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 安
‖刊首語‖
鐵肩擔道義 妙手著文章
□ 青 安
第十七個記者節(jié)的前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在京接見了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第九屆理事會全體代表、中國新聞獎和長江韜奮獎獲獎代表,并發(fā)表重要講話。他強調(diào),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營造良好輿論環(huán)境,是治國安邦的大事。他希望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正確新聞志向,堅持正確工作取向,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學習總書記這一重要講話,筆者的體會就是:新時期黨的新聞工作者必須做到“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黨的新聞工作者的“鐵肩”,一定要擔起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的“道義”。新聞輿論工作者“進了黨媒門,就是黨的人”。黨媒姓黨,在黨言黨,在黨愛黨,在黨憂黨,黨的宗旨追求就是新聞工作者的職責使命。立定心思才有方向。作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者,一定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做到立場穩(wěn)、方向明,始終強化清醒堅定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始終強化鮮明自覺的使命意識、責任意識、導向意識、陣地意識,把牢方向,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切實用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這個根本,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始終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自覺遵循團結(jié)穩(wěn)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基本方針。這就要求我們解讀黨的政策必須一錘定音,引領(lǐng)社會思潮必須一馬當先,凝聚社會共識必須一起發(fā)力,回應各種挑戰(zhàn)必須一劍封喉,推進媒體融合必須一心使勁。無論媒體生態(tài)如何發(fā)展,無論輿論環(huán)境如何變化,黨媒的性質(zhì)任務不能變,黨的新聞工作者的職責使命不能變。以政治方向為根本,以輿論導向為靈魂,以新聞真實為生命,以人民利益為中心,是黨的新聞工作者的履職底線。責任重于泰山,不容絲毫懈怠,需要要用一生的信念、全身的力氣去承載、去守護、去完成。
黨的新聞工作者的“妙手”,一定要書寫黨和人民滿意的“文章”。有“妙手”必須業(yè)務精湛。做業(yè)務精湛的黨的新聞工作者,就是把自己的腳板立在堅實的大地上,在時代的土壤里深深扎根,把深入基層、服務群眾作為鍛煉自己、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機會,自覺向基層群眾學習,自覺從基層生活中汲取養(yǎng)分,在服務大局、服務群眾的新聞實踐中提高能力。習總書記曾經(jīng)告誡黨的新聞工作者,“基層跑遍、跑深、跑透了,我們的本領(lǐng)就會大起來。”群眾觀點是黨的新聞工作者必須始終堅持的基本觀點,群眾路線是黨的新聞工作者必須始終堅持的根本路線。走進基層貼近生活,對群眾才會有真情感;和群眾打成一片,才能以替群眾辦些小事實事為榮,才能以能贏得黨和人民的信任和好評為成功。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站穩(wěn)腳跟、接牢地氣、增長本領(lǐng),才能去偽存真,避免一葉障目,既看到樹木也看到森林,透過現(xiàn)象揭示本質(zhì),把真善美寫出來,把黨和人民的價值觀表達好,理直氣壯地弘揚正能量,旗幟鮮明地鞭撻假丑惡,創(chuàng)作出無愧時代的新聞佳作。
做一名合格的黨的新聞工作者,一要永保激情,二要耐住寂寞。永保激情,就是要胸懷大局,牢記“我是誰” ,使命在肩勿忘 “為了誰”,心系人民須知“依靠誰”,無論條件如何艱苦,情況如何復雜,都要始終如一地恪守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都要豪情滿懷書寫黨和人民滿意的新聞篇章。耐住寂寞,就是要不羨慕權(quán)錢,樂于清貧,甘于奉獻,用腳步仗量神奇的國土,用筆墨描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溫度、冒熱氣的壯麗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