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
從頸椎到胸椎、腰椎,再到骶骨和尾骨,組成了我們的脊椎,也就是整個身體的“頂梁柱”。我們不論是坐著,還是站著,靜止還是活動,都離不開脊椎的支撐,可我們只有在它不舒服時才會想起它。但大多數(shù)人在疼痛時也會選擇忍耐,直到疼痛忍無可忍,才會去醫(yī)院。這時候,可能脊椎或者椎間盤已經(jīng)變形,其周圍的神經(jīng)已經(jīng)受損,甚至可能還有是其他嚴重疾病引起了疼痛。
辟謠篇
腰背痛?別讓謠言誤導你!
背部是很大一片區(qū)域,而且疼痛的感受也不同,有可能是尖銳的刺痛,也有可能是鈍痛。在一生中,或早或晚,十有八九,我們都會經(jīng)歷背痛??上?,如此常見的困擾,我們輕信了那些能給我們造成更大傷害的謠言。
謠言1:時刻坐得筆直才對腰背好
坐沒坐相,懶懶散散當然不好,可是坐得筆直并且長時間保持這個姿態(tài)也會拉傷你的背部。如果日常需要長時間坐著,那么每天應該給自己的腰背放幾次假:后背靠著椅背,雙腳著地,背部自然地稍稍彎曲。有時候可以起來站一站,例如打電話或者看文件時。
謠言2:只有上了年紀的人才會腰背痛
雖然上了年紀的人,腰背痛的幾率大一點,但實際上任何年齡段的人,包括兒童和青少年都可能腰背痛。缺乏運動、姿勢不正確、患有關節(jié)炎或者癌癥等疾病、長期吸煙,都有可能讓任何人長期受到腰背痛的折磨。小孩兒如果說自己腰背痛,大人不要置之不理,應該細心觀察,必要時去醫(yī)院進行檢查。
謠言3:臥床休息對背痛最好
雖然休息的確對剛剛拉傷的背部有好處,但是如果整整好幾天都躺在床上會讓傷勢更加嚴重,而且還可能引發(fā)嚴重的并發(fā)癥。背痛時也應該每天都下床,然后緩慢、適量地活動身體。
謠言4:所有的背痛都是因為受傷了
除了肌肉或者韌帶拉傷,腰間盤突出、關節(jié)炎、感染、骨質(zhì)疏松,甚至是一些遺傳病也有可能導致背痛。因此,如果背痛久久不能減輕,就應該去看醫(yī)生。
謠言5: 只有瘦弱的人才容易腰背痛
其實,越胖的人越容易腰背痛,因為背部會承受過多的壓力。所以,腰背痛在體型龐大的人中十分常見。堅持規(guī)律地運動能夠減肥、健身和預防背痛。最好不要所有工作日都坐著一動不動,到了周末卻突然開始激烈運動。當然,這也并不是說,瘦骨嶙峋的人就不會腰背痛。因為厭食癥等原因過分消瘦的人,可能存在骨量低的問題,這容易導致骨折或者脊椎碎裂,從而會引起腰背痛。
謠言6:腰背痛的人不宜運動
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規(guī)律的運動其實能夠預防背痛!醫(yī)生還會建議一些背部新近受傷的患者進行某些種類的運動。剛開始,可能只是輕柔地動一動,然后逐漸增加強度。當疼痛消失后,有計劃地運動能夠預防腰背痛再次復發(fā)。研究發(fā)現(xiàn),運動是減輕腰背痛最有效和快速的方法之一。腰背痛的患者可以嘗試游泳、散步和瑜伽。
謠言7:背痛時最好不要按摩
有人害怕按摩會加重腰背的傷痛,但美國理療學院和美國疼痛協(xié)會的治療指南中,都建議腰背痛的患者考慮接受正骨和按摩等輔助治療。一項最近的研究發(fā)現(xiàn),對長期腰背痛的人來說,每周接受一次按摩,堅持10周,能夠減輕疼痛和讓行動變得靈活。而且這種效果能夠持續(xù)6個月,不過1年后會逐漸減弱。還有研究顯示,通過正骨來調(diào)節(jié)錯位的脊椎,也能夠減輕患者的疼痛并且脊椎不再僵硬。所以背痛的時候,可以嘗試按摩或者正骨,但一定要先詢問醫(yī)生或者理療師,自己的情況是否適合按摩。另外,針灸、瑜伽、漸進式放松法等輔助療法也能夠幫助減輕疼痛。
謠言8:硬床對腰背痛好
在一項西班牙的研究中,持續(xù)感到背痛的人睡在軟硬適中的床墊上,背痛會減輕,行動也會更靈活,而睡硬床墊的人,則痛感更明顯,而且活動也不靈活。當然,床墊的軟硬程度不能夠一概而論。但你在選擇床墊的時候,沒有必要一味求硬,還是應該顧及自己的睡眠習慣。有的人選擇了過硬的床墊,結果根本睡不著,而糟糕的睡眠質(zhì)量會加重腰背痛。選擇好了合適的床墊,也要注意睡姿。最好側(cè)睡,放一個枕頭在雙膝中間夾住,這樣可以讓你的脊椎保持在一個自然的狀態(tài),緩解你背部的壓力。如果你喜歡平躺,那么可以在膝蓋下墊一個枕頭。
謠言9:腰背痛只是身體的原因
不要驚訝,有時心理醫(yī)生也可以治療腰背痛。多項研究顯示,不論是在短期內(nèi)還是長期的,認知行為療法對于緩解慢性腰背痛都十分有效。例如,缺乏運動會導致腰背痛,而認知行為療法可以針對腰背痛的患者進行有關運動的思維訓練,讓他們思考為什么自己在抗拒運動,接著改變自己對動態(tài)生活的看法和反應。接受了認知行為療法的患者感到,自己的疼痛有明顯好轉(zhuǎn),活動也更加自如靈活了。還有的醫(yī)生會給患者開抗抑郁藥來緩解腰背痛。雖然原因不明,但抗抑郁藥對腰背痛患者的確管用。有研究者猜測,可能是抗抑郁藥改變了可以影響痛感的化學信號。
謠言10:越痛代表背部受傷越嚴重
如果是急性疼痛,那么疼痛的程度的確與受傷的程度相關。但如果是慢性疼痛(持續(xù)了6周以上),那么疼痛的程度不一定代表著受傷程度。也就說,即使背痛還不到難以忍受的程度,但如果時間持續(xù)過長,也可能意味著你的背部有嚴重的損傷,應該去醫(yī)院。
謠言11:如果年輕時就背痛,老了會更嚴重
實際上,腰背痛在35~55歲之間最高發(fā)。55歲以后,很多患者反而覺得疼痛減輕了,尤其是椎間盤性的腰背痛。椎間盤在年齡增加后會自然地老化,但并非一定伴隨著疼痛。
糾錯篇
改掉你的傷背壞習慣
雖然,一個人的一生中,有高達80%的可能性會經(jīng)歷至少一次腰背痛,但腰背痛仍然不是不可避免的。即便背痛了,也能夠采取措施來控制疼痛。想要避免和控制背痛,首先要找到什么是罪魁禍首。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骨科和神經(jīng)外科專家來幫你總結出了4個造成或加重背痛的生活習慣,一定要盡量避免。
傷背壞習慣1:周末大作戰(zhàn)
很多人都是在周末打籃球或者羽毛球的時候,拉傷了背部。好不容易在周末跟朋友約了一場球賽,于是想要在比賽中表現(xiàn)得像專業(yè)運動員一樣炫酷,可惜平時并沒有像專業(yè)運動那樣天天訓練。結果就是,運動后腰背受罪。
除了運動以外,周末的家務也有可能拉傷背部。平時上班太辛苦,于是拖地、整理東西、購物、整理花草等家務都被列入了“周末任務”當中。在辦公室已經(jīng)坐得僵硬腰背,到了周末卻需要彎著腰做那么多重活累活,還需要搬運不少重物,當然有可能閃到腰。
★如何預防
想要不在周末的運動和勞動中傷到腰背,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平時也要運動。多拉伸和強健背部和核心肌肉群,能夠有效預防背痛。腹外斜?。ň褪窃谀阊鼈?cè)的肌肉)也需要鍛煉到,它們對你的背部穩(wěn)定性非常重要。
想要鍛煉到這些肌肉,可以買一個瑜伽墊,然后做一些訓練腹肌的動作(見本期28~29頁)。
傷背壞習慣2:舉重物姿勢不對
提舉重物的姿勢不對,很容易讓你的腰背受傷。因此,我們會在搬桌子、抬東西時閃到自己的腰。那為什么舉重運動員能夠舉起比自己體重還重的杠鈴而不受傷呢?除了他們的肌肉強健以外,就是因為他們的姿勢非??茖W正確。
★如何預防
要運用你的腹肌來支撐你的背部。不妨學習一些舉重運動員的技巧,讓你能夠舉重若輕。
●拿起重物時,彎曲你的膝蓋,同時保持背部挺直,不要彎腰去夠重物。
●拿著重物的時候盡量離身體中心部位近一些,離得越遠,你的背部承受的壓力越大。
●不要把重物高舉過你的腋下或者低于你的膝蓋。
●不要嘗試去提舉重量超過你體重20%的重物。
●在提舉重物時,不要晃動和扭動你的身體。當舉起和放下重物的時候,一定要雙腳站穩(wěn),面對重物。在搬運重物的時候,如果要改變方向,應該利用腳步來改變方向,而非轉(zhuǎn)動腰部。
傷背壞習慣3:做事精神恍惚
有時候,你可能在做一些很平常,看似毫無危險性的事情時傷到腰背,例如在倒垃圾或者洗碗時。如果你在身體沒有做好準備時,突然彎腰,即使動作再平常也可能使腰背受傷,而這常常發(fā)生在我們心不在焉時。
所以,即使你的動作不大,也不用搬動特別重的東西,也應該注意自己的動作,否則你可能在從地上撿起一個訂書機時閃到腰,這叫陰溝里翻船。
在急診室,醫(yī)生常常接收在交換班時或者身心很疲憊時扭傷腰背的人。那時候,患者的身體已經(jīng)進入了“自動駕駛”的狀態(tài),所以一些微小的改變就可能超出身體的負荷。
★如何預防
訓練自己的核心肌肉群時刻都做好準備。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活動的時候,習慣性地收腹,想像你自己穿著一件束身馬甲。一天當中,只要一想起來,就可以收腹,在提舉重物或者彎腰的時候,更應該收腹,讓你的腹肌來分擔背部的負重。
傷背壞習慣4:下了班又上網(wǎng)
從9點開始坐著上班,下班后坐著開車回家,到家后又坐著上網(wǎng)或者看電視。也許你需要這樣的生活,但是你的腰背并不喜歡!
你的椎間盤是脊椎骨之間的緩沖帶和氣墊,能夠保護脊椎,但是椎間盤的供血很差,當你活動的時候,血液才會循環(huán)至椎間盤。當你久坐不動時,血液就不會輸送到椎間盤,這有可能造成椎間盤無法得到足夠的養(yǎng)分。因此,總是坐在汽車上、電腦前,會加重椎間盤的損耗,從而讓你的背部受到壓力。
因為椎間盤在你靜止的時候無法得到養(yǎng)分,所以久坐不動會讓你的背部、腰部和頸部都感到僵硬不適,還有可能產(chǎn)生永久性的損傷。研究還顯示,相比躺下或者站著,坐著會讓你的脊椎承受更多的壓力。
對腰背最不利的姿勢是坐著的同時身體前傾,也就是你上網(wǎng)時經(jīng)常用的姿勢。這會鎖死你的盆骨和彎曲你的脊椎,讓壓力都集中到脊椎的前面,也就是椎間盤所在之處。你向前彎腰越厲害,你的椎間盤所承受的壓力就越大。因為椎間盤的受力并不均勻,所以還很容易碎裂。
★如何預防
現(xiàn)代生活方式注定了我們醒著時大部分時間都坐著,所以必須要坐得有技巧,盡量保護我們的腰背。
如果不是在開車,那每20分鐘,就站起來動一動。起來上上廁所或者倒點水喝。如果在接聽電話,不妨也站起來稍微活動一下。平時開會或者參加討論組,也可以建議大家站著說。
為了不讓你的脊椎歪曲,在閱讀的時候,應該把材料放到與眼睛同水平的高度,這樣不用彎腰或者低頭就可以看到。不要伏案工作,盡量讓自己的脊背直起來,例如,如果使用的筆記本電腦太矮,可以墊一個電腦支架,使自己不用埋頭彎腰也可以看清屏幕。
選擇一個可以支撐你脊背的椅子。選擇椅子的時候,先坐上去試一試,看看自己的雙腳是否能夠平放在地面,自己的后腰是否能夠貼合椅背,如果不行,可以加一個小小的靠枕。坐下的時候,記得把褲子后面的口袋清空,尤其是不要放錢包,否則你的脊椎可能在久坐中彎曲變形。
什么時候應該去看醫(yī)生?
如果在糾正了以上所有會傷害背部的壞習慣后,你仍然感到腰背疼痛。你可以服用非處方止痛藥。一般來說,在服用非處方止痛藥后48小時內(nèi),腰背痛就應該減輕或者消失。但有的時候,你應該立即去看醫(yī)生,而非自己買點止痛藥吃就算了。
如果你腰背疼痛時還大小便失禁,那就應該立即去醫(yī)院,因為你的神經(jīng)可能受到了壓迫,只能解除壓迫,失效的功能才能夠恢復。還有,大多數(shù)的腰背痛不會延伸至腰部以下,如果你的大腿或者膝蓋也感受到了疼痛,那你可能患有椎間盤突出。
即使靠吃止痛藥能夠緩解背痛,但是如果頻繁發(fā)作,還是應該去看醫(yī)生。你有可能是椎間盤受傷了,需要治療。
藥物篇
背痛有藥可醫(yī)嗎?
口服止痛藥無疑可以幫助背痛患者減輕疼痛,提高他們的生活質(zhì)量,但什么時候應該吃藥,吃哪些藥呢?
有時候腰背的肌肉拉傷會讓你痛得無法入睡,在床上輾轉(zhuǎn)反側(cè)直到凌晨。第二天,還要繼續(xù)工作和忍受疼痛。這不僅會讓你工作效率低下,情緒低落,還會加重你的疼痛,最后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當疼痛已經(jīng)影響到你的睡眠了,那么可以考慮服用止痛藥。對于腰背痛該吃什么藥,沒有一定的答案,完全取決于疼痛的類型以及患者服用的其他藥物等特定情況。
如果腰背痛已經(jīng)影響你的睡眠了,那么需要先改善自己的睡眠習慣,讓自己在晚上能夠得到好的休息。例如,不喝任何含有咖啡因的飲料;白天不打盹;不要在晚上運動;不在晚上飲酒;晚餐不要吃太多;入睡前保證房間安靜,把手機調(diào)為靜音模式或者帶上耳塞;睡前放松,不要讓任何事刺激你的神經(jīng),包括電視、小說和音樂;睡不著時,不要在床上躺著,這會讓你更加焦慮,可以讀幾頁書,聽點輕音樂或者泡個熱水澡;每天按時上床起床,讓生活有規(guī)律。
還是沒用的話,就應該服藥。有的藥物能夠減輕疼痛,這有助于患者的睡眠。還有的藥物直接幫助睡眠。不少患者可能同時需要兩種藥物。但如果長期疼痛和失眠,不要通過自己服藥來止痛。記住,非處方藥物只能夠治療輕度的、暫時的疼痛,自己購買的非處方藥并不能長期服用。腰背痛超過1個月仍然沒有好轉(zhuǎn),就應該去看醫(yī)生。
而處方類的藥物有阿片類止痛藥,如可待因、嗎啡、維柯丁,能夠減輕嚴重的疼痛,但副作用也更大,如惡心、便秘和成癮的危險。肌肉放松劑能夠減輕痙攣造成的疼痛,幫助睡眠,但副作用有嗜睡、口干、便秘和意識不清。還有苯二氮卓類藥物、抗痙攣劑和抗抑郁藥也能止痛。當然,這些藥物只有醫(yī)生能開給病人,而且需要謹遵醫(yī)囑服用。
甄別篇
哪些腰背痛須提高警惕?
如果因為突然的激烈運動或者則不當?shù)淖藙堇瓊思∪?,疼痛雖然令人困擾,但并不會造成太大危險。有的背痛后面卻隱藏著一些更嚴重、甚至使致命的疾病,如果沒有引起重視,那很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關注重點:大腿也會跟著痛
導致慢性腰背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坐骨神經(jīng)痛。坐骨神經(jīng)是從后腰延伸至大腿背面的大神經(jīng)。如果坐骨神經(jīng)受傷了或者受到壓迫,就會造成后腰疼痛,而且痛感會一直延伸到臀部和腿部。有10%以上的坐骨神經(jīng)痛患者需要手術治療。
坐骨神經(jīng)痛最常見的癥狀是疼痛會從后腰蔓延至臀部和大腿(通常是一條大腿,但也有可能兩條腿都痛)?;颊叩耐韧窗Y狀會在坐下、咳嗽或者打噴嚏的時候變得更嚴重?;颊叩耐炔窟€有可能會感到麻木、無力和刺痛。坐骨神經(jīng)痛的癥狀一般都是突然出現(xiàn),然后會持續(xù)好幾天。
坐骨神經(jīng)痛與因為肌肉拉傷等原因?qū)е碌难惩粗g最明顯的區(qū)別是,前者的疼痛會輻射至腿部,甚至是腳部,而后者一般不會。坐骨神經(jīng)痛發(fā)作的那幾天,患者就好像瘸子一樣。
各式各樣的坐骨神經(jīng)痛
大多數(shù)坐骨神經(jīng)痛患者年齡在30~50歲之間。女性懷孕時很容易患坐骨神經(jīng)痛,因為不斷發(fā)育的胎兒可能會壓迫到坐骨神經(jīng)。椎間盤突出和退變性脊柱關節(jié)炎也有可能會造成坐骨神經(jīng)痛。
1.椎間盤突出 其中,椎間盤突出是最常見的坐骨神經(jīng)痛原因。椎間盤就像脊椎骨之間的氣墊,所以椎間盤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越脆弱,脊椎骨就越容易受傷。有的時候,椎間盤中間的膠狀部分會被擠出來,壓迫到坐骨神經(jīng)的根部。每50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會在一生當中的某個時段發(fā)生椎間盤突出,其中1/4的人會出現(xiàn)腰背痛等癥狀并持續(xù)6周以上。
2.椎管狹窄 脊椎骨之間自然的磨損和退化會導致脊椎管變狹窄,這被稱作椎管狹窄,有可能會讓坐骨神經(jīng)的根部受到壓迫。椎管狹窄在60歲以上的老人中很常見。
3.腫瘤 在少數(shù)情況中,坐骨神經(jīng)痛有可能是腫瘤導致的。腫瘤如果長在脊椎或者是坐骨神經(jīng)里邊或周圍,當它長大后,就有可能會壓迫到坐骨神經(jīng)從脊椎伸出來的分支。
4.梨狀肌綜合征 梨狀肌綜合征也有可能造成坐骨神經(jīng)痛。梨狀肌在大腿深處,連接著脊椎的下部和上股骨,剛好位于坐骨神經(jīng)的上面。如果梨狀肌發(fā)生痙攣,那坐骨神經(jīng)就有可能受到壓迫,導致疼痛。梨狀肌綜合征在女性中更高發(fā)。
是什么導致了梨狀肌綜合征呢?你可能想不到,有很多時候是因為錢夾里的現(xiàn)金太多。有的人,尤其是男性,習慣把鼓鼓的錢包放在牛仔褲后面的口袋中,這會給梨狀肌造成長期的壓力,并且壓迫到坐骨神經(jīng)。最好把錢包放在前面或者夾克的口袋中。
5.關節(jié)炎 骶髂關節(jié)炎也是造成坐骨神經(jīng)痛的原因之一。骶髂關節(jié)是脊椎下部與盆腔接觸的部位,如果一邊或
者兩邊的骶髂關節(jié)發(fā)炎,那么就有可能引起臀部和后腰疼痛,甚至腿部都有可能感到疼痛。如果長時間站立或者爬樓梯,疼痛將加重。關節(jié)炎、受傷、懷孕或者是感染都有可能造成骶髂關節(jié)炎。
6.其他因素 另外,肌肉的炎癥、感染或者是受傷(如骨折)也可能造成坐骨神經(jīng)痛。一般來說,任何可能影響或者壓迫到坐骨神經(jīng)的病癥都有可能會造成坐骨神經(jīng)痛。還有的坐骨神經(jīng)痛原因不明。
需要做什么檢查?
在診斷坐骨神經(jīng)痛時,醫(yī)生會詢問患者,疼痛是怎么開始的,具體是哪里疼痛?;颊哂锌赡鼙灰笙露?、踮著腳或者翹著腳尖走路、伸直膝蓋抬腿等。通過這些動作來測試患者的肌肉,醫(yī)生可以初步判斷是否是坐骨神經(jīng)出現(xiàn)了問題。
接下來,醫(yī)生可能會要求患者做一些影像檢查,例如MRI,以獲得更多關于疼痛部位和神經(jīng)受損原因的信息。MRI檢查能夠顯示出椎間盤、韌帶和肌肉的一些情況;CT能夠通過顯影劑的對比看清脊椎和神經(jīng)。判斷出造成坐骨神經(jīng)痛的原因能夠讓醫(yī)生更好地制定治療方案。雖然X光能夠看出骨頭的異樣,但卻沒法看出神經(jīng)問題。
坐骨神經(jīng)痛還有一些并發(fā)癥,如尿便失禁。如果發(fā)生了大小便失禁,應該立即去看醫(yī)生,這有可能是危急的問題造成的,如果不及時手術,可能造成永久性的傷害。還好,這種并發(fā)癥比較少見。大多數(shù)坐骨神經(jīng)痛會在幾天到幾周內(nèi)消失得無影無蹤。
如何對付坐骨神經(jīng)痛
想要緩解坐骨神經(jīng)痛,最簡單的方法是熱敷或者冰敷。將熱水袋或者冰包敷在疼痛的部位,每隔2個小時敷20分鐘。試驗顯示,這么做可以減輕疼痛,也可以嘗試冷熱敷交替。
一些在藥店就可以買到的非處方藥也能夠暫時緩解坐骨神經(jīng)痛。撲熱息痛和非甾體抗炎藥,例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和萘普生都能起到作用。如果還是疼痛難忍,到了醫(yī)院,醫(yī)生可能會給患者注射甾體類抗炎藥來減輕炎癥。
在坐骨神經(jīng)痛的康復階段,也要保持一定的活動量。動一動有助于減輕炎癥和疼痛。理療師一般會指導患者拉伸腘繩?。ù笸群髠?cè)的一組肌肉)和腰部。根據(jù)患者的情況,理療師會推薦適合他們的運動。大多數(shù)醫(yī)生都會建議患者在康復時期散步。
有的患者坐骨神經(jīng)痛特別嚴重,醫(yī)生會在他們的脊椎部位注射載體抗炎藥來減輕炎癥。注射能夠直接把藥物輸送到坐骨神經(jīng)周圍,見效快。
如果是腰椎盤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經(jīng)痛,并且難以忍受的疼痛在4~6周中沒有任何好轉(zhuǎn),就可以考慮手術治療。外科醫(yī)生會切除突出的腰椎盤來減輕受累的坐骨神經(jīng)承受的壓力。90%的患者在接受了這種手術后都能感到疼痛明顯減輕了。如果要減輕椎管狹窄引起的坐骨神經(jīng)痛,則需要另外一種手術。
在手術恢復期間,患者一個月內(nèi)不能開車、提舉重物或者是向前彎腰。最好在理療師或者醫(yī)生的指導下段煉背部的肌肉。復健完成以后,患者又可以照常生活和工作了。
不少研究顯示,一些輔助治療也能夠減輕腰痛,例如針灸、按摩、瑜伽和正骨。但這些治療對坐骨神經(jīng)痛有沒有作用還不清楚。在不影響正常治療的情況下,可以嘗試。
經(jīng)歷了一次坐骨神經(jīng)痛,就有可能再經(jīng)歷第二次。要如何才能夠降低坐骨神經(jīng)痛復發(fā)的幾率呢?
●長期進行規(guī)律地鍛煉
●保持良好的姿態(tài)
●舉起重物時記得屈膝
以上行為能夠預防可能造成坐骨神經(jīng)痛的腰背損傷。
脊椎腫瘤
關注重點:伴隨體重減輕
有的患者不僅背痛,還伴隨著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那么有可能是患有腫瘤或者癌癥。如果本來體重穩(wěn)定,突然開始原因不明的體重急速下降(每周下降5斤左右,持續(xù)幾周),胃口變差,對以往喜歡的食物也提不起興趣,那么應該盡快看醫(yī)生。
脊椎腫瘤生長在脊椎里面或者周圍,通常會造成以下癥狀:
●頸部和背部疼痛,接著還會出現(xiàn)一些神經(jīng)問題,例如四肢無力,大小便習慣改變等。
●背痛不會因為休息而減輕,晚上,背痛甚至會加重。有的患者還會因為背痛而驚醒。
●以上任何癥狀,再加上胃口下降和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惡心、嘔吐、發(fā)燒、發(fā)冷、顫抖。
在懷疑是腫瘤時,醫(yī)生會先給患者做CT掃描和驗血兩項檢查。
腹主動脈腫瘤
關注重點:同時腰痛和腹痛
如果是脊椎問題造成的后腰疼痛,那么疼痛應該會局限在背部和后腰,極少會蔓延到腹部。但如果是腹部問題造成的疼痛,則經(jīng)常蔓延到后背,并且會造成急性的嚴重腰痛。
如果后腰突然感到很痛,并且沒有受傷或者有過可能造成腰痛的行為,那么有可能是腹部的主動脈中的腫瘤長大造成的。動脈瘤破裂后,會造成嚴重內(nèi)出血,此時情況會變得十分危急。
腹主動脈瘤破裂后最開始的癥狀是,腰腹突然感到不間歇的、尖銳的疼痛,患者可能會痛得直不起腰,最后甚至可能休克。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容易患有腹主動脈瘤,因此,高血壓、高膽固醇的人應該注意。
骨髓炎
關注重點:疼痛時還會發(fā)燒
如果成年人的體溫長時間保持在38℃以上,那么有可能是脊椎中的炎癥造成了疼痛。雖然不常見,但骨髓炎有可能會引發(fā)硬膜外膿腫,這會對頸椎、胸椎和腰椎處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造成壓迫。接著,我們的運動功能會受到影響,還有可能出現(xiàn)下肢麻痹或者四肢麻痹的癥狀。
如果醫(yī)生意識到了是骨髓炎引起的疼痛,一般都可以用抗生素有效治療。手術或者細菌感染都有可能造成骨髓炎。1%的患者會在術后發(fā)生感染,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感染通常發(fā)生在術后1~2周,有時候刀口都不痛了,感染卻發(fā)生了。因此,手術后如果發(fā)燒和背痛,應該立即去醫(yī)院。
另外身體別處的細菌,可能通過血管到達脊椎并造成感染。這種類型的感染一般都是由膀胱鏡檢查或者結腸鏡檢查等侵入性檢查造成的。靜脈注射、長期使用甾體類藥物、牙科手術也有可能造成脊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