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旭
(定西市安定區(qū)體育活動中心 甘肅定西 743000)
初中田徑運動隊柔韌性訓練探究
宋曉旭
(定西市安定區(qū)體育活動中心 甘肅定西 743000)
健康的身體是在鍛煉中完成的,只有堅持鍛煉,才能提高身體的鍛煉質量。所以,在初中田徑運動訓練中,就要重視學生的柔韌性訓練,以提高他們的身體柔韌性。因此,在本文中,要從幾方面對其改善,并利用相關方法促進其訓練工作的有效進行,以保證訓練工作的正常開展。
初中 田徑運動 柔韌性 訓練
柔韌性是運動員最為主要的身體素質,運動員具有良好的柔韌性,主要是速度與力量能力的提升。而且,在初中田徑隊中,運動員的身體還沒有完全發(fā)育,他們的柔韌性具有較大的開發(fā)潛力,因此,在長期鍛煉中,才能使學生的身體柔韌性得到提高。
在柔韌性訓練中,制定出相關計劃,并促進訓練目標的明確性。身體素質的鍛煉過程是一個長期性的,只有在長期的訓練中才能提高自身的體質。如:在跑步中,如果沒有長時間堅持,就會降低自己的堅持時間,所以說,堅持訓練是很有必要的。在實際訓練中,還要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因為有規(guī)律性的訓練不僅能改變身體上的懶惰性,還能長期堅持下去。針對以上的分析,在柔韌性訓練前期,就要對其制定出執(zhí)行計劃,保證學生在訓練期間能夠加強對該課堂的重視。例如:在柔韌性訓練中,可以讓學生進行搭配拉韌帶。在對學生進行骼腰肌訓練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青蛙坐訓練方式或者跨欄式訓練。對于青蛙坐訓練,主要是學生分開大腿坐在平地上,然后將自己的大腿與小腿逐漸張開,最后將臀部向后移,并做到墊子上[1]。在這種訓練過程中,學生在前期會感到非常疼,但只要堅持訓練,就會更為熟練。但在訓練期間還要注意到,對于開始訓練的學生不要要求他們將兩條腿分開,因為初中學生還沒有完全發(fā)育,他們在大幅度的動作下容易受傷。對于跨越式方式來說,它與青蛙坐訓練有些相似,但該方式只有一條腿是筆直的,整個人的雙手向推彎曲的方向傾斜,在實際訓練期間,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訓練,并保證鍛煉效果得到有效增強。
在柔韌性訓練前期,要做好相關的熱身訓練。為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一些學生在思想上還存在一定誤導,他們將柔韌性訓練作為熱身運動,在一定前提下,導致柔韌性訓練中存在盲目性,從而危害了學生的身體健康。所以,在進行柔韌性訓練課期間,教師就要讓學生在前期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使他們的各個關節(jié)都能完全舒展,從而避免學生關節(jié)受到傷害。在上課前期,可以讓學生先在操場上跑步,然后按照一定規(guī)律進行全身的熱身運動[2]。例如:對于上肢部分,要進行頸部訓練;對于身體部分,要進行腰部運動;對于下肢部分,要進行膝部、踝部等運動。在這些全身運動完成后,可以進行柔韌性訓練,以減少學生在柔韌性訓練中的受傷現象。
在柔韌性鍛煉中要促進適度性,因為運動員在練習期間,不僅要按照一定規(guī)律,還要學生適度訓練。在初中體育課上,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處于發(fā)育階段,身體的各個方面都沒有完全成熟,如果柔韌性訓練不適度,就會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骨骼等變形,從而危害學生的健康身體。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為學生上課期間,就要促進柔韌性訓練的適度性,并滿足學生在日常中的訓練情況。當學生訓練時間超過預定的時間,他們的身體就會造成嚴重損傷,因為在訓練期間,身體已經達到極限,并出現了一種超負荷工作現象,所以,學生在訓練期間,一定要保持適度性,這樣才能在柔韌性訓練中取得良好效果[3]。
在柔韌性訓練過程中,還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整個教學中最好的教師,如果學生對該課程沒有興趣,教師利用再好的教學方法也無法提升其效果[4]。所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學習中能夠與教師相互配合,這樣不僅能促進學生動作的規(guī)范性,還能獲得良好的訓練效果。因此,在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積極培養(yǎng)期間,主要表現在:
其一:要為學生闡述出柔韌性訓練的好處。因為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都有自己的興趣,并且能夠積極、富有熱情的去面對事情。所以,教師在教學期間,要為學生闡述出柔韌性訓練的好處,并使學生對柔韌性鍛煉能夠產生更多興趣,從而能夠更有熱情的完成訓練。而且,教師在柔韌性訓練課程中,如果在期間出現一些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針對這一類的學生,由于他們認為柔韌性訓練沒有發(fā)揮其較大作用,在該課堂中只是浪費時間。所以,教師期間不要批評他們,可以為學生收集一些視頻資料、文字資料等,在該情況下,學生通過對相關信息的了解,不僅使他們了解訓練對自己產生的好處,還能在以后訓練中更積極[5]。
其二;要發(fā)揮學生之間的共同訓練、相互比賽。因為在比賽中,學生之間能夠產生一種競爭意識,以使他們的訓練參與性更積極。特別在柔韌性訓練期間,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進行,不僅要他們在訓練中互相幫助,還要進行小組與小組之間的比賽,在這種訓練過程中,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例如:在對學生的腰腹背部的柔韌性進行訓練期間,可以讓學生進行俯臥挺身運動,在這個動作中,需要兩個同學共同完成。在期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其進行比賽,并按照一定標準來實施。在該比賽教學中,利用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不僅豐富了整個課堂的教學氣氛,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使學生在柔韌性訓練中更有積極性。
綜上所述,由于初中田徑隊中的學生身體還沒有完全發(fā)育,他們的身體素質還需要進一步提高。所以,在實際教學期間,教師就要把握機遇,在不斷訓練中提高學生的身體柔韌性,在這種長期鍛煉中,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為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堅實基礎。
[1] 許聰.初中田徑運動隊柔韌性訓練探研[J].成才之路,2015(24):89.
[2] 劉小羊.下肢柔韌性對田徑運動員成績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15(22):23-24.
[3] 李剛.探討如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中田徑教學質量[J].中外交流,2016(14):175-175.
[4] 王安大川.從提升田徑文化意識視角探討振興競技水平的路徑[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1):200-201.
[5] 徐曉云.中學體育田徑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時代教育,2014(12):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