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猶縣第二中學徐玉霞
政治課的美感教育
江西省上猶縣第二中學徐玉霞
政治美感教育興趣
美感教育作為特殊的教育范疇,對于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培養(yǎng)和啟迪他們具有正確的審美能力、高尚情操等方面起著十分獨特的作用。那么,如何在政治課教學中實現(xiàn)美感教育呢?下面談談個人的教學體會。
美感的欣賞力、理解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于個人成長過程中的不斷豐富和逐漸積淀,美感教育必然由感性領悟發(fā)展到理性剖析。美的結構是理解美感教育不斷深化的表現(xiàn)。在理性剖析層面上,一方面理解審美對象的自然屬性,社會背景和內在結構;另一方面理清同學們審美心理結構,激發(fā)更深層的審美愉悅感,使美感教育達到一個更高階段。
在初一思想政治“培養(yǎng)高雅情趣”這一課的講述中,為了激發(fā)同學們的審美情感,我用投影儀放映了古希臘雕塑精品《斷臂維納斯》的圖片。同學們掩飾不了失望的神情,顯然他們沒有相應的審美底蘊,沒有找到美感支點。我及時向同學們強調古希臘審美觀點“美的表象呈現(xiàn)人的光輝”。法國羅丹在《藝術論》中強調:“維納斯驚人的美不在于媚俗,而在于清俊的面龐下體現(xiàn)女性的自尊,人格的高貴。維納斯的意義對歷史而言不亞于《人權宣言》。”同學們了解維納斯塑像的內在結構和歷史背景后又重新注目于圖片。我接著向同學們分析審美心理結構,美在于無限和有限的統(tǒng)一,在于殘缺和完美的辯證,美不僅在于賞,而且在于想。維納斯臂斷了,殘缺了,但卻給人提供了豐富的想象余地,殘缺的維納斯在同學們審美心理中完善起來。我用錄像播放了多組藝術家重塑雙臂的維納斯,冷峻的、沉思的、羞澀的、行動的……一千個欣賞者就有一千個心目中的維納斯。利用多媒體手段對美感結構的分析讓同學們由被動的美的欣賞者發(fā)展為美的發(fā)現(xiàn)者和美的創(chuàng)造者,更深入地體會美的情致。另一方面利用多媒體手段介紹藝術品的歷史背景,拓寬了同學們的知識視野,強化了其理性分析的能力,使智育和美育達到和諧的統(tǒng)一。
在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觸景生情。因為鮮明、形象、生動的情景會使學生產生相應的情感,所以教師教學時恰當?shù)剡\用幻燈、投影、錄像、錄音等手段創(chuàng)設引人入勝的道德情境,引導學生進入角色,產生情感共鳴,形成心理上的最佳狀態(tài)。例如,教學初二思想政治中“公民在家庭關系中的義務”這一內容時,可以播放M TV《世上只有媽媽好》,這樣讓學生觸景生情,完全沉浸在愛的情感中。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引出:尊敬、關心父母是人類的傳統(tǒng)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我們從小要尊敬、關心父母,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把多媒體手段引入到政治課教學中,寓情于理,情理交融,產生了強烈的情感效應,從而使學生的情感深化。
寓基本原理于生動的形象之中,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深奧的原理通俗化,給學生以形象美。這是因為美感來自于對審美對象的直接感受,它不是抽象說教,而是具體的、活生生的感性形象。
同時還應有節(jié)奏感、生動性,要抑揚頓挫,輕、重、緩、急,適時適度,切忌平鋪直訴。如我在講“規(guī)律是客觀的”這一框題時,在堅持正確表達內容的原則下,把抽象的內容變成生動活潑的語言。我說:“四季的依次更替,晝夜的無限循環(huán),生物的生死轉化,這些都不是人的意志所能抗拒的?!薄霸噯枺耗愫芘孪奶煅谉?,你能使春天常在嗎?你想有更多的白晝工作學習,你能拖住太陽不動嗎?”在這么一起一伏,急緩有效的發(fā)問中,使學生的思維積極活動,并能從中領悟知識的內涵和聯(lián)系。接著我又引用了李白的《日出入行》詩中的“草不謝榮于春風,木不怨落于秋天。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詩句作該課總結,這就較生動地描述了規(guī)律的客觀性。
總之,政治課教學要力爭寓教于美,以美啟真,才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得到精神滿足和鼓舞,潛移默化受到教育。教有勁,學有趣,教學將會充滿生氣與活力。