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丁堰鎮(zhèn)劉海小學 楊勇軍
前概念理念下小學科學概念教學中的策略研究
江蘇省如皋市丁堰鎮(zhèn)劉海小學楊勇軍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有問題需要解決,其中前概念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老師想要對學生有一個良好科學的教育,就要讓學生改變不正確前概念,只有這樣,老師才能對學生進行一個科學系統(tǒng)的教學,本文就以前概念的小學科學概念教學對策分析進行探究。
前概念科學概念小學
科學概念是由分析、抽象概括、比較、判斷、推理總結和最后的實踐等多個部分所組成,老師應當正確引導學生的科學概念,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對科學概念有一個正確的把握,從而正確地認知和學習科學知識,形成科學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本文就以前概念的小學科學概念教學對策分析進行探究。
前概念是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和自身的思維模式自發(fā)形成的概念,這些概念中有些是正確的,有些卻是錯誤的,比如有的學生在電視上了解到警察的作用,知道他們是好人,學生在看到穿警服的警察或者其他部門人員時就會有一個模糊的概念:他是好人,我可以向他尋求幫助。這種前概念在一些危機關頭能夠幫助學生保護自身安全。學生在學校時是學生,但他們并不單單只有這一種身份,學生們以各種身份在生活,而生活中處處有知識,他們除了在學校學習知識外,還在生活中耳濡目染的對很多自然科學知識有一個概念,但這些概念并不全都是正確的,甚至有很多是錯誤的而且不好消除的。這些錯誤的科學概念相互相應和關聯(lián),對學生在科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這些概念被稱為前概念。
小學生科學前概念對小學教學有著極其嚴重的影響,學生們通過腦海中已有的不完整、甚至是錯誤模糊的科學前概念對其學習進行阻礙,這種前概念極其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因此老師要想改變、消除學生的科學前概念就要首先知道他們的表現(xiàn)方式。
1.概念外延的錯誤。
小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見的過少,并且沒有深入的認知,常常會因為一件事物或者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對其他延伸的事物或現(xiàn)象進行錯誤的理解,比如小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對鐵器有著一定的認知,就會認為金屬都是固體的,都是堅硬的,都是不可熔化的。而有的學生則會認為糖就是食用糖等等。
2.混淆概念。
由于小學生對生活中的現(xiàn)象并沒有深入的認知和系統(tǒng)的歸納,會將自己已學的科學知識和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現(xiàn)象進行混淆,學生并不能準確知道概念不同的含義。如學生對溶解和熔化的理解,在他們的意識中,這是一樣的。再比如透明和無色,在校學生的認知觀念中,并不能將其準確區(qū)分開來。
1.撰寫教學方案,發(fā)現(xiàn)前概念。
老師在對小學進行科學教學之前,應當對教學方案進行安排,以便于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科學前概念。老師可以采用全面調(diào)研和開展座談會的方式來進行前概念的調(diào)研工作的開展,對學生腦海中的科學前概念進行統(tǒng)計歸納和分類,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腦海中的前概念有一個科學的認知,并且對癥下藥,將學生的科學前概念加以改變或者消除。可以建立科學的教學方案和調(diào)查方式,如在“物體沉浮”的過程中老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調(diào)查問卷,然后讓學生進行填寫,可以充分讓老師發(fā)現(xiàn)學生的科學前概念,便于老師教學。
2.尊重既有概念,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
在老師實際的科學教學中,因為學生的科學前概念而進展不順利。老師在對學生的前概念有一個全面、細致的了解后,應當對學生腦海中正確的前概念加以肯定和表揚,然后將那些錯誤的前概念對學生加以指出,讓他們自身去探索和發(fā)現(xiàn),正確引導學生去實現(xiàn)前概念的轉變,可以有效對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行轉變,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比如學生在學習誰能溶解一些物質(zhì)時,在學生將溶解與融化理解為一致的時候,老師可以不必進行反駁,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冰塊融化”這一環(huán)節(jié),與“食鹽溶解”進行對比,可以明確讓學生明白溶解和融化這兩個詞的不同含義,讓學生明白他們腦海中前概念的錯誤,便于學生前概念的轉變。
3.加強前概念實踐,實現(xiàn)自我轉變。
在前概念的教學過程中,如果老師只是一味地去強行扭轉學生看法,對其進行知識的強行灌輸,不利于學生科學知識的學習。老師可以通過讓學生的積極參與,去引導學生自主的發(fā)現(xiàn)前概念的錯誤,然后實現(xiàn)其思維方式的轉變。如小學五年級的初步電路學習,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的探究。學生在學習前腦海中的前概念一般為“連接到一起就好了”“讓電池和小燈泡連接到一起”等等,展開了胡亂猜測。老師讓學生每人準備一節(jié)電池、一根導線和一個小電燈泡,對學生要求將電燈泡亮起來,并將連接方式畫出來。學生開始興致勃勃的進行連接,可是無論怎么連接電燈泡就是不亮,在學生問老師時學生也不要對學生講解,突然有學生喊道:“亮了,亮了”,然后學生就都跑過去觀看,然后自己動手開始接通電路,最后老師來進行總結講解,將燈泡為什么一開始沒亮而這樣連接亮了的原因告訴學生,能夠使學生做到徹底明悟,擁有舉一反三的效果。同時還能夠明確學生對前概念錯誤的認知,讓學生明確知道前概念的錯誤,轉變他們的思維方式,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科學前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科學概念的教學工作,其中錯誤的前概念對學生的知識文化和學習方式產(chǎn)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老師應當充分認識到錯誤的前概念對教學的弊端,在尊重學生前概念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科學準確的科學概念指導,讓學生在豐富自己科學知識的同時意識到前概念的錯誤性,以改變自身前概念的思維方式,更好的學習和成長下去。
[1]姚正東.為轉變“概念”而教——小學科學基于前概念的教學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1(1):68-68
[2]管建林、施衛(wèi).小學生科學前概念的特點分析與對策研究 [J].浙江教育技術.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