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福
冬天吃豬蹄在民間一直被列為補氣血的食療方。豬蹄配上紅棗、桂圓、枸杞子、冰糖、黃酒,燉至酥爛,食之相當(dāng)滋補。中醫(yī)認為,豬蹄味甘咸、性平,可補血、滑肌膚、通乳、填腎經(jīng)等,其滋味鮮美,做甜、做咸皆可。如做咸,可配上花生仁、當(dāng)歸、黃芪、姜片等,更為滋補;也可配上黃豆、幾顆蜜棗、蔥、姜等燉至酥爛,湯汁濃厚,營養(yǎng)豐富。人到一定年紀,腎精虛損,腰酸腳軟,常食豬蹄,延年益壽。
以豬蹄為主要食材的菜品有很多種,如花生仁燉豬手、白云豬手、椒鹽豬手、芙蓉豬手、恭喜發(fā)財、招財進寶等,烹調(diào)方法則有燒、炸、燉、蒸、凍等。
花生仁燉豬手
原料:新鮮豬手2只,花生仁200克,紅棗5~10枚,干黑木耳30克,料酒30毫升,蔥20克,胡椒粉、鮮粉、精鹽各適量,清水1 500~2 000毫升。
制法:
1.將豬手泡在溫水中,刮凈所有細毛,沖洗后一劈兩爿,再將每一爿斬成三塊;黑木耳水發(fā)后洗凈,漂養(yǎng)在水中,備用;紅棗泡在冷水中;
2.將豬手放進開水鍋中煮2~3分鐘,撈出沖洗干凈;
3.燉鍋上火,倒入清水,將豬手皮朝上放進燉鍋內(nèi)燒開,放蔥、姜、料酒,大火燒5分鐘后改小火燒;
4.燉1小時后,將花生仁用清水洗一下,同紅棗、黑木耳一起放入燉鍋內(nèi)燒開,小火燉2小時后,去掉蔥、姜,調(diào)味,再燉半小時,見豬腳酥爛時,用大火再燒10~15分鐘,見湯汁濃即可。
特點:豬手酥軟完整,肥而不膩,湯濃厚鮮香,回味略有甜味。
1.燉豬手時要小火燉,湯汁要保持在1 500毫升左右,可半小時看一下,如果湯汁少了就加水,以防粘鍋燒焦。
2.豬手汆水時一定要汆透再沖洗干凈。
3.高血脂、高血糖患者不宜食用。
白云豬手
原料:新鮮豬手3只(1 000~1 200克),小蔥50克,姜30克,五年陳黃酒200~250毫升,米醋50~60毫升,綿白糖40~50克,精鹽、鮮粉各適量,白胡椒10粒。
制法:
1.將豬手泡在溫水中,洗刮凈所有細毛;沖洗后一劈兩爿,再將每一爿斬成三塊,放入開水鍋內(nèi)煮開,5分鐘后撈出放入冷水中沖洗2~3次,放在蒸盆內(nèi);
花生仁燉豬手
白云豬手
2.蔥、姜洗凈,蔥打結(jié);姜去皮,切片,放在豬手上,放白胡椒粒,倒入清水500毫升,用保鮮膜封住盆口,上籠用旺氣蒸2小時(注意籠鍋內(nèi)要不斷加水,以防水燒干);
3.蔥、姜取出丟棄,去除豬手上的大骨頭,封好口再蒸1小時至酥軟;
4.另取一只中碗,倒入五年陳黃酒、米醋、白糖、精鹽、鮮粉,調(diào)勻配成咸鹵汁,嘗一下滋味,甜酸、酒香、咸鮮各種滋味要平衡,酸味、甜味、酒味、咸味、香味、鮮味互不相壓,如缺哪一味就加一點哪一種調(diào)料;
5.豬手蒸好后取出,裝在碗內(nèi),豬皮朝著碗底,排齊;潷去蒸豬手湯汁表面的浮油;待湯汁、豬腳溫冷時,將調(diào)好味的咸鹵汁澆在豬手上,再澆上湯汁,冷透后,用保鮮膜封好碗口,放進冰箱冷藏2~3小時,食用時取出,反扣在大圓盤內(nèi)即可。
特點:色澤微白透亮,軟糯鮮美,酸中帶甜、甜中帶咸,是一道別有風(fēng)味的下酒菜。
1.家中若無條件蒸,可用小火慢慢燉酥,但要注意防止湯汁燉干。
2.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患者不宜食用。
招財進寶
原料:豬手1只(約500克),肥瘦豬肉200克,小蝦仁150克,小菜心6~8棵(豆苗、菠菜也可),醬油30毫升,料酒50毫升,白糖20克,精鹽、鮮粉、胡椒粉、干生粉各適量,植物油200毫升(實耗80~100毫升),雞蛋1枚,姜、蔥各30克,中型香菇8~10克。
制法:
1.將豬手用溫水洗刮去毛,洗凈,劈成兩爿,下開水鍋中煮5~6分鐘,撈出沖洗;放入鍋內(nèi),倒入清水燒開,加蔥、姜、料酒,蓋上鍋蓋,小火燉1小時;
2.取出后去掉骨頭,,豬皮朝下攤在盆內(nèi);
3.肥瘦豬肉斬成肉糜,加少許干生粉拌勻,鋪在豬手上,拍平;
4.炒鍋上火燒熱,放油200毫升燒至七八成熱時,將豬手下油鍋內(nèi)炸約1分鐘,見皮色金黃時撈出;
5.將蔥打結(jié)、姜切片,另起油鍋,倒入50毫升油,放入蔥、姜煸香,將豬手皮朝下放在蔥姜上,倒入料酒、醬油、豬手湯,燒開轉(zhuǎn)小火燒40~50分鐘,燜在鍋內(nèi);
6.香菇泡軟洗凈,修去根,放入開水鍋煮4~5分鐘,撈出捏干水分備用;
7.小蝦仁洗凈,瀝干水分,剁成蝦茸,放適量鹽、鮮粉及1個雞蛋清,拌勻,加少許干生粉,拌成糊狀,嵌入香菇內(nèi),抹平,再用胡蘿卜絲鋪在上面,擺一個古錢圖樣,上籠蒸5~6分鐘;
8.小菜心洗凈修齊,炒熟后備用;取長腰盆一只,將豬手用中火收汁,裝入盆內(nèi);將蒸熟的香菇圍在豬手四周,小菜心圍在香菇邊,淋上豬手濃汁即成。
特點:紅、綠、白三色,咸鮮中帶甜香,肥而不膩。
招財進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