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古林鎮(zhèn)中學戴朝紅
?
對于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語法填空能力的思考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古林鎮(zhèn)中學戴朝紅
【摘要】近年來,中考英語試題中語法填空題型的出現(xiàn),取代了以前單句型語言知識題,更加突出了英語學習者在閱讀技能與詞匯拼寫技能上相融合的整體要求。本文從學生的角度闡述了對語法填空解題能力的要求與技能。同時,從教師角度闡述了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的教學側重點。
【關鍵詞】語法填空閱讀能力拼寫能力
英語的閱讀能力和拼寫能力是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技能,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基本要求。語法填空是將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和拼寫能力相融合的重要題型。所謂“語法填空”,就是在一篇篇幅適中,難度設定在相應學習者層次的語篇中設置10個空格,要求學習者按照一定的語境或用括號內所給提示詞填入相應的單詞或詞組,使文章整體正確、通順、連貫。近年來,語法填空題的出現(xiàn)是對廣大師生的一個新的挑戰(zhàn),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轉變教材形式,通過各種訓練提高學生的語法填空技能。
語法填空的考查方式主要有兩類:有提示詞的填空和無提示詞的純填空。有提示詞的填空一般考查的語言項目有行為動詞的各種時態(tài)和語態(tài)、非謂語動詞的轉化、形容詞和副詞的級別、情態(tài)動詞及冠詞等。無提示詞的純填空則是根據(jù)行文邏輯考慮文章前后的通暢,通常會考慮到表示因果、轉折、選擇、順接等所適用的連詞、介詞、關系代詞等。
相對于以前的單句型語言知識題即單項選擇題,這種改變挑戰(zhàn)了學生對英語詞匯靈活運用的能力,更強調了學生對語篇整體理解貫通的重要性。因為單項選擇只是對個別知識點的單一考查,不必考慮語篇上下文的前后聯(lián)系。而語法填空雖然和單項選擇相似,都是考查詞匯和基礎語法知識,但它一改以往在單句中填詞匯的形式,對學生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一是理解整體語篇的能力;二是分析句子結構的能力;三是熟練運用語法的能力。另外,語法填空題具有更強的任務真實性。它既要求學生有扎實的詞匯、句型和語法常識,又要學生了解一些英語國家人們的思維角度,同時還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語感和一定的閱讀能力,它綜合性強、難度大,這種種要求就容易造成學生的失分率的增大。
那么,如何解題而不失分或少失分?可以用一種“自上而下”的思路去思考答案,即可以從“篇章、句子、詞匯”三層次去考慮。
1.抓住文章主題。一般為故事發(fā)生的五要素,即who、when、where、why、how。教師應鼓勵學生下筆前,先通讀全文,理清語篇的大致梗概;在通讀文章時要留意事件發(fā)生的時間、相關的人物及邏輯順序,因為這些會影響到人稱和時態(tài)的考查;之后再答題,就能條分縷析地順利推進。
2.推敲作者的觀點、意圖和動機,即贊成什么、反對什么、主張什么。強調將自己融入文章,視自己為作者,從作者的角度去推測作者想表達的思想、意圖、情緒和用詞、用句、用文的手法,勝過以旁觀者的身份答題。
3.注意文章段與段之間的聯(lián)系和各種潛在的標志,如因果關系、轉折關系、遞進關系。另外,還要注意文章中出現(xiàn)的敏感詞,如not only、prefer、and等。碰到這類敏感詞時,建議學生邊讀邊標上自己熟悉的記號,如畫出來或圈起來,以便稍后填空時不至于忽略這類信息詞(當然,標準化考試中要記得做完試卷后擦除標記),應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4.既要關注整個篇幅寫作的時空順序,又要關注整個語篇中可能穿插的其他事件發(fā)生的時間順序。從面到點再到面,關注動作時態(tài)隨時空的變化而變化。
當我們整體了解了文章主旨時,有時仍會出現(xiàn)不可把握的答案,這就要理解句意,分析句子結構。首先要弄清句子的基本結構是簡單句、復合句還是并列句。根據(jù)意群,任何一個復合句或并列句都可切分為若干個簡單句,而每一個簡單句都有一“龍脈”,即主謂賓。如果找不到這條“龍脈”,就要先給句子定位,即一步步構建簡單句的主謂,然后再考慮句子的附加成份,如狀語、定語(從句)等非謂語動詞或其他的擴展成份。
在解題過程中要學會先易后難,等大部分空格填完整后,再把整個篇幅從頭到尾復讀一遍,推敲最難的空格。有時被認為最難的空格,其實是用了最簡單的詞匯,只是有時一下沒想到而已。如:At the beginning of middle school I had lots of problems,mostly caused by being fat.這題考查系表結構,同時兼顧介詞by的用法。
單詞拼寫錯誤是所有解題中最可惜的失分,當所有空格都填完整時,提醒學生檢查單詞拼寫正確與否,應盡量避免因為小小的筆誤造成不必要的失分。當然,除了對于解題技能的掌握,平時英語教授與學習中,教師仍要繼續(xù)注意基礎的語法知識,繼續(xù)重視語言的準確性,因為詞匯和語法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基礎。
首先,盡可能讓學生積累詞匯,教會學生運用構詞法來擴大詞匯量。
其次,平時要注重各種詞組的積累和近似詞組的辨析。如be up to從字面看,學生是絕對想不到其真正的涵義是“是…的責任”。再如look out小心與look out of往…外面看,容易搞錯。每次辨析之后要讓學生對自己識記的知識學會歸納、整合、識記,并輔以課后的鞏固練習。
第三,單項選擇題的停用削弱了對語法知識的單一考查,但這并不代表老師可以忽略或不傳授基本語法知識。沒有一定語法基礎的奠基,英語學習就像搖搖欲墜的大樓岌岌可危。所以教師平時還是要教授一定的語法知識,并提出重難點。如定語從句和賓語從句的區(qū)別,學生對這兩類從句中關于事物的關系連詞容易搞錯,賓語從句中代表事物的關系詞用what,而定語從句中當先行詞是事物時關系連詞用which,定語從句中關系連詞不會出現(xiàn)what。對于這種特殊點,偶爾的提醒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在不定時、反復的練習中出現(xiàn),操練中滲透,學生才會做到熟能生巧,做題游刃有余。
另外,重要的一點是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鼓勵學生多閱讀課本中每個單元section A中的2d對話及section B中的長幅語篇,通過對不同語篇的閱讀,從情感上讓學生體會不同國家間文化、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區(qū)別。
最后,注重學生英語學習的心理變化。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解題就像士兵上戰(zhàn)場,斗智前,先斗的是“勇”。如果還未上戰(zhàn)場,先丟了“勢氣”,那必然敗下陣來。面對毫無中文提示的語法填空語篇,一旦文本字體變小或篇幅變長,或涉及科普類的文章,學生第一心理反應就是心煩、緊張、害怕。所以,老師平時要經常鼓勵學生“你能行”,幫助學生逐步克服恐懼心理,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不管你樂不樂意,試題就在那里;不管你愿不愿意,語法填空就在那里,難度就在那里。在我看來,在解決語法填空題時,除了平時要打好牢固的基礎外,還應當讓學生心中有一根指揮棒或一條原則。我把我的這種解題技巧歸納為“一找單詞,二變形”(注:這里所謂的“變形”并不是說一定要對所填單詞變形,而是根據(jù)實際情況考慮是否該變),用這種簡易的口訣,鼓勵學生考慮問題要全面,讓學生不再為不必要的失分而遺憾,讓英語學習不再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