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福建省福清一中)
加強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反思促進創(chuàng)新教學
王云
(福建省福清一中)
高中地理是初中地理的深化和發(fā)展,對于該課程的教學要求越來越高,需要在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教學反思,進而改善它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同時在改進的過程中,也要讓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成為創(chuàng)新的教學。
高中地理;反思;創(chuàng)新教學
在目前的高中地理課堂中,教學步驟習慣于復習知識、導入、新課講解、練習和布置作業(yè),而每一個步驟教師也主要是通過口述知識點和讓學生劃重點來進行。首先,學生沒有自主學習意識,不能對地理知識進行深入的學習和遷移應用,只停留在理論階段。其次,地理教學都是根據(jù)單元進行教學,這使得某些地理教師習慣教某一單元就備課某一單元的知識,沒有把整個高中地理知識串聯(lián)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對地理知識沒有一個完整清晰的脈絡。最重要的是在教學中教師都深知教學包含了“教”與“學”,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只是教師的“滿堂灌”,教師掌控教學中的一切活動,而學生只是一個配角。這些都是高中地理課堂的現(xiàn)狀,也是我們急需改進的問題。教師只有好好地了解高中地理課堂的現(xiàn)狀,才能進行深刻、深入的反思。
首先,教師應該對教學的主體進行具體的反思。在我國幾千年來一直認為“師道尊嚴”,教師習慣把自己放在主體的位置上進行言傳身教,沒有認真思考在教學實踐中如何處理教師和學生的位置。對現(xiàn)在的高中地理教育來說教師同樣面臨著教學主體的問題,假如不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高中的地理教學就跟不上新課改的步伐,不能提高課堂效率,就不能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因此,教師對于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學最應該反思的是教學的主體到底是誰。
其次,教師還應該對自己的知識框架系統(tǒng)進行反思。大部分教師不能全面梳理整個高中地理知識,這個問題也意味著教師的地理專業(yè)水平不足。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這樣才能理解課本上的好課。教師也要反思如何構建學科知識體系,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清晰內(nèi)容脈絡,這才是最重要的。教師只有不斷地從自己的身上找問題、找原因,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才能更好地進行有效教學。
最后,對于中學地理課堂的反思,還應該反思當代學生對地理興趣逐漸減弱的原因,是不是由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對等原因造成的?!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構建有趣生動的課堂情境,寓教于樂,讓學生有興趣、愿意學,并學以致用。這些都是教師需要反思的。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地反思,及時改進,才能夠不斷創(chuàng)新地理課堂教學。
首先,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在教學過程中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教師要根據(jù)地理學科的屬性進行課堂創(chuàng)新,在課堂上運用課堂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和解決地理問題的方法,將地理問題融入實際生活中。教師根據(jù)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創(chuàng)設好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講解溫帶的氣候類型這部分知識時,我們的地理教師就可以設置一個不同氣候下的植被的課堂情境,還可以用多媒體播放這些地方不同風景的視頻。將抽象的知識與具體實際聯(lián)系起來,使枯燥、抽象的地理知識變得更加生動豐富和直觀易懂。這樣也給我們的地理課堂增加了很多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其次,近年來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發(fā)展飛快,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高中地理教學的創(chuàng)新,在教學中恰當?shù)剡\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設備,能夠在教學中突破原有的模式,創(chuàng)新出新的教學模式。
最后,地理教學旨在為生活服務,使學生通過學習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高中地理必須向重視地理的實用價值方面轉變,教師在教學中要采取一切措施來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使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思維方式。比如學習地理課本上中國行政區(qū)的簡稱,如果硬要學生記住這些簡稱,對于學生來說非常困難,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省份簡稱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通過關注各地車的車牌號將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既有趣、生動,又能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把過去的死記硬背變成生活常識來記憶,這也是一種創(chuàng)新,也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創(chuàng)新教學對于高中教學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教師就應該在教學反思的前提下,重視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始終堅持在反思中創(chuàng)新,及時改進過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使我們的高中地理教學能不斷提升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感悟和理解能力,進而提升高中生的綜合地理素質。
[1]秦文.基于新課標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2]劉玉穎.高中地理“自主、互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
[3]謝上可.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0):194.
·編輯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