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壹方
(濟南大學,山東 濟南 250000)
?
女大學生就業(yè)中的勞動力市場排斥現狀分析
曲壹方
(濟南大學,山東 濟南 250000)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女性在數量上占了中國總人口的一半,在社會貢獻上,說女性能頂“半邊天”一點也不為過。而女大學生作為社會的高知群體,對社會的影響更是突出,但是女大學生的就業(yè)現狀卻不容樂觀,本文針對女大學生的勞動力市場排斥現狀進行了分析,認為女大學生在就業(yè)中的勞動力排斥現狀主要存在十分嚴重的就業(yè)歧視、在求職過程中條件多,要求高、并且存在就業(yè)率低,工資水平低,就業(yè)范圍窄這三大方面的問題。
女大學生;就業(yè);勞動力市場排斥
筆者通過參加校園招聘會、網絡招聘會、人才市場的公共就業(yè)服務機構了解到,在就業(yè)難的這一大環(huán)境下,女性就業(yè)問題已尤為突出。通過對網上的一些招聘網站(如58同城、趕集網等)的瀏覽統計,筆者發(fā)現,約有70%的公司都有標明性別條件(包括只招男性,只招女性,男女不限),其中約有40%的公司對女性就業(yè)存在著歧視。主要集中在土木建筑、業(yè)務員等。筆者通過實地調查的研究方法,對女大學生和公司負責人進行了訪談。將訪談資料進行整理分析發(fā)現,女大學生就業(yè)中的勞動市場排斥現狀主要有以幾個方面:
1.1 女大學生在就業(yè)中存在十分嚴重的就業(yè)歧視現象
筆者在參加各高校的大型招聘會時發(fā)現,很多單位在招聘的過程中會在招聘簡章上面注明“男士優(yōu)先”或者“只限男士”等讓女士們感覺尷尬卻又無可奈何的條件,也有很多單位雖然沒有標注限男性的字眼標簽,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的確是將女大學生給拒之門之外。
在調查中,筆者發(fā)現在問到“您在就業(yè)過程中是否遭遇過由于性別方而帶來的歧視”時,有10名女大學生明確表示遇到過,占調查總數的58.82%,其中有7名女大學生表示遭遇過不止一次,占調查總數的41.18%??梢娕髮W生在就業(yè)中的勞動力市場排斥現象已經十分普遍。
另外,筆者在問到“就業(yè)過程中受到歧視有何種表現”時,有1名女大學生表示在職位晉升中曾受到過歧視,2名在崗位安排上曾經受到過歧視,還有一名在薪金方面受到歧視,公司的解釋為“男性的工作更重,比如一些應酬,還有偶爾的體力活全得仰仗男性,所以這并不算是歧視”。此調查可知,女大學生的勞動力市場排斥現象已表現在多種方面,情況不容樂觀。
1.2 女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的條件多,要求高
對于女大學生求職過程中的條件多,要求高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很多用人單位對女大學生十分苛求。對于男性就業(yè)者,單位一般會看他的經驗、能力、品行、學歷,而對于女大學生而言,除了男性具備的素質之外,公司會特別關注其相貌、身材、禮儀等。很多單位招聘時都會標明:女性,形象氣質佳的字眼。
第二:就業(yè)過程中的隱性歧視對于女大學生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隨著中國法制社會的不斷建設,人們的法律意識也不斷加強,女大學生們作為高知群體,理所當然的更有條件和理由來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面臨這一趨勢,很多用人單位為了避免產生糾紛,開始變顯性歧視為隱性歧視,雖然用人單位在招聘過程中沒有明確表示對女大學生的歧視,但在招聘過程中經常會故意刁難,百般挑剔,出現那種“招聘的人是我,我愛招誰就招誰”的現象,即使和同來應聘的男性條件相當,公司也總會以各種理由將女大學生們拒絕。另外在錄用女大學生時,也往往會將其安排在技術性不強,工作條件差的崗位上,如果有進修、培訓等機會時,一般也是男性優(yōu)先。在調查中發(fā)現,有兩名女大學生遇到過這種隱性歧視。雖然很是憤怒,但是也對其無可奈何。
1.3 女大學生的就業(yè)率低,工資水平低,就業(yè)范圍窄
近幾年畢業(yè)生難以就業(yè)的現象越來越顯著,數據表明近幾年高校畢業(yè)生的數量達到約700萬人,這使得女大學生的就業(yè)雪上加霜。高校的持續(xù)擴招使大學生不再成為稀缺資源,由于各種社會及個人因素,單位對女大學生數量要求也不斷下降,對于同一項工作他們更加傾向于選擇男性。
另外,在對被訪者的調查中發(fā)現,女大學生的工資水平很低,在已經就業(yè)的10名女大學生中,工資水平在1500~2000的有六人,占全部調查對象的60%,工資水平在2000~2500的有三人,占30%,工資水平在2500~3000的有一人,占10%。
另外筆者還發(fā)現,女大學生的就業(yè)范圍很狹窄。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很多人習慣性的視女性為弱勢群體。女性的工作領域主要是集中在零售業(yè)、餐飲業(yè)、制造業(yè)、等服務業(yè)中,而這些行業(yè)都是技術層次偏低,收入較低的簡單的消耗體力性質工作。[3]而對于那些技術層次較高的腦力工作主要是由男性來從事。雖然我們一直倡導男女平等的觀念,并且隨著時代的進步,女性的受教育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但依然改變不了她們在勞動力市場中處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就業(yè)面十分狹窄的現狀。
女大學生在就業(yè)中所面臨的勞動力市場排斥令人擔憂,很多女大學生們在求職的過程中和男大學生付出了同樣的甚至更多的努力,但依然不會被用人單位認可,這種擇業(yè)的被動選擇性讓女大學生們倍感迷茫。
不論是政府、社會、高校、用人單位還是女大學生自身都有責任和義務為解決這種就業(yè)歧視的現狀而努力。一個國家的就業(yè)保障機制是否充分,反映了這個國家的社會文明程度[4],雖然女性的社會地位已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但是由于性別而引起的勞動力市場排斥現象仍然廣泛存在,女大學生的就業(yè)歧視現狀堪憂,并且亟待解決這種受歧視的現狀。
[1] 李媛媛.大學生就業(yè)過程中隱形性別歧視的實證分析[J].求知導刊,2014(7).
[2] 陽小玲.女大學生就業(yè)難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17).
[3] 云卉.中國女性就業(yè)性別歧視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
[4] 余意.解決女大學生就業(yè)歧視問題的對策研究[D].湖南大學,2011.
曲壹方(1992-),女,漢族,山東煙臺人,研究生 。
G44
A
1671-1602(2016)22-01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