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艷春
摘 要:人的天賦的火花才能燃燒成熊熊大火。教師除了指導學生自學外,還要加強思想教育,使學生不怕困難,持之以恒,學有成效。
關鍵詞:自學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3-049-01
自學能力就是通過自己已經(jīng)理解和記憶的知識,獨立鉆研、刻苦努力獲得新知識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覺能力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學到的知識也是有限的。如果學生有了較強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自學習慣,就會有利于在校期間的學習,也有利于離校后不斷得獲得新知識,以適應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建設的需要。聽課和自學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兩個主要渠道,缺一不可。古今中外,很多學有專長、業(yè)有專長,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的人,無不具有刻苦的自學精神。因此,自學能力和自學精神的培養(yǎng),對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和未來工作中不斷自我更新知識,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自覺學習能力?筆者以為關鍵在于培養(yǎng)學生預習的習慣和能力。教師應把要求學生預習當作教學全過程的一個必備環(huán)節(jié)?;虬才耪n內,或安排課外,這不僅有利于教師上課有的放矢,而且也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自學語文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教師要給學生一把鑰匙,傳授讀書學習的好方法,培養(yǎng)學生所需的各種智力品質。對青少年學生來說,語文教師應著重培養(yǎng)一下幾種自學能力:第一,培養(yǎng)學生使用工具書的能力。學生必備《新華字典》、《現(xiàn)代漢語小詞典》。每查一字、詞,能說出這個字詞有幾個意思,在課文中當什么講。第二,訓練學生找中心詞語,講解分析句子的能力。教師要教給學生根據(jù)不同體裁的文章圍繞中心,抓住中心詞語,分析句子的方法。如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主要抓描寫外貌、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詞語,并要求學生搞清這些詞語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與句之間的關系。第三,訓練學生劃分段落、概括段意的能力。如教師要把記敘文按時間、空間、故事情節(jié)的基本分段方法教給學生并訓練學生抓住每段的中心,用自己的語言把段意概括出來,列出結構提綱,這有利于提高學生歸納中心思想的能力。教師要教會學生在概括段意的基礎上,抓住文章主旨,即課文中記的是什么事,反映了怎樣的現(xiàn)實;寫的是什么人,表現(xiàn)了那些思想和性格;論述的是什么問題,作者的看法或主張如何。第四,對新獲得的知識及時進行加工整理。例如在自學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后,要求學生“掩卷而思”,或從頭至尾地逐一清理,或列表,或畫圖,將全部內容按自己的方式組成網(wǎng)絡,使支離破碎的知識系統(tǒng)化。
勤奮對于人的能力發(fā)展有巨大意義。偉大的發(fā)明家愛迪生說:天才只占1%,而99%是由于十分努力地工作。聰明在于學習,天才在于勤奮。只有勤奮。人的天賦的火花才能燃燒成熊熊大火。教師除了指導學生自學外,還要加強思想教育,使學生不怕困難,持之以恒,學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