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仇英所畫的《漢宮春曉圖》(局部),此畫為工筆重彩,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不久前,兩岸博物館似乎心有靈犀,不約而同發(fā)起了對明代畫家仇英的紀念。
蘇州博物館推出“十洲高會——吳門畫派之仇英特展”,展出了國內(nèi)外31件仇英珍品,內(nèi)容涵蓋山水、人物、歷史等不同主題。臺北故宮則推出“明四大家(即沈周、文征明、唐伯虎、仇英)特展之仇英作品展”,拿出仇英的30多幅作品參展。其中,便有其傳世名作《漢宮春曉圖》。
“仇英山水、花鳥、人物都畫得好,尤工仕女。《漢宮春曉圖》是個尺幅很大的長卷仕女圖,展開來將近6米,光人物就畫了110多個。在仇英的所有作品中,它的價值無疑是很高的?!毖芯棵髑迕佬g史的學者、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付陽華對《環(huán)球人物》記者說。
漆工出身
《漢宮春曉圖》用手卷的形式,描繪出春日清晨時分宮闈之中的日?,嵤拢簥y扮、澆灌、折枝、插花、飼養(yǎng)、歌舞、彈唱、圍爐、下棋、戲嬰……畫中人物,以后妃、宮娥為主,此外還有皇子、太監(jiān)、侍衛(wèi)、畫師等。雖名為“漢宮”,但人們的身上都穿著唐宋風格的服飾,衣著鮮麗,姿態(tài)各異。宮殿、園林、家具,則似乎是明代風格。
“《漢宮春曉圖》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過是個謎,大家都想知道,可沒人能拿出讓人信服的說法。”付陽華說。
之所以會留下一個謎,和仇英本人的經(jīng)歷頗有關系。
“史籍記載,仇英是漆工出身,本人不擅文辭。他的畫上基本沒有什么詩歌、題跋來記錄作畫過程,他本人也沒有留下任何文章、文集,甚至連墓志銘都沒有?!?/p>
從一些畫的年款和零星記載中,學者們拼湊出了仇英的人生經(jīng)歷:“他本來是太倉人,后移居蘇州,因為有繪畫天賦,受到大畫家周臣的器重,把他收為弟子。”
這位周臣,在付陽華看來,“特別需要被發(fā)掘”,因為“明四家”里不僅仇英是他的弟子,唐伯虎據(jù)說也與他有師承關系?!啊秴强さで嘀尽飞险f,唐伯虎一旦有什么創(chuàng)作的想法,就跑到周臣那里去,受其啟發(fā)后,再回去畫畫。相當于是良師益友。此外,拿唐伯虎的一些作品和周臣的作品對比,也能發(fā)現(xiàn)非常接近?!?/p>
在周臣門下時,仇英便已開始“均衡發(fā)展”,周臣畫功好,仇英則“盡得其法”,把老師的技藝全學到手,山水人物、樓臺車馬,包括佛教題材,都獨當一面。
“周臣學的是南宋畫家李唐,仇英早期的作品,也很有李唐風格,高古細膩。此外,因為在蘇州,經(jīng)常與文征明等文人往來,出身寒微的仇英也開始畫一些文人畫,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仇英《蓮溪漁隱圖》。”
仇英畫名越來越大后,一些收藏名家、畫商對他青睞有加,“比如昆山的周鳳來、蘇州的陳官、嘉興的項元汴,先后把他聘到家里,他得以看到很多古畫并臨摹?!?p>
人物簡介仇英(約1494年—1552年),字實父,號十洲,中國明代畫家,原籍江蘇太倉,后移居蘇州。擅畫人物,尤長仕女。與沈周、文征明、唐伯虎并稱為“明四家”。
據(jù)付陽華推斷,《漢宮春曉圖》便是作于這個時期?!笆芳涊d仇英特別擅長臨摹,‘落筆亂真,無慚古人,還有特別重要的一句話,說他‘稍或改軸翻機,就是臨摹時總會對原作再做些改動。比如他也臨過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結構大體上是按照張擇端母版的景物順序布局,但描繪的卻是明朝中期的蘇州。這幅《漢宮春曉圖》,名為漢宮,里面的人物、建筑風格卻唐宋明皆有,也應該是‘改軸翻機之后的創(chuàng)作。但是,《漢宮春曉圖》的母版究竟是誰所畫,并沒有記載,也沒辦法憑空猜測。所以這幅畫從源頭到何時何地創(chuàng)作,至今都沒有權威說法?!?/p>
一幅畫值價二百金
歷史跨越千年,《漢宮春曉圖》后來的流傳,也只能從圖上找一些蛛絲馬跡了。
“這幅畫的卷首有一個標記,寫了一個‘慮字,是明代收藏家項元汴藏畫時經(jīng)常用的,他用千字文來給自己的收藏品編號,慮是其中一種。卷末還有項元汴手書的‘值價二百金。這是確定無疑的?!?/p>
仇英曾在項元汴家中待過一段時間,這幅畫是為他畫的,或者在項家畫的?“我覺得都沒有充足的依據(jù)。還有種說法是這幅畫曾被明代大奸臣嚴嵩收藏過,后來嚴嵩被抄家,畫進入明內(nèi)府,大約隆慶時期流傳出來,被項元汴購買,所以它上面會有一個項元汴手書的關于價格的東西?!?/p>
作為富甲一方的畫商,項元汴收藏的唐宋元書畫不止千幅。不過令人驚異的是,在他所有標記過價格的藏畫中,仇英的《漢宮春曉圖》是價格最貴的一幅。文征明的《袁安臥雪圖卷》只是16金,唐伯虎的《畫嵩山十景冊》也不過24金。在仇英自己的作品中,這幅畫作也是最貴的,仇英曾花費6年時間,為昆山周鳳來繪制《子虛上林圖》,長達5丈,所獲的酬勞也不過100金。
“在當時,所謂的‘金其實就是白銀,200金就是200兩白銀。”有很多人都驚異于這個價格高出同時代其他畫家那么多,仇英有何獨特之處?“我的朋友李萬康曾專門寫過一篇文章,他的觀點是這200金并不是一個市場流通的價格。因為項元汴以往在給藏畫寫價格時,總會寫‘原價多少多少金,記錄他從別人手中買回來的價格?,F(xiàn)在用的卻是‘值價,應該是他對這幅畫將來價值的估計。當然,從這一點,也能看出《漢宮春曉圖》在藏家眼中的地位。”
從被譏諷到被贊美
《漢宮春曉圖》卷后的收藏印鑒里,還能找到一個大腕。他就是清代收藏家梁清標,“他的印鑒是‘蒼巖子‘蕉林收藏。”
梁清標是清初的文學家、收藏家,他官做得很大,從翰林院一路發(fā)跡,在兵部、禮部、刑部、戶部都當過一把手,官至保和殿大學士,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中央黨校校長。
仇英畫的《蓮溪漁隱圖》,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1667年,梁清標主持會試期間,因與人意見不合被參奏,一度卸職革任,就回老家蓋了個“蕉林書屋”,一心一意搞收藏?!八募沂且粋€收藏圣地,名畫很多,比如展子虔的《游春圖》、閻立本的《步輦圖》、周昉的《簪花仕女圖》等。”
“這時,‘明四家的說法已經(jīng)有了,沈周、文征明、唐伯虎、仇英四人齊名?!背鹩⒌牡匚?,與明代相比,無疑是高了不少。在明代,仇英雖也有名氣,畫作也能賣出高價,但那時的文人圈子,并未真正接納他。
付陽華講了一個小故事。“文征明曾畫過一幅畫,叫《湘君湘夫人圖》。畫作完成30年后,明代文人王穉(音同至)登觀賞此畫,留下一段題跋,記載文征明曾讓仇英來幫他給這幅畫設色,改了兩稿都不滿意,于是自己創(chuàng)作,之后王穉登又評論:(文征明)筆力扛鼎,非仇英輩所能夢見也。意思是文征明畫中的風格氣質(zhì),仇英這種畫家做夢都夢不到?!?/p>
可見,仇英因為不擅文辭,出身工匠,雖然與文征明等人有所交往,但地位、名望在時人看來,仍然是要遜色很多的。
“仇英所在的時代,正是中國歷史上士、農(nóng)、工、商地位開始模糊的時期。如果說沈周是吳門畫派開宗立派的文人畫家,文征明是緊接其后的執(zhí)牛耳者,那么唐伯虎和仇英就明顯是在文人畫家和職業(yè)畫家之間游走。唐伯虎的人生箭頭是從士人到職業(yè)畫家、賣畫為生,仇英更是從開始就是職業(yè)畫家?!备蛾柸A評論道。
到了清代中后期,仇英顯然更加為人看重。1713年,《漢宮春曉圖》作為恭賀康熙皇帝六十大壽的賀禮被送進宮,從此收藏于內(nèi)府。如今卷末的一系列印章里,還有清代內(nèi)府收藏印、石渠寶笈印,和乾隆、嘉慶、宣統(tǒng)幾位皇帝的御覽之寶。
“臺灣有學者統(tǒng)計過,在臺北故宮,仇英名下的畫有240多幅,但假的也多。這次臺北、蘇州的特展,總共60多幅,都被認為是真品。前不久蘇州的展覽我曾去看過, 對其中兩件作品印象深刻。一件是仇英的《臨宋人畫冊》,之前很長一段時間,這個畫冊都被誤認為是宋人畫的,可見他技藝之高。另外一件是《人物故事圖冊》,里面也有很多仕女形象,感覺和《漢宮春曉圖》還是挺有視覺關聯(lián)的?!?/p>
仇英的畫作歷來也是拍賣場上藏家追捧的熱點。2010年北京瀚海春拍,《浮巒暖翠圖》一經(jīng)露面即引起藏家關注,最終以7280萬元成交。而《漢宮春曉圖》被譽為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其價值更是不可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