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鄒志強 江西理工大學 江西贛州 341000
違法分包情境下合同相對性原則的限縮適用
文/鄒志強江西理工大學江西贛州341000
合同相對性原則是合同法領域的重要原則,該原則將合同內(nèi)容和責任承擔限定于合同主體之間。在建筑工程領域,勞務分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勞務再分包的屬于違法分包情形,若固守合同相對性原則,無疑助長違法之風。違法分包人應對勞務承包人進行有效監(jiān)管,并承擔監(jiān)管不力產(chǎn)生的法律后果。在勞務承包人拒不向實際施工人支付勞務工程款時,實際施工人可要求違法分包人在勞務承包人欠付工程款范圍內(nèi)承擔連帶支付責任,從而達到糾正和預防違法行為、維護建筑領域健康有序發(fā)展的目標。
合同相對性;違法分包;實際施工人;連帶支付責任
2014年9月,南平市光明勞務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明勞務公司)將所承包的贛州市某商品房開發(fā)項目的勞務部分包給王某個人。同年12月,王某又將該項目的混泥土澆筑工作的分包給湖北籍老鄉(xiāng)劉某,雙方未簽訂書面的勞務合同。2015年8月,劉某組織施工班組將該項目的混泥土澆筑工作全部完工,此時王某以自己已被光明勞務公司清場為由,拒不支付剩余勞務工程款。無奈,劉某將王某某、光明勞務公司起訴至法院,要求支付剩余勞務工程款。訴訟中,光明勞務公司以與原告劉某不存在合同關系為由,認為其不應承擔工程款支付責任。
本案中,光明勞務公司是否應承當支付剩余勞務工程款的責任成為本案主要爭議焦點。對于該焦點,主要有如下兩種觀點:
觀點一:合同相對性原則是處理合同糾紛的根本原則,應當嚴格恪守?!督ㄔO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釋》第二十六條只規(guī)定了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中,實際施工人可以突破合同相對性原則要求發(fā)包人、轉包人、違法分包人承擔責任。本案為勞務合同糾紛,應當恪守合同相對性原則,不應要求光明勞務公司承擔工程款支付責任。
觀點二:本案中,光明勞務公司將所承包的勞務部分再分包給王某個人,屬于違法分包。合同相對性原則是在合同合法有效的情況下的責任阻隔,在合同違法的情況下并不當然適用,反之,無異于助長建筑市場的違法之風。
筆者認為,劉某有權要求光明勞務公司在王某欠付勞務款范圍內(nèi)承擔連帶支付責任。理由如下:
(一)光明勞務公司將所承包的勞務工程分包給王某個人屬于違法分包,依法應承擔監(jiān)督管理責任。
依據(jù)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頒布的《建筑工程施工轉包違法分包等違法行為認定查處管理辦法(試行)》第九條第(六)項規(guī)定,勞務分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勞務再分包的,屬于違法分包。而依據(jù)《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二條之規(guī)定:“禁止承包人將工程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禁止分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建設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必須由承包人自行完成?!北景钢?,光明勞務公司將所承包的勞務再次分包給王某個人,屬于違法分包,依法應承擔法律責任。
至于違法分包人應承當何種法律責任及承擔法律責任的法理基礎,實務界有不同認識。有觀點認為,依據(jù)《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釋》第二十六條之規(guī)定:“實際施工人以轉包人、違法分包人為被告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實際施工人以發(fā)包人為被告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轉包人或者違法分包人為本案當事人。發(fā)包人只在欠付工程價款范圍內(nèi)對實際施工人承擔責任?!睋?jù)此,違法分包人只在欠付工程款范圍內(nèi)承擔支付責任。該觀點將違法分包人類比于發(fā)包人,認為違法分包人應依照發(fā)包人的責任承擔方式承擔支付工程款的責任。筆者認為該觀點法理依據(jù)欠妥,在建筑工程領域,違法分包人與發(fā)包人的地位、作用及義務均不相同,不能簡單類比適用。
本案中,違法分包人光明勞務公司將工程違法分包給王某,應當對王某的施工行為負責,對勞務款的支付做到及時有效監(jiān)管,否則就應當承擔連帶支付責任。對此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筆者認為其法理依據(jù)在于從維護第三人權益和保障建筑市場健康發(fā)展角度出發(fā),有條件地限制合同相對原則,由違法分包單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二)合同相對性原則及其限縮適用
合同相對性原則是指合同約束力只及于合同主體之間,不涉及第三方。合同相對性原則的限縮適用是指除合同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依法律規(guī)定或合同約定,享有合同產(chǎn)生的請求權或承擔合同產(chǎn)生的責任。
根據(jù)《合同法》有關規(guī)定,合同相對性原則的限縮適用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
1.對主體相對性的限縮。主要是指合同主體涉及第三人的,第三人在合同中承擔相關義務或享有相應權利。比如在利他合同中,合同當事人可以約定向第三人給付一定利益;在負擔合同中,合同當事人經(jīng)得第三人同意可以為第三人設定給付義務。
2.對內(nèi)容相對性的限縮。主要是指合同內(nèi)容涉及第三人的,合同中的權利義務不只由合同主體享有或負擔,可以由第三人享有或負擔。比如,在買賣不破租賃制度中,不得應房屋被轉讓而影響有效的出租合同,即原出租人的義務由房屋買賣合同的買受人繼續(xù)承擔。
3.對責任相對性的限縮。主要是指合同責任涉及第三人的,合同當事人違反合同義務須對第三人承擔責任。如違法分包情況下對違法分包人的追責則突破了合同責任的相對性,使違法分包人對與其沒有直接合同關系的實際施工人也要承擔責任。
據(jù)此,筆者認為對合同相對性原則進行限縮適用的意義在于糾正和預防合同當事人的不法行為,從而保護第三人合法、信賴利益或實現(xiàn)某些特定立法政策的目的。
案件經(jīng)過合議庭討論,人民法院以光明勞務公司違反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將工程分包給不具有建筑資質的個人,同時又不對王某的經(jīng)營管理活動履行監(jiān)督管理義務,造成本案糾紛發(fā)生具有過錯為由,最終判決光明勞務公司對王某所欠工程款承擔連帶責任。
本案中,固守合同相對性原則既不利于糾正和預防建筑領域的違法分包行為,也不利于保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诤贤鄬π栽瓌t的限縮適用,有必要對勞務合同的責任相對性的進行限縮,即實際施工人劉某有權要求光明勞務公司在王某某欠付勞務款的范圍內(nèi)承擔連帶支付責任。
[1]魏振瀛主編.《民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陳憬.《試論合同相對性原則例外的涵義》,《現(xiàn)代法學》,2002年第5期.
[3]胡岸.《合同相對性原則的例外情形研究》,《法制與社會》,2007年第8期.
[4]馬超,邵和平.《論合同相對性原則突破的原因、內(nèi)涵與價值》,《河北法學》,2013年第7期.
鄒志強(1991—),男,漢族,江西理工大學刑法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