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波(重慶市字水中學)
為了愛,學會愛
譚波
(重慶市字水中學)
幾乎花了一個寒假的時間,慢慢看完了《學會愛孩子的五堂課》這本書,說來有點慚愧,其實自己都很久沒有這樣細細地、耐心地去看完一本書了。記得上次網(wǎng)購的那本《培養(yǎng)了不起的男孩》,看了一半,那書好像就無意識地放手了。每次閱讀的時候,自己就暗下決心,原來自己有時候是多么的粗暴無禮,差點就將上天送給我們家的天使般的禮物扼殺了,可是在與孩子每天的斗智斗勇的處境中,常常感嘆,怎么總是理論聯(lián)系不上實踐呢?
自己雖然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身邊同事和學生給我的評價總是有耐心、愛心,也比較受學生的歡迎,學生有什么問題,自己也愿意不厭其煩地講解??墒钱斂吹阶约汉⒆釉嚲砩系腻e題時,總是氣不打一處來,甚至暴跳如雷,有時候和孩子的矛盾也難免激化,靜下心來想想,自己這是怎么了,到底怎樣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所以,在學校開展讀書活動的時候,自己毫不猶豫,首先將這本書搶到了手里,不為別的,總覺得自己是時候該再次在理論上上升一下自己了,或許在實踐中不會再那么迷茫甚至無奈了吧。
這是來自一位波士頓大學教育博士的實踐課堂,作者是我們的老鄉(xiāng),重慶的教育學博士楊敏,現(xiàn)在美國康涅狄格州一所大學從事學校教育方面的工作,并悉心照料著自己的兒子。這種跨文化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體驗,以及她在教育方面的理論素養(yǎng),為她更深刻、更真切地體察和寫作有關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問題提供了獨特的視角和方法。
全書從五大章節(jié)闡述,第一章:好的家庭遠勝過重點學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第二章:馬修老師和他的問題學生——電影《放牛班的春天》給我們的啟示;第三章:勇于管教與愛的智慧——在愛與理性中管教孩子;第四章:每個孩子都是上帝的天使——認可和接納孩子;第五章:好的藏書勝過好的出身——幫您的孩子愛上閱讀。看完了這本書,我不禁反問自己,在與孩子十年的朝夕相處與教育中,有多少時間能靜靜地想想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合適?是否合理?自己這個母親是否合格?
還記得孩子剛上一年級時,因比同齡人稍小,加上孩子個性外向好動,上課常常講話,總是被嚴厲的班主任訓斥。某天課間竟把老師的電腦弄死機,害得那位年老的班主任差點找不到自己教學的課件,那種氣憤是可想而知,于是在接孩子回家的時候,老師讓我留下來,當著眾多家長的面大聲而嚴厲地訓斥了孩子,當然也包括我這個母親。牽著孩子手回家的路上,我的臉是越想越掛不住,火氣直往上升,于是我又用同樣憤怒的語言教育了他一頓。一路上孩子都沒怎么抬頭看我,最后終于在我停下來后,怯怯地說了一句:“媽媽,我錯了,要不今天買點涼拌豬耳朵吃,看吃了后會不會聽話些?!碑敃r我吃驚地看著他,不知道他的小腦袋瓜到底是怎樣想的,只知火氣一下就沒了。第二天,送孩子上學,放開他的小手,他歡快地往學校跑去,隨后傳來很響的一個聲音:“媽媽,今天我一定會乖的……”現(xiàn)在仔細想來,或許當時孩子根本不能理解自己的錯誤到底是什么,只是從老師家長憤怒的表情和語氣判斷自己犯下的錯是大是?。黄鋵崈?nèi)心也不知道怎樣才能改正,只能從自己的角度做出最大的保證。事后每次想到這件事,都在想自己的訓斥是不是太過了,但始終沒勇氣在孩子面前承認這個事實。
過后,調(diào)皮的兒子又有好幾次被老師嚴厲地懲罰,孩子有點受不了了,有天突然說了一句:“媽媽,我想退校?!蹦且痪湫⌒〉脑挵盐业男亩疾铧c嚇碎了,這才感到事態(tài)的嚴重。于是我用自己的切身體會,既站在孩子的立場,同時又站在老師的角度,耐心地給孩子講了很多事例,終于讓孩子明白了一個道理“老師包括家長對我的嚴厲是對我深深的愛,他們是在乎我,才會教育我”。所以,一直到那位老師退休,我的孩子都很喜歡她,這也是我們?yōu)槿烁改父械奖容^成功的一個教育事例。
的確,正如楊敏老師所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要在愛與理性中管教孩子。”
父母應了解孩子不同成長階段的需要和內(nèi)心世界的重要性,父母不僅要對孩子的不同成長階段以及需求有所了解,同時,也要和孩子建立起親密的關系和良好的溝通渠道。當父母缺少這方面的知識和對自己孩子良好的了解時,一旦孩子犯錯,當然就更容易假設孩子是有意的,也更容易向孩子發(fā)脾氣。父母需要多多掌握如何有效地管教孩子,除了拿起棍棒打孩子,我們還有什么更有效的方式去處理,才不會兩敗俱傷,才能使雙方獲益。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和不滿,但是孩子不能在父母面前故意挑釁父母的權威。杜布森博士認為,在愛和管教之間,父母需要掌握其間微妙的分寸。這需要父母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要洞察孩子行為背后真正的原因,才能分清楚到底孩子需要的是關心和引導,還是嚴厲的管教。這樣,就不會傷害孩子的內(nèi)心,就不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厭棄的,從而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安全感。
在家庭教育方面,我們做家長的還需要注意到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真正的權威來自于父母自身的一言一行,而不僅僅是說教。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在觀察和模仿我們的言行中成長的。
學會愛孩子,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一門課。為了愛,學會愛。
于銘匯.我國當代家庭教育中愛的教育之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2.
·編輯任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