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瑜
(吉林省吉林市豐滿區(qū)第一實驗小學 吉林豐滿 132013)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課例備課思路
張 瑜
(吉林省吉林市豐滿區(qū)第一實驗小學 吉林豐滿 132013)
一節(jié)靈動而有效的語文課,離不開認真的備課,而備課中最根本的、最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鉆研教材,那么對于一篇課文而言,又如何做到行之有效的鉆研呢?今天我將結合陸游的《訴衷情》說一說鉆研一篇課文的步驟和常規(guī)課的教學思路。
《訴衷情》是第六版塊“抒懷”主題中的一首詞,它飽含著人生的秋意,闌干老淚中融匯了對祖國至誠的愛,比僅僅抒寫個人苦悶的作品有力量,也更為動人。對于這樣的一篇課文,我想從五個步驟進行備課:
第一步,就是要靜下心來,有層次地讀課文,掌握全貌,疏通文字。
一、一讀,通讀課文,讀準字音,在音形義上了解易錯字與混淆字。
1.《訴衷情》中“戍”字的讀音shù,這個易錯字戌、戊、戎要區(qū)分,可以依托字理區(qū)分。(戌 戍 戊 戎)
2.區(qū)分侯與候
3.區(qū)分:衷 哀 衰
二、二讀,要正確朗讀,讀出詞的基本節(jié)奏。
目的是要在教學中指導學生朗讀時,注意句子的抑揚頓挫,重音,間隔怎么處理,做到心中有數(shù)。
三、三讀,熟讀課文,了解詞人與寫作背景
1.讀詞題,初步感知。
《訴衷情》是詞牌名,也是詞的題目,是作者訴說內心的一種情感,內心的對話。
2.知詞人,了解詞作背景。
陸游南宋詞人,字務觀,號放翁,與王安石、蘇軾、黃庭堅并稱“宋代四大詩人”,又與楊萬里、范成大、尤袤合稱“南宋四大家”。
在了解了詞人以及詞作背景后,我們就要深鉆細研,就是鉆研教材的第二步:要逐層細讀,抓好重點詞句,理解詞意。
讀詞的第一句話“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陸游是在回憶當年的軍旅生活,其中的 “覓封侯”表面上理解會是陸游想要在軍中謀取官職,而實際上是借用了班超“投筆從戎,立功異域,以取封侯”的典故,寫出自己報效祖國、重拾舊山河的壯志.
讀到第二句的“夢”,我們馬上就會想到夢到的是曾經(jīng)在戰(zhàn)場上奮勇殺敵,也可能夢到宋兵勝利凱旋歸來等等,但是這個夢還隱含著陸游的夢想“收復失地,祖國和平統(tǒng)一”,然而這樣的“夢”不止一次的出現(xiàn),(出示《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可見陸游是一個又報國之志的人?。?/p>
還有一個“斷”字,頓時感受到陸游筆鋒一轉,所有的夢都破滅了,從昨日颯颯英姿的戰(zhàn)士一下淪落為闌干老淚的老者;當年想立功封侯,今天只落得一場夢幻,這樣強烈的情感落差怎能不讓陸游感慨萬千?
此時陪伴他的只有“塵暗舊貂裘”這里也是運用了蘇秦游說秦王的典故,聯(lián)想到自己和當年的蘇秦一樣,功業(yè)一無所成,自己不受到重用,未能施展抱負,表明了此時的自己也不得已而為之。
“暗”字的字義表示光線不足、黑暗;而在詞中的暗,不但能讀出詞人當年的戰(zhàn)袍積滿了灰塵,更是能讀出歲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塵堆積的黯淡畫面。不禁體會陸游的心情飽含了惆悵。
讀到詞的下片中的三個短句時,一個壯志未酬的老兵畫面在腦海中浮現(xiàn),不難體會到陸游的失望與痛苦。而短句中的三個字“未、先、空”更是說盡了陸游平生的不得志。
一個“未”和“先”字讓我們讀到陸游本來壯歲從戎,氣吞胡虜,而現(xiàn)在自己的雙鬢蒼白,年老衰殘,盡管如此敵勢依然,這讓詞人悲痛萬分。忍不住淚流滿面,陸游的“淚”只為自己的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流嗎?不,他也為南宋的黎民百姓而流,他在“《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币材芨惺艿剿w恤百姓的疾苦,從而流下的同情的淚;他更是為南宋小朝廷的腐敗無能而流淚,流下的是內心的不滿與憤恨的淚。這一切他都無能為力,所以才言之“淚空流”。三個字讀到了陸游的內心深處。一個淚字更是感受到陸游愛國愛民的情懷。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边@樣的結語更加深沉。能感受到他對國家的統(tǒng)一北定中原,時時刻刻念念不忘。這一點在他的古詩《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中足以見得。 “心”“身”兩個字感受到陸游在矛盾中度日,心里想建功立業(yè),可身體卻終老家園,若不是朝廷的軟弱無能,又怎能過這樣的日子???結尾處不禁感受到詞人的悲涼與沉郁。
縱觀以上的解讀,我們能夠體會到整首詞也是緊緊地抓住了“夢”“淚”“空”三個字,體會出陸游的愛國憂民之情,也抒發(fā)了壯志難酬的悲憤。
細讀教材后,我就要跳出教材,再把教材讀薄,接著就是鉆研教材的第三步:回讀精思,理清思路,體會情感表達?!对V衷情》中在用語上強烈對比,很好體現(xiàn)作者情緒的激動變化。因此我將這首詞這樣理解:
過去與現(xiàn)在:過去抗敵救國雄心勃勃
現(xiàn)在年紀大了壯志未酬
夢境與現(xiàn)實:夢中馳騁沙場精神抖擻
現(xiàn)實身老滄州落魄潦倒
理想與現(xiàn)實:理想是趕走侵略者收復中原建功立業(yè)
現(xiàn)實是統(tǒng)治者主和茍安統(tǒng)治腐敗
從這三個方面來說,更有力地表現(xiàn)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感與壯志未酬的悲憤。閱讀教學除了要與文本對話,也要與作者對話,也是鉆研教材的第四步:通觀全文,了解寫作意圖,抓住詞的主旨。在古詩詞中的寫作意圖,不同于現(xiàn)代文的寫作意圖,不是為了什么而寫,而是很明確想要表達出作者的真情實感,直接點明主旨。所以說這首詞作意圖是自由的,抓住了詞里跟他相聯(lián)系的故事,借助它表達詞人內心的痛苦與絕望,同時抒發(fā)了壯志未酬的深切悲憤與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第五步:結合實際,制定目標,選定內容,確定重點和難點
針對之前對這首詞的理解與感悟,我制定了以下下的教學目標:
1.認識“侯、貂、裘”。會寫“侯”字,區(qū)分易錯字“戍”。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詞,借助注釋,結合課外資料理解詞的大意。
3. 通過“夢、淚、空”等字詞的感悟,對比陸游的其他詩作,感受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感壯志難酬的悲憤。
教學重難點:結合陸游的其他三篇詩作,對比學習,理解詩詞含義。
品味詞的意境,體會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壯志難酬的悲憤。
在教學中計劃緊緊抓住詞中“夢”“淚”“空”三個字,引領學生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理解作者的“衷情”,真正感悟這份濃濃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壯志難酬的悲憤。我將本節(jié)課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讓學生充分地讀,多種形式的讀,多個層次地讀,讓學生對詩詞內容有所了解。第二課時,再讀詞,有體悟地讀,有獨特見解的讀,讀出文字背后的意境,讀懂詩詞所要表達的情感,以讀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