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尹弟
(安徽省利辛縣第一中學 安徽亳州 236700)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分析
夏尹弟
(安徽省利辛縣第一中學 安徽亳州 236700)
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為我國高中地理教學提供了相應的指導,逐步引導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轉變教學方向,開始探索新的教育模式?;诖耍咧械乩斫處熞矐摲e極響應教育部門的號召,在教育實踐中結合教學需求探索科學的教育方法,進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促使我國高中地理教學能夠取得更好的發(fā)展成效。
新課程 高中 地理教學 教學方法 創(chuàng)新
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提出對課程教學進行了重新的定位,在改進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指導教師結合教學需求和時代發(fā)展需要探索更為科學的教學模式,對學生實施相應的教育和指導。這一教學思想的存在對我國高中地理教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高中地理教師開始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影響下對教學方法進行合理創(chuàng)新,希望能夠滿足新時期地理教學需求,對學生的地理學習素養(yǎng)加以培養(yǎng),為學生下一個階段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現階段,雖然高中地理教育部門在新課程理念的影響下已經開始嘗試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但是從整體上進行分析,高中地理教學效果仍然不夠理想,存在一定的問題嚴重限制了教學質量的提升,下面本文就對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首先,高中地理教師沒有對地理教學形成正確的認識,一般將其當做副學科來對待,課程安排不夠合理,沒有充分協(xié)調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比例,整體課時也相對較少,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更缺乏科學性,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的強化和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1]。其次,地理教學缺乏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F階段由于地理教師尚未認識到地理教學的重要性,并且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將學生成績的強化當做重點教學內容,因此課堂教學以理論講解為主,缺乏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嚴重限制了教學質量的提升。最后,地理教學以教師為主體。目前我國高中地理教學雖然已經實施了相應的教育改革,但是仍然以教師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以教師的講解為主,不僅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也不高,對學生地理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產生不良影響。
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提出為高中地理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機,在此機遇下高中地理教師應該結合當前教學現狀以及教學改革思想的要求探索更為新穎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更為科學的教育指導,進而促使高中地理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育服務。
1.積極倡導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
在新課程背景下進一步改善地理教學方法,首先要從教學理念角度入手進行分析,只有借助新課程改革的指導讓教師積極轉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結合新教學理念對地理教學形成正確的認識,才能夠積極探索更為新穎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科學的教育指導[2]。一般來說,在新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高中地理教師能夠采用的新地理教學方法包含多個方面的內容,如案例教學法、新媒體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游戲教學法以及任務驅動教學法等,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教師可以按照教學內容對教學方法進行科學的選擇,保證教學方法能夠與教學內容相契合,進而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為良好教學成效的獲取奠定堅實的基礎。
2.在地理教學中融入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也是新時期應用于地理課程教學的教學方法之一,其能夠借助相關案例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形成更為深刻的認識,將抽象的知識轉變?yōu)榫唧w的案例,有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對教學效果的提升也產生著一定的積極影響。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可以嘗試應用案例教學法開展教學,促使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3]。
例如在對高中地理三峽工程等問題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三峽工程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名勝古跡產生巨大影響的案例組織學生探究在此背景下保護三峽工程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措施,通過這樣的案例學習和小組討論分析,學生就能夠基于案例中對三峽工程生態(tài)危害的分析探索相應的生態(tài)保護措施,對三峽工程相關知識形成更為深刻的認識,進而掌握本節(jié)課學習重點,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3.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地理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其在地理教學中也得到了相對廣泛的應用,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對高中地理教學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還應該重視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借助信息技術讓學生對相關地理知識形成更為直觀的認識,進而取得良好教學效果。一般來說,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可以選擇以下方式:其一,引入微課程教學,將地理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制作成微視頻,并與學生分享,讓學生能夠在課后時間結合自身學習狀態(tài)對重難點知識進行反復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4]。其二,運用多媒體技術展開教學,為學生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讓學生借助視頻資料對地形、地貌等形成直觀的認識,在培養(yǎng)學生地理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其三,充分利用當前社交網絡實施線上教學,教師可以應用微信群和qq群等平臺,組織學生隨時針對某些問題進行討論,學生在課后遇到學習難點也可以在群中尋求教師或者其他學生的幫助,這樣不僅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得到相應的培養(yǎng),學生也能夠在教師和其他學生的幫助下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對高中地理教學質量的整體性提升產生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綜合上述分析,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勢在必行,只有教師結合當前教學需求探索更為新穎的教學方法,才能夠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學生的地理學習素養(yǎng)也能夠得到充分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應該進一步加強對地理教學的重視,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積極探索更為新穎的教學方法,進而借助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對學生實施科學的指導,為學生地理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1] 王燕.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速讀(中旬),2016(6):390-391.
[2] 費茂兵.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時代教育,2015(14):195.
[3] 陳曉紅.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8):48.
[4] 蘇庫巴特.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讀與寫(上,下旬),2016,13(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