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wèi)麗
(阿克蘇市第六中學)
參與式教學方式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的運用研究
陳衛(wèi)麗
(阿克蘇市第六中學)
目前當代的初中歷史的課堂教學中存在著一個十分普遍的問題,即大多數(shù)學生對歷史不感興趣,課堂中缺乏積極性,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缺乏主動性。自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大力試行“以學生為主體核心”的理念,讓學生主動、自發(fā)、積極地去學習,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就參與式教學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的運用進行簡要的分析,簡單地闡述一下參與式教學在初中歷史課堂中運用的必要性。
參與式教學;初中歷史;教學模式
參與式教學,其核心意義是指:民主、和諧、努力、奮斗、積極、上進的教學氛圍。旨在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擁有同等的機會參與到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過程。參與式教學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成為其中一名積極向上的“好學生”。在學生的心里認為,很多的時候都是老師“要我學”,而不是“我要學”。再加上當代許多老師受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困擾,對于歷史課,在一定的思想認識上得不到重視,“灌輸式”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學生的厭煩心理。參與式教學的核心理念是讓學生由“被動學”變?yōu)椤爸鲃訉W”,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的內容中去,讓學生從“機械式的聽課”變?yōu)椤白灾鞣e極的探索與討論”,此舉的意義,從根本上解決了學生思想懶惰、對學習不作為的態(tài)度,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和獨立思考能力。參與式教學強調的是人人皆可參與,人人都可表達與交流的根本宗旨。
在中學的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帶著和善的目光,態(tài)度和藹可親地與學生平起平坐,盡量創(chuàng)造出一種平等、友善、民主、寬松的課堂氛圍,從而使學生自上課起,始終帶著一種愉快、輕松、積極、努力的心情來學習。并且課堂上多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能夠充分地發(fā)揚自己語言的表達能力與自信心,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在歷史課堂上,教師可以多鼓勵學生、多參與交流、多討論意見,比如:讓學生進行自由分組,由“組長”帶領進行知識競賽等,也可以讓學生組織“知識游戲”活動、角色扮演等,使得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感受到輕松、愉快,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習到知識的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自信心以及對于學習的主動性。
例如:教師在教人教版的歷史教學材料七年級下冊《君主集權的強化》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充分的發(fā)言與討論:“大清朝廷入關以后,對這樣一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的國家,該進行怎樣的治理?如果你是當時的階級統(tǒng)治者,你會怎樣做呢?”教師可以多鼓勵學生進行發(fā)言,讓學生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對于自己的內心所想大膽地表達出來,暢所欲言,以此營造出一個安全、平等、互助的交流環(huán)節(jié)與環(huán)境。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過:“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蓖?,世界上也不會有兩個相同的人,因此,每個人都是唯一的,都是區(qū)別于另外一個人而存在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的知識儲備與知識水平都是不同的,對于如何處理并把握好這種差異,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捌降取笔菂⑴c式教學的根本原則。師生平等、優(yōu)差平等、男女平等,這些理念并不只是嘴上說說而已,它們在課堂上應不容忽視,教師應該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討論中,而不是旁觀者。
教師與學生是當前課堂教學活動中最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兩個主要因素。兩者共同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則需要一個完美的平衡性,只有兩者找到并認識屬于自己的地位,才能使得參與式教學的實施效果達到最佳化。提出參與式教學的要求,同時也應該被要求參與式教學的學校同樣具備相應的教學知識儲備與資源,并且具備足夠的教學時間,合適參與教學的班級學生數(shù)量等等。因此,在我們這樣一個城鄉(xiāng)差距較大的國家,實施起來困難也不在少數(shù),而且,對于一些農村的學校,由于學生與教師的資源有限,實施參與式教學更是困難重重。
總之,參與式教學法的出現(xiàn),實現(xiàn)了我國當代的教學模式由單一向多樣化的轉變,通過有效的創(chuàng)造與設立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情境中,讓親身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平等互助的學習方法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參與式教學的思想觀念為當代的傳統(tǒng)教學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因此,我們應該如何透徹地明悟新課改標準,將參與式教學思想觀念更合適地融入初中歷史課堂,還需要我們持之以恒的探索與不懈的努力。
[1]陳向明.參與式教學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西部基礎教育發(fā)展項目”的經(jīng)驗與反思[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43.
[2]劉宏武.課程改革教師崗位培訓資源包:主動參與教學模式[M].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