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鋒(江蘇省海門市麒麟中學)
高中數學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謝永鋒
(江蘇省海門市麒麟中學)
高中數學的教學始終是高中階段教學工作的重點與難點,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對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數學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隨著新課改的要求也在逐漸深入探索。針對在高中數學合作學習中出現的一些常見問題及其解決對策進行討論。
高中數學;合作學習;問題;對策
新課改明確提出要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轉變固有的教學模式,對新的教學方法進行探索。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主張以學生為教學工作的主體,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質進行小組分組,在學習過程中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主動探究課堂學習的知識點。高中數學有一定的抽象性,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理解空間矢量以及數量關系的變化,通過合作學習能夠明顯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很多教師在實施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使合作學習的效果不盡如人意,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流于外在形式而忽略了合作學習的教學目的
很多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并沒有真正領會合作學習的目的,而是簡單地理解為一種課堂教學的附屬工作,在上課的過程中沒有合理地安排學生參與思考的環(huán)節(jié),依舊遵循舊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即使讓學生進行分組學習,也沒有真正安排適合學生的討論話題,發(fā)揮合作的有效性。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沒能真正體會到合作學習帶來的學習樂趣,反而成為一種課堂負擔,既沒有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還浪費了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
2.學生之間的互動環(huán)節(jié)難以掌握
在合作學習這種新型教學模式的推廣過程中,最讓數學教師頭疼的就是學生在課堂上的自行討論環(huán)節(jié),很多教師反映,掌握好討論的時間和學生的參與度是一項特別困難的事情。討論時間過長會影響學生的注意力,浪費課堂時間;討論時間過短又會影響學生的參與熱情,導致提出的問題沒有被學生理解掌握。對此,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在不斷的探索中互相磨合,逐漸達到一定的默契度。
3.教師在上課之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合作學習表面上是要提高學生在教學工作中的參與分量,轉變教學主體,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進行探究式的教學。而實際上,這樣的教學模式更是對教師教學水平的一種考驗。很多教師認為既然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教師的工作就會輕松很多,于是忽略了上課前的備課工作,導致在課堂上沒有提出適合學生知識理解范疇的問題,使學生討論半天也沒有實質性的學習進展,最終還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事倍功半。
4.教師對學生的個性了解不足,沒有合理安排學生的分組
因材施教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句經典名言,傳承千年自有其深刻的道理。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中,很多教師沒有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掌握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個性特點。于是,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互動參與度參差不齊,小組中也只有性格外向、成績好的學生進行發(fā)言討論,這樣的合作學習已經失去了平衡,很難提高教學效率。
1.正確對待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從根本上轉變課堂教學方法
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非??菰锓ξ?,傳統的教學模式出現了很多弊端。對此,高中數學教師要端正態(tài)度,認真探索和接納新的教學模式。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中,積極與學生進行探討,認真準備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思路,針對學生的知識水平提出容易產生分歧的問題進行討論,這樣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和關注度,并且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心理,提高學生的分析思考能力。
2.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培養(yǎng)師生之間的默契
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在很多地方都需要師生的共同參與。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摒棄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思維模式,走到學生之中,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真正需求。在課堂上合理安排學生的討論時間,給學生提供充足的發(fā)揮空間。
3.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性格特點,合理進行分組
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合理地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師在分組之前要充分掌握全班學生的個人信息,包括每個人的性格愛好、擅長的方面。這樣才能均衡地分配每個人在小組中的位置,使小組成員能夠合作默契,共同提高學習效率。
4.明確考評機制,公正全面地評價每一名學生
傳統的教學模式評價學生方式單一,常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效果優(yōu)劣的唯一標準。新課改中明確要求要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改進以往的考評機制,將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思考能力、發(fā)散思維以及參與度納入考評機制中,進行綜合評價。這樣,才能公正地評價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
高中數學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經過近年來各級學校和教師的努力推廣,已經有了很大的成效,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思考能力方面都得到了認可。我相信經過廣大高中數學教師的不斷探索,一定能夠使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更加完美,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
[1]金立明.數學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效果探討[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3).
[2]張莉莉.落實合作學習“三需要”促進高效數學教學[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13(4).
·編輯楊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