘劇,在即將死亡的時候,卻還不忘安慰福貴:“這輩子也快過完了,你對我這么好,我也心滿意足,我為你生了一雙兒女,也算是報答你了,下輩子我們還要在一起過?!泵鎸嚯y,家珍選擇的是寬容。為了讓有慶上學,無奈的福貴把鳳霞送給了別人,偷跑回來的鳳霞沒有絲毫的怨恨和不甘,只是久久地抓著母親的胳膊、撫摸著弟弟熟睡的臉。在苦難里,鳳霞學會的是付出。有慶天天跑著上學,還要喂羊。因為費鞋被父親訓斥之后,年幼的孩子天天光著腳跑著上學。在下著雪的早晨,父親逼迫他穿上鞋子,他卻只跑了幾步便又脫了下來,苦難帶給他的是成長。
與苦難一樣,愛也是余華作品極力宣揚的,他曾在致上海貝塔斯曼會員的信中提到:“雖然,善良在任何時代都不是會‘走紅’的品質,但它是我們的血和肉。”《活著》里的人大多都是善良的,他們用善良救贖別人,也成全自己。
家業(yè)敗盡是福貴一生的大不幸,也是大幸。正是家業(yè)盡喪,讓他看到了親情的可貴、生活的本質。他的急劇轉變跟家人的態(tài)度密切相關。父親聽到他欠了巨額賭債的消息,氣暈在床上躺了三天,便接受了這個現(xiàn)實,變賣家產替福貴還債。母親更是安慰他:“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逼拮蛹艺涫敲仔欣习寮业男〗?,嫁給福貴后身心受盡屈辱,依舊不離不棄。年幼的女兒吃粗糧也不往外吐,住在茅草屋里依然高興。這都是支撐福貴堅持下去的精神力量。
這種力量是支持福貴徹底訣別罪惡的源泉,也是他艱難中苦苦求生的信念。在強大的命運面前,除了愛還有什么能打敗歲月和孤獨,讓滿身瘡痍的他繼續(xù)在黑夜中獨自前行。
不僅是對家人的愛,這種愛在文中無處不在。
有慶的死與福貴曾經生死與共的朋友春生有很大關系,有慶就是為了救他的妻子才喪命的。家珍面對前來致歉的縣長,悲恨交加;可當春生在文革中被打倒、被侮辱、被迫害、人人恨不能多踩一腳的時候,卻是最該恨他的福貴,安慰他、鼓勵他勇敢地面對生活,連家珍也告誡他:“你還欠我們一條命,你就拿自己的命來還吧?!崩霞胰碎L根因徐家敗落,不得已外出求生,卻還時常惦記著讓自己老無所依的少爺。曾經的佃戶王喜到死還囑咐兒子將自己生前穿過的舊綢衣送給福貴,讓他風光風光。
這是普通人身上所體現(xiàn)出的善良,這種善良在那個特定的年代,在那些特定的事件面前,顯得尤為珍貴。
《活著》這部小說里所闡釋的忍耐和善良,不僅是生命個體堅持的生存法寶,也是支撐我們這個民族在無數(shù)次苦難里依舊壯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單位:★寧夏固原市回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